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黨報記者八閩調研行|福州地鐵「神經中樞」守護者

2024-04-30社會
【福建日報】2024年4月30日第08版
核心提示
鄒定鋒,2024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今年49歲的他,長期奮戰在福州地鐵計畫建設一線,先後參與福州地鐵1號線、6號線、5號線機電工程施工管理,建設裏程近100公裏,占地鐵通車裏程約60%。在此過程中,他充分發揮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帶領團隊全力推進地鐵的各項工作,分別實作了地鐵5號線提前2個月、6號線提前1個月的通車目標,取得了良好的社會經濟效益。
為保障群眾出行安全、提升福州地鐵工程品質,鄒定鋒參與編寫【福州市地鐵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機電裝置安裝】,實作標準化施工指導,節約成本約500萬元。為確保行車安全,他還推進開發了福州地鐵訊號數據收集與診斷系統,對車載訊號裝置進行預測性維修,節約維護成本約96萬元。此外,他和團隊共同研發的「一種車輛檢修方法、裝置、終端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獲得發明專利。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一路走來,鄒定鋒從一線技術人員成長為福州地鐵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五一勞動獎章、福建省職工職業道德建設標兵個人、福州市計畫攻堅落實年專項行動先進個人等榮譽。
「五一」前夕,記者沿著鄒定鋒奮戰在福州地鐵計畫建設一線的足跡,去聆聽奉獻者鏗鏘有力的腳步聲,感受榜樣的力量。
越是急難
越要沖鋒在前
「訊號系統必須精準,容不得一絲馬虎,因為它關系到車輛控制和乘客人身安全!」初見鄒定鋒,他正在福州地鐵4號線後通段金牛山站地下控制室內,手把手地指導技術人員進行機電裝置(訊號系統)的安裝和偵錯。
鄒定鋒手把手地指導技術人員進行訊號系統的偵錯。
地鐵4號線後通段起於半洲站,終於鳳凰池站,全長約4.4公裏,共設車站4個。目前,後通段4個車站已全部封頂,僅剩洪金區間右線暫未洞通。
地上好平靜,地下好熱鬧。正在施工的地鐵場站,宛如一個巨大的「毛坯房」,各專業技術人員正在按圖「裝修」,一片繁忙景象。
地鐵列車,每日奔波不息,暢行不止。而實作這一切,離不開看不見痕跡的科技力量——軌域交通列控系統,又稱訊號系統。訊號系統是集行車指揮和列車執行控制為一體的重要機電系統,承擔著列車高密度執行、保證行車間隔和正確行車路線的任務,它直接關系到城市軌域交通系統的營運安全、營運效率以及服務品質。因此,訊號系統就好比地鐵的眼睛和耳朵,常常被比喻為列車執行的「大腦」和「中樞神經」。
作為福州地鐵的親歷者和見證者,多年來,鄒定鋒始終堅守建設管理一線,盡心盡責,全天候守護地鐵訊號系統。
福州地鐵集團公司機電部門成立時,鄒定鋒是僅有的一位訊號專業工程師。從前期和供應商談裝置功能需求,到後期談詳細配置,再到安裝、偵錯、驗收裝置,他都親力親為。
「這個崗位對專業和實踐的要求極強,那時一時半會招不到合適的人,所有事情只好都由我一個人挑起來。」為了保證地鐵1號線全程進度,鄒定鋒在「白天不懂夜的黑」的地下空間,面對訊號系統無數個整合路線和儀表儀器,夜以繼日,廢寢忘食,一幹數月不見天日。
雖然工作中十分霸氣,但生活中鄒定鋒充滿柔情。為了不讓妻兒擔憂,他反復對同事說不要告知自己因工作病倒的情況。
走進任何一個福州地鐵車站,整潔明亮的環境中,人來人往,井然有序。而在施工期間,這裏的環境十分惡劣。整條地下施工區間就是一個大工地,多支施工隊伍日夜集中在狹小、空氣不流通的地下作業,噴漆和切割產生的大量揚塵,使得空氣品質非常差。「那時候,我們在1號線偵錯列車,車一動,揚塵飛起,前方視線一片模糊。」雖然公司為大家配備了防護口罩,但為了保證每條指令的準確,鄒定鋒不得不摘掉口罩與大家溝通。日復一日,他因此染上了肺病。
2015年9月,鄒定鋒開始咳嗽,一咳就是兩個月。當年11月總算有空上醫院拍CT,醫生當即就給他下了手術通知。「當時非常忙,也沒空做進一步檢查,一直拖到2016年3月初。公司領導得知此事後,就要求我立刻停止工作,這才住院動手術。」鄒定鋒回憶說。
住院期間,福州市委、市政府吹響「地鐵建設百日攻堅」號角,鄒定鋒無時無刻不牽掛著現場訊號系統建設進度。出院在家休息了一周,閑不住的他又出現在工地。
「妻子最了解我的脾氣,她知道我根本不會閑下來。」鄒定鋒說,出院後,他收到了一個像太空員一樣的「面罩」。「這是為了讓我少吸入隧道內不良空氣,妻子特地買給我的‘禮物’。」
鄒定鋒在檢查路線訊號裝置。
「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自己創造條件也要上。」戴上「面罩」的鄒定鋒用行動詮釋了這句自己的座右銘。經過大家共同努力,百日攻堅任務提前完成。就這樣,「面罩」一戴就是10個月,直到地鐵1號線全線通車。此後,這個「面罩」一直陪伴著他,完成後續的1號線二期、5號線、6號線現場工程管理。
刻苦鉆研
以創新致未來
地鐵,是新興的城市地下交通工具,要把它建設成為精品工程、放心工程,必須做到勇於創新、甘於奉獻、精益求精。這是鄒定鋒對工匠精神的理解。
鄒定鋒在檢查計軸裝置。
1995年,鄒定鋒從南京鐵路運輸學校鐵道訊號專業畢業後,就一直在各訊號系統建設工地「摸爬滾打」,京九線、上海明珠線、溫福線、福州火車站,都留下了他忙碌的身影。其間,鄒定鋒白天在外施工幹活,晚上把自己關進宿舍裏鉆研新技術,還拿到了工程碩士。同時,他掌握了微機聯鎖相關技術和施工難點。
「做上海明珠線時,我就在想,如能參與家鄉地鐵建設,那該多好呀!」機會總是垂青有準備的人。2011年5月,鄒定鋒如願加入福州地鐵集團,挑起地鐵1號線訊號系統建設的重擔。有了十幾年訊號工程的施工經驗,塔克辛心滿滿。鄒定鋒給自己定下了「走出去」「引進來」的工作思路,研究上海、北京等走在軌域交通發展前列的城市是如何做的,最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完善自身方案。
2013年9月,地鐵1號線的訊號系統建設順利完成招標,鄒定鋒又變身「談判專家」。「保證營運安全和效率是底線,也是前提,否則免談!」這是談判時鄒定鋒最常說的一句話。由於各家訊號系統都各有特色,要建立適合福州地鐵的一套訊號系統,就必須在談判過程中一次次「磨」。考慮到訊號系統自身穩定性,改動的「度」又要準確把握,基本上每次都談到大半夜!歷時6個月,經過五六次反復最佳化,地鐵1號線訊號系統最終方案順利出爐。
隨後,鄒定鋒又面臨一個工期緊、系統偵錯復雜的大計畫。2015年7月,地鐵1號線首列車正在中車唐山公司安裝訊號控制系統,訊號控制系統能否早日到位,進廠系統偵錯成了關鍵,不然就會影響車輛的出廠時間。「按常規,德國廠家隊伍一天工作8小時,難以完成任務。」
赴中車唐山公司當「監工」的鄒定鋒急中生智,想出德國廠家、中車唐山公司、福州地鐵集團公司三方共贏的好辦法,即「人停機不停」,白天德國廠家8個小時安裝時間不變,但只給15分鐘用餐時間。接著,晚上中車唐山公司技術人員進行檢測與偵錯,由鄒定鋒在現場測試抽查,一旦發現問題馬上解決。這不僅提高三方工作效率,還降低成本,帶來經濟效益,讓福州地鐵集團公司比原計劃提前20天「提貨」。據說,中車唐山公司至今還沿用鄒定鋒這種「交貨」工作法。
責任大於天。對鄒定鋒來說,通宵加班早已成常態。「訊號是列車的眼睛,與行車安全像息相關,必須一項一項反復認真偵錯,漏掉一項都可能出大問題。由於夜間幹擾小,我們就把偵錯訊號安排在深夜。」他回憶說,最辛苦的時候,忙到淩晨5點才回家,小瞇一會,七八點就得起來到公司處理各種事情。「2016年11月地鐵1號線的南北段銜接,以及5號線、6號線訊號偵錯時,也是連續熬夜,從晚上12點忙到次日淩晨四五點。」
為打贏建設過程的每一場硬仗,鄒定鋒總是精打細算,成竹於胸。他工作背包裏常帶「面罩」和手電筒,還有鮮為人知的「各專業節點計劃」。有了這計劃,在其運籌帷幄下,就能透過最佳化工序流程,產生效益。地鐵5號線的建鳳—歡帝區間、龍江—福州南站區間,均是機電工程施工難點。鄒定鋒迎難而上,認真分析歡帝區間鋪軌進度,統籌安排機電的各道工序,針對供電、通訊、訊號、FAS及風水電區間等工作,安排24小時施工方案,做到人停裝置不停,提前25天完成電通。
創新,還在最佳化管理方式上發揮大效果。當得知地鐵1號線需要每天人工下載各車廂車載訊號,鄒定鋒推進開發訊號數據收集與診斷系統,並對車載訊號裝置進行預測性維修,每年可為各路線節約維護成本約96萬元。同時,鄒定鋒參與編寫【福州市地鐵施工標準化管理指南——機電裝置安裝】,指導施工實作標準化,提升工程品質,節約成本約500萬元。此外,他和其他人一起研發的「一種車輛檢修方法、裝置、終端及電腦可讀儲存介質」獲得了發明專利。
匠心築夢
不留一個疑點
「師傅是無所不能的‘拼命三郎’。」在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訊號專業高級工程師、徒弟黃美琳的眼中,鄒定鋒在工作上始終保持一絲不茍,他刻苦鉆研的工作作風和「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求真精神,深深地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鄒定鋒在檢查轉轍機執行情況。
地鐵1號線剛開通時,列車自動執行系統的最高速度低於原路線設計最高速度80公裏/小時。「當時,雖然設計方、整合商都發函證明實際執行速度與各方數據模型計算得出的結果相符,但師傅依然心存困惑,滿心惦記著提升至設計時速。」黃美琳回憶說,為了解開心中的「結」,那幾年鄒定鋒孜孜不倦地收集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武漢等地鐵發達城市的路線數據,廣泛咨詢業內資深專家,並向卡斯柯、交控科技、泰蕾姿、網新科技等訊號廠家請教。
功夫不負苦心人。經過不懈努力,鄒定鋒厘清了各種數據的來龍去脈,發現部份城市路線確實存在類似問題,主要原因在於多專業理解偏差,數據提資差異、控制模型差異等。
「必須有個明確的答案!」鄒定鋒召集路線、軌域、行車、訊號等專業設計院和整合單位反復研究復盤。在他的強力推動下,各單位達成一致意見,由各專業設計院重新核實提資資料,並督促整合商修改軟體。最終,經多次反復測試,地鐵1號線的列車自動執行系統速度成功提升至80公裏/小時左右,全線單程時間縮短了約40秒。
「這事對我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也給了我極大的激勵。」黃美琳說,當初他剛到福州地鐵集團公司時,曾對鄒師傅提出過疑問,認為地鐵1號線已經執行多年且沒有出現問題,沒必要糾結於這幾公裏的速度提升。何況站間距較短,速度提升的意義似乎並不大,「也擔心過多的軟體修改換裝測試引發更多系統上的問題,造成行車風險」。
面對疑問,鄒定鋒耐心地解釋說:「1號線作為最高設計速度為80公裏/小時的路線,實際執行速度低了,這無疑是對路線運輸能力的浪費。」作為訊號專業人員,需要保持沈穩的心態,具備嚴謹踏實的作風和一絲不茍的精神,任何問題都需要用數據說話,不能僅憑主觀臆斷。
在後續的地鐵6號線、5號線、4號線等路線訊號建設中,黃美琳謹遵鄒師傅的教誨,發揚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鉆研各個技術重點難點,把控各個安全風險點,確保地鐵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能夠安全、高效地執行,確保了各路線按規劃時間節點順利開始載客營運。
截至目前,福州地鐵已開通1號線、2號線、4號線首通段、5號線及6號線共5條線,營運車站達90座。線網日均客運量約88萬人次。單日最高客運量約134萬人次。
「面對變電所送電、接觸網限界檢測、軌域檢測等一系列艱巨任務,鄒定鋒帶領我們迎難而上,以無畏的勇氣和堅定的信念,推動著各項工作有序進行。」福州地鐵二六延公司工程部機電系統牽頭人、高級工程師李海翔說,跟鄒工一起工作的那段時光,無論是夜深人靜時辦公室的燈火通明,還是烈日炎炎下工地的塵土飛揚,他都在默默奉獻。
2022年10月至12月,新冠疫情肆虐,而5號線後通段列車上線前的攻堅克難期也在此時。為解決後通段樟嵐車輛段列車偵錯缺電的難題,鄒定鋒創造性地提出了過渡方案,將35kV環網跨越福州火車南站,成功實作了電源引至樟嵐車輛段,較原計劃提早2個月通電,為場段進行車輛、訊號偵錯爭取了寶貴時間。
同時,為了完成接觸網熱滑實驗,他連續三個晚上守在試驗檢測車上,親自協調處理各種問題,只為取得那份合格檢測報告。列車上線後,他又立即投入到消防驗收、特種裝置取證等專項工作中,確保每一項任務圓滿完成。
采訪感言
向勞動者致敬!
清晨6點半,新店車輛基地內,地鐵列車魚貫而出,開始一天的繁忙執行。一趟趟地鐵列車準時到站、安全執行的背後,是福州地鐵人的辛勤付出。
鄒定鋒的同事、福州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營運事業部運維中心通號五車間副主任詹誌彬對記者說,隧道內粉塵大、濕氣重、空氣汙濁,鄒工戴著防護「面罩」和我們並肩戰鬥,臉頰被勒出深深痕跡也毫無怨言,這是以實際行動詮釋了強烈的責任感,「和他在一起,我們深受激勵」。
從鄒定鋒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精神。這些在一線艱苦奮鬥的同誌,崇尚勞動、熱愛勞動、辛勤勞動、誠實勞動,他們執著專註、精益求精、一絲不茍、追求卓越,他們擔當、奉獻的精神鼓舞了更多同誌奮勇前進。
新時代中,偉大的事業需要偉大的精神引領,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