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鄭成功本不叫鄭成功,但收復台灣他成功了

2024-08-29社會

他所收復的台灣,由子孫鄭經、鄭克塽經營統治20余年,之後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兵收復台灣,鄭克塽奉表請降,鄭氏政權在台灣的統治至此終結。

文 | 姜浩峰

「鄭成功是海峽兩岸都非常知名、受到敬仰的歷史人物。他對收復、開發台灣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為中華民族建立了不朽的功勛。」在8月27日鄭成功誕生400周年到來之際,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鄧孔昭如此感慨道,「無論海峽兩岸關系如何發展,鄭成功在百姓中始終有著崇高地位!」

鄧孔昭所言不虛。早在今年4月,紀念鄭成功誕生400周年座談會就在台北市舉行。當時,台灣史研究會理事長、統一聯盟黨主席戚家林曾表示,鄭成功英勇反抗外來侵略勢力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鮮明教材。

8月24日清晨,在台灣台南老城區的延平郡王祠,台灣各界百余人聚集於此,一同紀念鄭成功誕生400周年。在這一「福州式」廟宇裏,9時30分,禮炮與鐘鼓齊鳴,祭典正式開始。新華社報道稱,「在主祭官、台灣退休將領季麟連帶領下,儀式循‘少牢’祭祀之禮進行,各界代表依次向鄭成功像上香、獻花、獻牲、獻酒、獻果」。

有學者告訴【新民周刊】記者,所謂「少牢」之禮,系周禮傳承下來的「諸侯之禮」,與「太牢」這一「天子之禮」相對應。當天的祭祀儀式現場人群中,既有耄耋老人,也有稚氣孩童。大家聽司儀以古音誦讀祭文,歌頌鄭成功開台偉業,並向現場民眾闡述延平王鄭成功為後人效法之處。祭典現場,南音款款,不絕如縷,更添思古之幽情……

福建泉州,以鄭成功公園為背景,眺望日出景觀

收復台灣的大英雄

「1647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從福建來南澳,在南澳總兵府前榕樹下升起帥旗,招兵義舉,建立鄭家軍。從此,南澳成為鄭成功抗擊清軍收復台灣的重要基地。」今年春季,台南市文化協會會長周芷茹、創會會長鄭道聰帶領交流團一行21人抵達廣東省南澳縣。看到深澳鎮總兵府門外那棵樹齡444年的細葉榕——鄭成功招兵樹,以及榕樹下的「招兵石」,台灣同胞們感慨萬千!

傳說,當年鄭成功為了收復台灣,從福建到廣東,在此招兵。這目前來看高61.5厘米、寬38.5厘米、厚21厘米,重達119斤的石頭,當年曾作為招兵之用——應征者要舉起石頭,並輕松走三步。達到這個要求,即可加入鄭成功的隊伍。

南澳是目前廣東省唯一的海島縣。鄭成功將這座小島看作當時收復中國東南大島台灣的基地,在此征兵,在此取餉,將之當作收復台灣的前站!

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收藏的鄭成功主力戰艦模型

鄭成功當年收復台灣之用兵,非常註重大陸和海島的聯動。在廣東,就是南澳與潮汕的聯動;在福建,是金門與廈門的聯動。

【新民周刊】記者在廈門鼓浪嶼見到過一座憑海臨風的鄭成功像。查詢資料得到這樣的資訊:「1985年8月27日,鄭成功雕像在鼓浪嶼上落成。」【廈門市誌·大事記】記載,該雕像高15.7公尺,重1617噸,由23層「泉州白」花崗巖精雕砌成,可抗12級強台風、8級以上地震。雕像的制作,經歷了石膏像分割、放大,石頭雕刻及組裝等流程。

而實際上,在金門地區的大小金門島之間的建功嶼上,還有一座鄭成功像,他是面朝廈門方向的,與鼓浪嶼上的這座鄭成功像遙遙相望,簡直呈現出「鄭成功看見了鄭成功」的模樣。

當然,1949年以後,屬於福建省行政區劃的金門被台灣當局管理。如今,同屬於福建省的廈門、金門,除了兩座鄭成功像對望著以外,金廈兩岸「統一中國」的標語也對望著。

「如果沒有鄭成功收復台灣,我不曉得後來的中國歷史會如何演進。我覺得,鄭成功對台灣,對中華文化,對中華民族是有卓越貢獻的。」 在如今「台獨」勢力甚囂塵上的台南地區,在延平郡王祠內,季麟連說出這樣「我是中國人」的話,並呼籲台灣地區民眾要正確理解歷史,踵武前賢、繼往開來,用「正確的方式」愛台灣,卻一點兒也不感到害怕。「怕什麽?怕‘台獨’宵小搞事嗎?在‘國姓爺’延平郡王祠,看誰敢胡說八道!」有當日參與祭奠的台灣年輕人如此說道。

8月24日,遊客參觀台南延平郡王祠

同樣參與祭奠的鄭昭明,是鄭成功收復台灣後的第13代後裔,如今擔任台灣鄭成功文化協會理事長。

在祭奠現場,他對前來采訪的媒體表示:「以往台灣當局非常重視鄭成功誕辰祭典,隆重紀念鄭成功收復台灣;而現在民進黨當局淡化相關歷史,且提及鄭成功時以‘來台’代替‘收復台灣’,有些年輕人因此不了解這段歷史。」 鄭昭明進而表示,鄭成功收復台灣,是中國人戰勝荷蘭侵略者的勝利,台灣民眾得以安居樂業;希望子孫後代了解相關歷史。

鄭昭明還透露,8月初,他曾前往大陸,到福建詔安縣。這是一次「省親之旅」,也是一次「祭祖之旅」:應詔安鄭氏宗親邀請,到當地鄭氏宗祠進行拜謁。8月2日,鄭昭明一行頂著酷暑的日頭,和詔安鄭氏宗親一起來到福建、廣東兩省交界的汾水關。這裏聳立著一座明崇禎年間為紀念鄭氏水軍抗倭立功所建的高大牌坊「功覃閩粵坊」,坊額東面刻「功覃閩粵」,西面刻「聲震華夷」。

1649年,鄭成功為了完成反清復明的大業,曾在汾水關率師屯兵,扼住閩粵咽喉。1652年,鄭成功軍隊攻陷南詔城後,鄭成功即往詔安鄭氏宗祠祭拜先祖。因此,當鄭昭明來此拜謁的時候,心中頓生一種家國之思。

鄭昭明知道自家列祖列宗的故事。鄭成功本不叫鄭成功。他出生以後,父親鄭芝龍給這個兒子取名鄭福松。「成功」這個名字,是南明隆武帝朱聿鍵所賜。

這位明太祖朱元璋的九世孫,在清兵攻入北京後,繼續反抗清軍南下。在清順治二年(1645年)四月,南明弘光帝朱由崧被俘後,朱聿鍵即位稱帝,改明室弘光年號為隆武。在鄭芝龍、鄭鴻逵等人的擁戴下,其自福建向北進兵,一度收復安徽旌德、寧國等地。此際,鄭成功帶兵幫扶明室,對抗清兵。

隆武帝禦賜他「朱」姓,賜名「成功」。也就是說,當時他可以以「朱成功」為自己的姓名。但在那個年代,一般對人的稱呼是不會用全名的,特別是下屬稱呼上級,一定是註意避諱的。朱是明代國姓,因此,其手下將士都稱他為「國姓爺」。而他曾帶兵經營金廈,也曾北上,準備利用水師之優勢自長江逆襲南京,均告失利。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軍事專家倪樂雄曾告訴【新民周刊】記者:「在北伐的進軍路線上,鄭成功水師將水上作戰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比如選擇沿海岸線轉入長江,一路溯江而上,‘入據長江,則江南半壁皆吾囊中物矣’。但到達南京江面以後,中了清軍緩兵之計,功虧一簣。」而後,鄭成功整備部隊,選擇攻取被荷蘭人占領的中華之土台灣,作為反清復明的基地。

鄭成功軍隊裝備的火炮。圖片提供/上海中國航海博物館

清順治十八年,即南明永歷十五年(1661年)4月21日,在「土地故我有,當還我」的口號聲中,鄭成功以大明招討大將軍名義,率領2.5萬名軍士,乘坐400余艘艦船,從金門的料羅灣出發,過台灣海峽直趨澎湖。22日,船隊抵達澎湖,分駐各嶼以等候風信。4月29日晚,風雨尚未停歇,但鄭成功的整個參謀團隊仍認為攻台時機刻不容緩。

30日黎明分時,鄭軍船隊到達鹿耳門外的海面,在鄭氏部將何斌的引航下,順利透過迂回窄淺的鹿耳門水道,進入大員灣,停泊在荷蘭人所駐守的台灣島上「熱蘭遮」和「普羅文查」城之間。飽受殖民統治之苦的廣大台灣民眾全力支持鄭成功驅荷復台。「四社土民男婦壺漿,迎者塞道」。民眾用貨車和各種工具幫助鄭軍登陸。完成登陸的鄭軍逐漸逼近普羅文查城,並形成包圍。

5月1日,鄭成功向熱蘭遮城殖民長官揆一和普羅文查城代司令描難實叮送去公開信,其實就是最後通牒。信中開宗明義稱,台灣「一向是屬於中國的」,台灣和澎湖兩個島嶼上的居民「都是中國人,自古以來占有並耕種這塊土地」,荷蘭「自應把它歸還原主」,由中國政府管轄。不甘心失敗的荷蘭人企圖以武力對抗,從海上和陸地分別向鄭軍發動進攻,結果慘遭失敗。

初戰失敗後,荷蘭人同意談判。鄭成功當然同意談判,但談判的先決條件是——荷蘭人必須離開台灣全島。荷蘭人竟然不願意妥協。那就接著打!5月4日,鄭軍收到普羅文查城代司令描難實叮送來的降表,開入赤羰地區;5月5日,鄭軍進入大員市區,迅速形成對熱蘭遮城的包圍。

城堡內的荷蘭人還不肯投降,於是鄭軍於5月25日向城堡發動猛烈進攻。這一回,由於城堡內荷蘭人炮火密集而兇猛,進攻沒能收到成效。鄭成功改變策略,留下一部份軍隊繼續圍困城堡,大部份軍隊分派各地駐紮屯墾。訊息傳到巴丹瑞亞,巴丹瑞亞的荷蘭人總督派出雅科布·考烏為首的增援艦隊,9月16日配合熱蘭遮城守軍向鄭軍水師發動攻擊。此輪反攻,遭到鄭軍重創,引起熱蘭遮城被圍者恐慌。

1662年1月25日,發起攻台之戰大半年的鄭軍從東、南、北三個方向猛烈炮轟熱蘭遮城及其外圍工事烏特利支堡,荷蘭人的意誌最終被鄭軍炮火轟垮!

1662年2月1日,荷蘭殖民者投降。9日,荷蘭人結束熱蘭遮城,揆一在海灘上痛楚地掏出城堡的鑰匙交給鄭成功的代表。至此,荷蘭人在台灣38年的殖民統治宣告結束,鄭成功從荷蘭殖民侵略者手中一舉收復祖國寶島台灣,成為流芳史冊的民族英雄。

很可惜,當年6月,年僅39歲的鄭成功在台灣島內病故。當鄭氏繼續經營台灣之時,在北京的大清康熙帝不僅向鄭氏頒發「忠臣」牌匾,並在贈泉州三邑南安鄭氏祖墳詞中提到,「朱成功明氏遺臣,非吾亂臣賊子」,認可鄭成功為明朝盡忠。當然,這也可以看做是康熙的「和平統一」之策略!

在今年4月於台北舉行的紀念鄭成功誕生400周年座談會上,戚嘉林先生直言:「紀念鄭成功誕生400周年,就是要緬懷這位偉大的民族英雄!鄭成功英勇反抗外來侵略勢力的愛國主義精神,成為中華民族抵禦外侮、維護國家統一和領土完整的鮮明教材。」 台灣【觀察】雜誌社發行人紀欣表示,鄭成功打敗荷蘭殖民者收復台灣,捍衛了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他還大力傳承中華文化,促進海峽兩岸文化的融合發展。「我們紀念鄭成功,要弘揚傳承他的民族精神,更要在新時代喚醒‘兩岸一家人’的歷史記憶。」

在台南市的開山路上,一座高約7公尺的鄭成功石像高高矗立,劍眉上揚、雙目遠眺,兩腳分踩馬鐙,一派「心系家國、氣壯山河」的威武氣概,雖然隔著台灣海峽,仍與金門、廈門的鄭成功雕像遙相呼應,魂魄相系!

影響東亞的中國人

2022年10月14日,由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中國閩台緣博物館和福建師範大學閩台區域研究中心共同主辦的「開辟荊榛 復我寶島」紀念鄭成功收復中國台灣360周年主題文化展在福州舉行。

「小說的主人公鄭成功是中國南方大海商鄭芝龍與日本姑娘多喜生的混血兒。他七歲時遠渡重洋從日本回到祖國,成年後在當時明朝的最高學府南京國子監就學。」2008年夏,北京大學教授卞立強獲悉重慶出版社準備正式出版日本華裔作家陳舜臣的小說【風雲兒鄭成功】,並采用自己所轉譯的版本,不覺在作序時寫下了這麽一段。

其實,早在上世紀70年代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後,當陳舜臣回國探親訪友之際,卞立強就與之交往,並將他引薦給周揚、劉白羽、馮牧等文藝界領導及知名老作家。在選擇陳舜臣作品進行轉譯時,卞立強毫不猶豫地確定了兩個百萬字大部頭作品——【鴉片戰爭】【風雲兒鄭成功】。

陳舜臣的作品雖為小說,卻有真實歷史藍本。按照2014年3月去世的卞立強教授的解讀,陳舜臣的小說,「根據歷史事實,生動形象地描寫了鄭成功波瀾壯闊的戎馬生涯」。「尤其是小說的最後部份,作者以磅礴的筆勢,描寫了鄭軍橫渡台灣海峽,與荷蘭占領軍展開激烈血戰的戰鬥場面;在鄭軍強大的攻勢下,殘酷統治台灣土著居民和大陸移民的荷蘭統治者只好舉手投降,最終結束了台灣」。

對於1924年2月出生在日本的陳舜臣來說,他為什麽要寫作有關鄭成功的小說呢?他曾在【給台灣讀者的一封信】中如此寫道:「戰前,特別是明治以前,在日本的知識階層中,仍有許多人具有中國古典或歷史的素養。到今天,這些已逐漸淡薄。我曾以中國歷史為小說題材,主要就是希望使這些已變淡薄的東西,再一次濃厚起來。」

從中不難看出,陳舜臣當年的創作,最初是要喚起日本社會的一種記憶——哦,日本社會、文化曾經受到過中國巨大的滋養。而其將作品引入台灣省內時,更是抱有一種強烈的中國人的意識。陳舜臣生前曾稱,自家墓碑上都可有「潁川」字樣。亦即陳家祖上來自河南潁川,後南遷福建泉州,再搬到台灣。陳舜臣的父輩經商,才搬到日本居住。

不得不說,陳家祖上的播遷路徑,與鄭成功家祖上頗為相似。歷史上真實的鄭成功,於公元1624年8月出生於日本九州平戶藩,此時是明朝天啟四年七月,按照日本的年號,則是寬永元年。

鄭家祖籍河南固始,按照【漳浦營裏鄭氏族譜】記載,在東晉永嘉年間,鄭家避地到閩。而【閩台關系族譜資料選編】則載錄,鄭家入閩後,並不居於一處,而是「或於三山,於莆,於潮,是不一處」。其中到達漳州的一支,在宋末居於龍溪,也就是如今的龍海洋西村一帶,之後又在元朝時遷居鄱山,也就是如今的福建龍海顏厝鎮古縣,之後又從古縣播遷到南安。

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於萬歷三十二年(1604年)出生於南安,幼時取名一官。其17歲時曾隨舅父黃程前往香山澳,也就是如今的澳門,之後又曾至馬尼拉。甚至有記載稱其在當地學會了盧塞塔語和葡萄牙語,甚至還有了天主教教名賈斯帕(Gaspard),另外還有名字為尼克拉斯,西洋人稱他尼克拉斯·一官(Nicholas Iquan)。

如此種種,表明了在鄭成功的父輩成長的時代,中國南方不少地方的人就有機會接觸西方。在大航海時代到來以後,鄭芝龍並沒有執行明朝廷的海禁令,而是成了從海上貿易中獲益匪淺的富商。其前往日本後,受到當時平戶藩主松浦的厚待。

當然,在日本,人們不會稱呼他尼克拉斯或者賈斯帕,也不喊他一官。鼎鼎大名的鄭芝龍娶日本女子田川氏為妻,也是他一生五位妻子中的第二位。有傳說,田川氏是在川內浦千裏濱海灘撿拾海貝、海菜時突然腹痛,生產下鄭成功的。也正因此,至今,在平戶海邊仍有一塊名曰「兒誕石」的巖石,被日本人認為就是鄭成功的出生處。

在鄭成功被海峽兩岸的中國人一致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大英雄的時代,鄭成功身上流淌的日本之血,似乎少有人提。特別是中華民族自清末甲午戰爭以後,屢屢遭到日本侵略,使得鄭成功有日本血統之說,被不少史家所故意遺忘。

但如果從大歷史的角度去回看鄭成功,則能看到——他所生活的時代,距離1840年中國遭到鴉片戰爭之敗被英國侵略尚遠,距離日本明治維新更遠。

在當時的東亞,雖然有倭寇、海盜在中日之間流竄,甚至鄭成功的父親鄭芝龍的海上武裝商船就與對付倭寇有關,可那時候幕府時代藩鎮割據的日本,並無大舉侵略中國之事。而中日之間當時的交往,究竟是怎麽回事?從鄭成功家族的情況,可堪探索!

閩南師範大學教授林大誌曾在其著作中提到,鄭成功母親田川氏:「並不完全是日本血統。田川氏的父親姓翁,也是一個旅日華人,娶了當地田川家族的女子為妻。後來人們稱鄭成功的母親為翁太妃,其實就是田川氏。他母親後來回到鄭氏家族的故鄉泉州居住,也就改為翁姓了。因此,我們看到鄭氏家族翁太妃的記載,指的就是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氏。」

林大誌還提到,鄭成功有一個同父同母的胞弟,鄭芝龍將之過繼給了妻子田川氏的娘家,於是取名田川七左衛門。在1645年鄭芝龍派人把田川氏接回故鄉安平,七左衛門則被留在日本。七左衛門長大後,曾任鄭氏家族在日本的代表,從事中日貿易。

面對世界的敲門

鄭成功生於明末而卒於清廷已占據北京之際,他所收復的台灣,由子孫鄭經、鄭克塽經營統治20余年,之後康熙二十二年(1683),福建水師提督施瑯率兵收復台灣,鄭克塽奉表請降,鄭氏政權在台灣的統治至此終結。

從國家統一的角度去分析,鄭成功確保了台灣島屬於中國。1684年,清政府設定分巡台廈兵備道及台灣府,隸屬於福建省。至1811年,台灣人口已達190萬,其中多數是來自福建、廣東的移民。

移民大量開墾荒地,使台灣成為一個新興的農業區域,並向大陸提供大量稻米和蔗糖,由大陸輸入的日用消費品和建築材料等,使台灣的經濟得到相當程度的發展。這個時期,台灣與福建、廣東的來往十分密切,中華文化更加全面地傳入台灣。1840年英國發動侵略中國的鴉片戰爭以後,西方列強逼迫中國開放通商口岸。19世紀60年代,台灣的淡水、雞籠、安平、打狗相繼開港,進口以鴉片為大宗,出口則以茶、糖、樟腦為主。

面對明治維新以後日本覬覦台灣,特別是1874年日軍侵入台灣,想繼續染指,以及1884—1885年的中法戰爭法軍進攻台灣,清廷於1885年將台灣劃為單一行省,台灣成為中國第20個行省。首任台灣省巡撫劉銘傳積極推行自強新政,清理田賦,增加財政收入,購買輪船,架設電報線,設立郵電總局,建造鐵路;購買軍艦,增設炮台。設立機器局自造武器;成立煤務局,安裝新式采煤機器;設立興市公司,建街造路;創立西學堂、電報學堂,培養建設人才。

劉銘傳把眾多新式事業集中於一省,使台灣成為當時中國的先進省份之一。

然而,隨著甲午戰敗,台灣一度割讓給日本。訊息傳出後,舉國同憤,反對割台;台灣全省「哭聲震天」,鳴鑼罷市。又50多年以後,隨著抗戰勝利,台灣回到了祖國懷抱。

之後,雖然由於國共內戰的原因,祖國尚未統一,但海峽兩岸共同紀念鄭成功,這一份英雄榮光與家國情懷,足以不朽!台灣海洋大學教授卞鳳奎稱,台灣的海洋文化研究離不開鄭成功研究。回看在鄭和下西洋之後,在海疆馳騁方面對比西方一步慢似一步的中國,終究重回了一個海洋大國應有的地位——有強大的人民海軍,有龐大的海上貿易。回看那個正逐步落後於世界的時代,敢戰、能戰,並最終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在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之際,紀念鄭成功的豐功偉績,也是在爭取國家和平統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鄭成功(1624年—1662年)

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儼,號大木。 福建泉州南安人,祖籍河南固始。明末清初軍事家,民族英雄。隆武帝賜明朝國姓「朱」,賜名成功,並封忠孝伯,世稱「鄭賜姓」「鄭國姓」「國姓爺」,又因永歷帝封延平王,稱「鄭延平」。

1624年8月27日(天啟四年七月十四日),鄭成功出生於日本平戶川內浦千裏濱。

1644年(崇禎十七年,清順治元年),被送往南京求學。

1646年(清順治三年,隆武二年)起,鄭成功即開始領軍,多次奉命進出閩、贛與清軍作戰,頗受南明隆武帝器重。

隆武政權滅亡後,鄭成功避走金門,1647年(清順治四年,永歷元年)一月,鄭成功在小金門(今日金門縣烈嶼鄉),以「忠孝伯招討大將軍罪臣國姓」之名誓師反清。

1656年(清順治十三年,永歷十年)鄭軍抗清取得泉州戰役的勝利。十二月,又在閩東北取得護國嶺戰役的勝利。

1658年(清順治十五年,永歷十二年),鄭成功統率水陸軍十七萬與浙東張煌言會師,大舉北伐。大軍進入長江之前,於羊山海域遭遇颶風,損失非常慘重,只得暫且退回廈門。

1659年(清順治十六年,永歷十三年),鄭成功再次率領大軍北伐,會同張煌言部隊順利進入長江,勢如破竹,接連攻克鎮江、瓜洲,接連取得定海關戰役、瓜州戰役、鎮江戰役的勝利,包圍南京,卻是先盛後衰,以大敗收場,使鄭成功的反清大業受到致命挫折。

1661年4月(清順治十八年,永歷十五年農歷三月),鄭成功留下兒子鄭經防守廈門、金門,親率將士二萬五千、戰船數百艘,自金門料羅灣出發,經澎湖,橫渡台灣海峽,向台灣進軍。

1662年2月1日,荷蘭殖民者投降。9日,荷蘭人結束熱蘭遮城。

1662年(清康熙元年,永歷十六年)五月初八(6月23日)急病而亡,年僅3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