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社會

美專家:歐盟成為軍事主體不符合美國利益

2024-09-09社會
參考訊息網9月8日報道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網站9月2日刊登題為【為什麽歐盟永遠也不應成為一個軍事行動主體】的文章,作者是美國天主教大學政治學教授雅各布·格裏吉爾。全文摘編如下:
美國需要軍事上強大的歐洲盟友,它們要在東邊和南邊守住歐洲的邊界,抵禦兩個方向的威脅。但在軍事事務上增強歐洲色彩的願望不太可能促進歐洲的安全。相反,這個願望因為兩個原因反而可能是有害的。
首先,歐盟27個成員國沒有共同的威脅評估。在安全政策的目的和手段的看法上存在分歧,將不可避免地產生一系列弱化效果的妥協,或者將資源低效地分配在27種目標上,這是布魯塞爾的慣常做法。其次,即使歐盟確實設法實行一種認真的防務政策,也不能保證發揮有力作用。因此,一個將防務問題納入進來的更緊密聯盟可能並不一定會改善這塊大陸的安全。
歐洲沒有共同的威脅評估,這一點既不新鮮,也不令人意外。羅馬擔心來自北非的移民,而華沙關註的是俄羅斯的威脅。巴黎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利益並不在柏林的考慮範圍之內。無論歐盟的機構多麽高效,這些深層分歧都無法回避。出於地理、歷史、國內政治和其他許多原因等顯而易見的事實,對威脅的看法仍將是多種多樣的。
由於這些大相徑庭的優先考慮事項——不僅僅是在外交政策方面——歐盟制定了一系列含糊、時髦甚至荒謬的政策目標,它假定歐洲是一個和平的大陸,有充足的資金來追求各種遠大的抱負。例如,歐盟委員會過去幾年的首要任務是推動歐洲綠色協定,這是一個耗資巨大且存在經濟風險的計畫,其目標是到2050年實作凈零排放,「不讓任何人和任何地方掉隊」。
將歐盟提升為一個安全行為主體不利於歐洲大陸穩定的另一個原因是,歐盟的一些個別成員國可能會推動整個聯盟奉行綏靖的大戰略。
有著重商主義的悠久歷史且相信「透過貿易帶來改變」的德國,可能更願意與對手們不斷接觸而不是展開競爭。即使法國總統馬克龍最近對俄羅斯采取出人意料的強硬立場,法國也有著以各大國協調一致的方式與俄羅斯打交道的更悠久歷史。柏林、巴黎及其在歐盟中的支持者可能把與莫斯科的沖突歸咎於歐盟前沿國家所謂的好戰性,而非俄羅斯復燃的帝國野心。
因此,全歐盟範圍內的安全政策可能最終不及歐盟27個部份的政策加起來的效果,因為這可能讓主張綏靖政策的集團有權否決傾向於采取更有力的防務政策的中東歐國家的決定。
迄今為止,種種跡象並不令人鼓舞。自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以來,歐盟無疑已經設法騰出一些資金用於訓練烏克蘭士兵和購買武器,這是歐盟首次在戰爭中武裝一個國家。但是,從這些小打小鬧的舉動到成為一個重要的安全行為主體還有很大的距離,這需要一致的戰略願景和政策連貫性,只有透過集中決策和壓制不同的國家觀點才能在歐盟層面上實作。
即使歐盟采取認真的防務和安全政策,它可能也不會獲得真正需要的東西來威懾和打敗俄羅斯,或者穩定更廣泛的地中海地區。
因此,跨大西洋關系面臨的最大威脅並不是華盛頓將不那麽支持歐洲,而是歐洲將回避威懾,放棄跨大西洋大戰略,並尋求與美國的對手和解。以歐盟為中心的安全政策將大大增加這種結果的可能性。
一個在安全問題上仍然各自為政的歐盟——成員國繼續根據各自的國家安全關切作出獨立決定——更有可能加強威懾,並維持歐洲的跨大西洋傾向。至少,從北歐國家到黑海,有一個牢固的國家集團,這些國家已經達成一致,認為有必要加強軍備,威懾凱瑞姆林宮,並與美國保持緊密聯系。歐盟的中央集權可能弱化和推翻它們強有力的防務政策。
保留一個不需要大規模部署美軍和不斷消耗稀缺資源的堅定的歐盟前沿地帶,符合華盛頓的利益。如果美國繼續把賭註押在個別盟友身上,則更有可能實作這一結果。(編譯 劉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