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說結論:
就目前的研究看,貓很難理解人類尺度的「對與錯」。它們很難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事,就不會有什麽「愧疚感」。
對於一些行為後產生類似愧疚的行為表現,其實是對人類負面情緒的畏懼。
如果頻繁地將某件事與懲罰結合起來,也能建立短期記憶,但不利於人貓關系。
也正因此,比起打罵的負面懲罰,用食物獎勵等形式建立正反饋對貓咪的訓導來說更加有效。
與一些所謂「科普博主」所講的不同,貓其實並不咋聰明,清澈的眼睛裏都是愚蠢。
所以呢,很多事情不是它們故意找茬來煩你,只是它們根本不知道這件事是錯的。
John L. Bradshaw的書 CAT SENSE (貓咪意識)中,有提到過一個很好玩的實驗 [1] 。
學者們把食物連在一根繩子上,食物放在盒子裏面,繩子另一頭放在盒外。
他們設計了3種難度:
研究者找了15只年齡、性別、品種各不相同的貓咪,想看看誰是貓群中的大賢者。
為了防止貓咪吃撐不想弄,實驗並不是短時間內進行完,食物獎勵的量也不多,貓咪也處於饑餓狀態。
大家預想的是,隨著實驗的重復進行,貓咪們對於復雜實驗的正確率會越來越高。
實際發生的是,B組和C組的正確率沒啥區別,且隨著重復實驗,正確率不升反降...
這個實驗說明,貓貓們純純是靠瞎扒拉刮刮樂抽獎,沒多少建立「因果關系」的能力...
而建立因果關系,是形成愧疚感的基礎。
比如說貓咪打碎了個花瓶,主人憤怒地呵斥它——在貓貓的腦海裏,這兩件事情沒有辦法建立聯系,打碎花瓶和被呵斥是2個孤立的動作,它很難建立兩者的聯系—— 除非你頻繁地將兩者聯系起來。
有研究表明,食物獎勵比起體罰更能訓導貓咪,但依然需要大量頻繁的練習。
大多數情況下,那些犯事後又乖又慫的表現,其實是對於你目擊犯罪後勃然而起的負面情緒的反應。
義大利貝瑞大學的學者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他們收集了貓貓們舒適和面對威脅時的表情與聲音,也收集了人類誌願者愉悅和憤怒時的表情與聲音 [2] 。
在對於表情圖片和發聲做標準化處理後,學者們將不同的貓咪帶到設計好的實驗環境中,透過視覺和聽覺向貓咪展示積極與消極2種人類的情緒。
結果,貓咪能對人類的情緒做出與其同類情緒一致的反饋,在與人類共同生活的一萬年裏,它們發展出了理解人類情緒的社會認知能力,其實不止憤怒,低迷、抑郁等情緒也能被很好地感知。
所以,它們在做錯事時表現出的俯身、低頭、聳肩和尾巴下壓等看似愧疚的動作,其實是感知到了主人不那麽美好的情緒而已——哪怕一點點。
也正是因此,無論是在貓咪做錯事2秒還是2小時後,我都不建議鏟屎官去用打罵懲戒貓咪。
一是它很難將懲罰與自己做錯的事情建立因果聯系;
二是即使形成一定的短期記憶,也要很頻繁地訓導;
三是對它們而言沒來由的瞬間傷害可能會讓它們忌憚甚至敵對你。
我們與貓咪常用的互動器官,比如手,應該更多地用來積極互動,才能構建和諧的人貓關系。
如果貓咪出現了什麽特定的「犯錯行為」,盡量去逆推它是出了什麽問題。
比如抓沙發和玩衛生紙,是其磨爪解壓的天性,可以給予更多的貓抓板或者把衛生紙什麽的收納起來。
比如亂尿和隨地大便,可能是發情、貓砂腳感不適、便所長期沒清理,需要鏟屎官一步一步耐心排查。
再比如亂吃和亂破壞,可能只是食物獨特的氣味讓它們想嘗一口或者沒人陪玩精力無處發泄。
把不想讓貓咪碰到的東西放在櫃子裏,把不想讓貓去的區域與它隔離開,它沒有辦法克制自己的天性,但人類有辦法避免沖突的產生。
比如我,就很喜歡在工作時把貓咪關另一屋,給它放足水糧和喜歡的玩具,它就能怡然自樂:
這個回答的最後,有些話我想送給各位:
動物無論如何都是動物,貓的智商還不如豬呢(當然,豬並不笨),我們在養貓時切忌用人類的視角去解析它們的行為。
把貓當成貓,讓貓做回貓,充分尊重它們的天性並利用它們的天性構建良好的關系,才能輕松地養好一只貓~
順便安利自己針對第一次養貓該怎麽辦撰寫的【2023科學養貓指南】,3萬字+217篇參照文獻,全文無廣放心食用:
參考
- ^ Bradshaw J W S. The behaviour of the domestic cat[M]. Cabi, 2012.
- ^ Quaranta A, d’Ingeo S, Amoruso R, et al. Emotion recognition in cats[J]. Animals, 2020, 10(7): 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