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滬一阿婆豪擲6萬多,兒子阻止竟被罵「沒良心」!

2024-02-19社會
00:54
一整套床上用品
包括床墊、枕頭、床單、被子
如果買下來要花6萬多,
其中光一個床墊
就將近4萬8千元,
會不會覺得貴得離譜呢?
去年11月,小坊報道了
浦東滬南公路一家養生館
以體驗為名吹噓天價床墊
聲稱不僅可以保健還能治病
吸引老年消費者聽課
並推銷床墊等產品
雖然在記者報道後,
滬南公路上的這家養生館
閉門歇業,
但沒想到在其他店鋪
同款高價床墊仍在銷售
且受到不少老年朋友青睞!
最近
上海一名阿婆
竟把6萬多元看病錢
都用來買了「能治病」的床上用品!
普通人一看就有蹊蹺,
老人為什麽深信不疑呢?
家住上海奉賢的市民馬先生向【新聞坊】同心服務平台反映,他大年三十回青村鎮老宅過年時,發現他母親買了"和也"科技公司生產的一整套床上用品,花了66000元錢,花的是給他老父親看病的錢!
而家裏管錢的老母親之所以如此"大手筆"一擲千金,正因為她聽信了銷售人員的說辭,堅信這種床墊、被子號稱能治病,覺得這錢花得值。
馬先生覺得
母親肯定是被人忽悠了
於是幹脆將她的銀行卡暫行保管
這下卻被母親扣上不孝的帽子
讓他哭笑不得!
但如此強大的洗腦效果
更讓馬先生覺得
應該將此事公之於眾
馬先生 投訴人:
當子女說,這些東西不應該以這麽高價格去買的時候,老年人就認為你孝心不足,這是我自己的錢,為何你們子女要來幹涉,沒有良心。
馬先生母親買來的這一套床上用品,收據顯示,床墊花費47999元,羽絨被3699元,就連床單都要差不多900元,之所以售價不菲,是因為銷售人員宣稱,這款床墊具有磁療功能。
馬先生 投訴人:
因為老父親去年患上胰臟癌,醫院進了26次,於是老母親被人蠱惑。據我了解,我媽認為有治療作用,因為好幾個老人說原來有病,睡了就康復了,包括賣床墊的人也說,原來有心臟病,睡了之後心臟病就好了。
那麽,這款天價床墊
是不是真的像它吹噓的
有這麽神奇的功能呢?
在青村鎮馬先生父母家
記者見到了馬先生的母親
6萬多塊錢花出去了
老人家總覺得功效肯定是有的
馬先生母親:
效果現在好的,我頸椎也不痛了。他說你臉色也好看了,我說之前供血不足,現在頭不暈了。
不過
馬先生的父親對這款產品
卻持保留意見
甚至覺得用了之後
還產生了失眠的副作用
但拗不過老伴對自己的一片關心
馬先生父親:
用這個下半夜睡不著覺,原來一直睡到五六點,現在晚上八點睡覺,睡到淩晨一點,最多三點鐘,就醒了,醒了就睡不著了。我認為這個床可有可無,本身賣(床墊)的這個店,就是床上用品店,不是保健,所謂保健都是吹。
記者在網上
以"和也床墊"為關鍵詞進行查詢
發現這家公司
近年來已多次被曝光
2022年8月,浙江省麗水市市場監管部門,就曾對和也公司開在麗水市蓮都區的一家銷售門店,涉嫌"虛假宣傳"的違法行為,開出45萬元的罰單。
那麽
為何還會有老人受騙上當
相關監管部門處罰取證
又有哪些難度呢?
記者發現,這次在奉賢區青村地區開的這家"和也"床墊門店,行銷方式從線下體驗,轉到了線上直播,相比以往更隱蔽,查處難度也加大了不少。
馬先生母親告訴記者
和也公司為了給老人"洗腦"
設定了微信群
每天只要打卡看幾場直播
就能領到肥皂、牙膏等小禮品
馬先生母親:
聽課手機裏裝了小程式,聽到人家使用者都說好的,我也買了一個。
於是
記者潛入了這個推銷群
並觀看了兩場直播
每場直播都是兩個人
一個是「和也」的銷售人員
另一個是所謂的"使用者"
以親身體會
把產品療效說得天花亂墜
不過,記者在馬先生母親
購買床墊的育秀路門店
記者卻沒有看到
相關的涉嫌虛假宣傳的材料
銷售人員顧阿姨的說辭
也是滴水不漏
記者:你不做直播的麽?
顧阿姨 "和也"育秀路店銷售人員:直播有時候做,有時候不做。是公司平台在直播,人家都看得到的咯。
記者:這床墊到底有什麽功效?
顧阿姨:我也不知道,就舒服。
記者:怎麽舒服法,透過什麽舒服的?
顧阿姨:阿姨也是一個老人,文化沒的,反正比一般床舒服咯。
記者:睡了舒服,還是裏面磁有功效?
顧阿姨:磁的功效反正網上都有的,你們一查就知道。
針對這種轉戰線上的行銷模式
屬地市場監管部門表示:
相比以往線下體驗
違法行為更隱蔽,取證也更困難
徐國富 奉賢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南橋市場監督管理所副所長:
他們是專門建立一個群,你沒有一些口令進不去,所以相關取證困難比較大。一個消費者在投訴舉報的時候,我們盡量和消費者溝通,讓他作為親身經歷者,來提供相關材料,包括虛假宣傳內容方式途徑等,我們就是要透過技術手段,甚至向相關平台所在地的市場監督管理局協查,讓所在地平台企業,幫助我們收集證據。
對此,法律界人士指出:
光從所謂的高價
消費者很難去質疑產品
但一旦涉及所謂的治療和保健功能
就涉及了虛假宣傳
而直播中所謂的使用者
身份也存疑
如果一旦被證實為"托"
和也公司很可能已經觸犯刑法
楊鄒華 上海申道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
如果說直播間所謂的使用者是「托」的話,這種情況下虛構主體,虛構療效,最終如果認定是「托」的話,情節嚴重可能構成刑事犯罪。
記者:吳浩亮
攝像:塗鵬程、陳瑋
編輯:李麗潔、夏進
視訊:徐宸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