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一個人對待寵物的態度,是不是反應其潛意識裏對伴侶的態度?

2022-07-22寵物

有些話我想寫在這個回答的開頭。

這個題明顯是一個社會、行為學或者情感方面的問題。

這類問題不是數學題,不可以透過一個個例證明全盤皆非,也不能透過一個個例證明全盤皆活。

對於這類問題,往往是透過大量的樣本,然後進行統計模型分析才能得出「正相關」、「負相關」、「無關系」的結論。

說殺人犯也養寵物或者某某慈善家也養寵物,因為樣本太小,不能作為整個問題的結論的論據。

只能說,有些回答節奏帶的太好,但是這很不知乎。

回答這個問題,需要講幾個概念。

首先淺談一下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這個概念,想必大家都聽說過。

廣義上來講,共情能力就是一個人是否擁有同情心。

狹義上來說,共情可以分為情緒共情以及認知共情 [1]

前者是對他人情緒的反應,而後者是對他人目的、企圖、信仰的理解,主要是理解與推測他人的觀點。

比如「不要向賣畫人索畫」「君子遠庖廚」等話語,都是共情能力的體現。

共情能力越強的人,更能理解他人的情緒,可以更好的與他人相處 [2]

其次講一個大家比較陌生的:依戀理論

依戀理論 [3] (Attachment Theory)

參考

  1. ^ 肖鳳秋,鄭誌偉,陳英和.共情對親社會行為的影響及神經基礎[J].心理發展與教育,2014,30(02):208-215.DOI:10.16187/j.cnki.issn1001-4918.2014.02.005.
  2. ^ 韋麗炎. 大學生共情能力、社會自我效能感與人際交往能力的關系及幹預研究[D].雲南師範大學,2021.DOI:10.27459/d.cnki.gynfc.2021.000698.
  3. ^ "Transformed by the family: An episodic, attachment theory perspective on family–work enrichment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Correction to McClean et al. (2021).[J].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2022,10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