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日本為什麽被稱「無毛社會」

2024-07-11社會
圖片說明: 日本街頭的脫毛廣告
本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潘小多
不久前【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和朋友見面,她向記者抱怨女兒總是長時間「霸占」浴室,有時甚至兩小時都不出來,不是做面膜就是做發膜,而且每隔兩天還要做一次脫毛。小姑娘剛上初一,現在就脫毛未免太早了。但是,在被戲稱為「無毛社會」的日本,似乎也不算什麽特例。
男女老少集體行動
脫毛不是日本特有的美容計畫,但有專家指出,日本社會以「有毛」為恥、以「無毛」為美的程度恐怕在全球範圍內都少見。除了只有絨毛的嬰幼兒外,男女老少不是脫毛的現實客戶,就是潛在客戶。
東京未來大學副教授鈴木公啟5年前針對約9000名10歲至60歲的男女受訪者進行網路調查,發現20歲至30歲的女性中,超過九成的人處理過腿部、腋下和腳趾部位的體毛。60多歲的人中,超過四成的人處理過腿部和腳趾部位的體毛,近七成的人處理過腋毛。根據2023年的美容行業調查,22.3%的女性購買過美容院的脫毛計畫,男性中的這一比例為7.9%。
在日本,女性脫毛的歷史可追溯到江戶時代(1603年至1868年),但僅限於秦樓楚館的女子。當時的脫毛方法是將輕石研磨成粉末,與油混合後塗抹在四肢上,透過摩擦來去除汗毛。到了上世紀70年代,日本女性開始流行穿超短裙和絲襪,美容脫毛沙龍應運而生。知名的連鎖品牌TBC創立於1976年,並一路做大。2000年以後,隨著市場進一步擴大,脫毛價格也由高到低,普通人都能接受。
有趣的是,熱衷脫毛的不僅是成年女性。脫毛在日本男性中也逐漸普及,尤其是年輕一代。調查顯示,20多歲的男性中,超過四成的人對腿部、腋下和面頰的毛發「下過手」,而這一比例在60多歲的男性中則不到一成。
近年來,兒童脫毛在日本也成了熱門計畫。很多孩子升入小學後開始上遊泳、芭蕾、體操等課外班,或者在初中參加各種體育社團。記者另一位朋友的女兒上小學六年級,因為要上芭蕾課,非常介意腋下剛剛長出的體毛。前不久,她專門帶女兒去美容沙龍簽了全身脫毛計畫,花費約54萬日元(1000日元約合45元人民幣)。朋友表示,考慮到女兒如果胡亂處理可能損傷皮膚,索性找專業人士打理幹凈。TBC從2011年起推出針對7歲至15歲孩子的「兒童脫毛」服務,使用者人數逐年增加。其中有母女結伴來做計畫,也有爺爺奶奶將此當作「升學禮」送給孫輩。
此外,日本中老年人中流行「醫療脫毛」,即私密部位脫毛。根據醫療脫毛機構Rize Clinic的數據,自2010年創立以來,40歲以上女性客戶的數量在10年中增加75倍。2023年女性客戶同比增加1.6倍,男性客戶的比例也增加1.4倍。「醫療脫毛」的賣點是「在未來接受護理時更容易保持清潔,減少感染風險」。
看似自主或為被動
熱衷脫毛的人,有些是因為天生毛發過重,不願在同齡人中成為「少數」,但更多的人其實沒有類似煩惱,也從未被人指指點點。很多日本女性表示,「不脫毛會尷尬」。有的女孩每天都用刮刀,連手指上的毛也要一點點除掉,穿裙子時則必須處理小腿。不少女性表示冬天最省心,因為能穿深色長筒襪和長袖衣服,不擔心「毛手毛腳」。
脫毛機構動輒十幾萬到幾十萬日元,不想花錢又受不了體毛的人只能自行處理。無論是用刮刀、電動剃刀還是脫毛蠟紙或脫毛膏,毛發都會很快長出來。想要持續保持光滑的皮膚,就要不怕麻煩天天清理。
鈴木副教授認為,「對女性而言,打理體毛已經不是個人選擇的問題,而是社會預設的規矩」。女性比男性更頻繁地穿露膚的衣服,並且外貌更容易受到他人評價。日本人從小就受到時尚雜誌和廣告的影響,認為細膩柔滑的肌膚是女性美的體現。明星為脫毛廣告代言,在綜藝節目中介紹脫毛經驗,極大地影響到大眾審美。視訊網站和社交媒體也在傳遞「體毛必須妥善處理」的資訊,特別是在小學生和中學生的群體裏,「皮膚光滑即正義」的觀念深入人心。
對於男性,日本社會的審美也發生極大改變。上世紀70年代的廣告中,男性留著濃密的胡子,彰顯力量。而現在的男演員大都皮膚光潔,看不到胡茬。電視廣告將求職、求偶與脫毛關聯起來,仿佛脫毛是人生重要的一步。這些宣傳讓青春期的男生開始對茂密的汗毛感到尷尬。有高中生表示,每次換上短褲都覺得腿上的汗毛很刺眼。脫毛機構的網站大都有男性客戶入口,點進去看到最多的詞是:幹凈、清潔、膚質佳。為了獲得這樣的「潔凈感」,不同年齡段的男性開始嘗試局部脫毛,其中有些漸漸上癮,脫毛範圍越來越大,甚至有中老年男性會特意處理耳朵裏的毛,以免被人嫌棄。
體毛處理也要適度
文化人類學家磯野真穗表示,日本人喜歡脫毛,可能和「去除所有無用之物」的社會心理有關。但皮膚科醫生認為,體毛從本質上說並非無用。例如,腋毛的作用是蒸發汗液,透過蒸發散熱降低體溫。當然,去除體毛不會對身體健康產生影響,因為在現代生活中人們已經不再依靠體毛調節體溫。但如果處理方法不當,可能引發皮膚感染。頻繁使用脫毛產品容易造成皮膚過敏,破壞皮膚屏障。至於私密部位的體毛,原本的作用是阻擋病毒和細菌。雖然「醫療脫毛」的宣傳語是「減少感染」,但並沒有具體的研究數據可以證明這種脫毛到底是增大還是減少感染機率。
脫毛美容還是消費者投訴的重災區。日本國民生活中心接到的關於脫毛美容的投訴,主要集中在10歲至20歲的年輕人。有些人「預約廣告上數千日元的服務,但到店後被推薦數十萬日元的高價計畫」,還有的「去免費體驗,結果被要求購買套餐。即使明確表示拒絕,仍被強迫簽約」。更有大量投訴是因為美容機構破產,卡裏還有大筆余額,卻已經無法聯系到經營者。
雖然日本的主流是脫毛,但也有一些人開始將毛發的去留權掌握在自己手裏。在社交媒體上,已經出現一些博主發出呼籲:希望大家能冷靜地思考——什麽才是「無用的東西」。▲#深度好文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