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貓咪嘴巴兩側的胡須有什麽用?

2021-03-30寵物

大家可能都聽說過,貓咪的胡須是它們的尺子,可以用來衡量是否能透過狹小的洞口。

其實,貓咪胡須的作用,遠不止此。

首先,我們先來了解一下↓

貓的胡子是指哪一部份?

答案當然不是中間那兩撇。貓的胡子實際上是指面部那些長而硬的,特別明顯的 被毛

圖自:貓研所@瘋車車

嚴格來說,它們被叫做——觸毛。

觸毛比普通被毛粗3倍,又硬又韌,而且它的毛囊比針毛和絨毛都深得多,在毛囊周圍還有很多血管和神經末梢, 有任何風吹草動,貓立刻就能感覺得到

所以貓胡子和人類的胡須根本不是一回事,它們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凹造型,而是非常敏感的感知器官。

觸毛的毛囊比普通被毛壯觀得多 圖自:@MaoUP知識王

貓咪胡須的作用可多著呢!

  • 感知空氣流動
  • 即使是氣流輕微的變化,喵星人也能用胡須感覺到,提醒它可能有危險或獵物在靠近。

    甚至有科學家發現,對失明的貓來說,觸毛甚至能從一定程度上彌補視力的缺失,而且它們的觸毛(胡子)比正常貓咪要長得多。

  • 感知濕度
  • 圖自:貓研所@瘋車車

    觸毛對空氣的濕度也非常敏感,當濕度非常大的時候,濕氣會集結在胡子上,讓胡子變重,對喵星人來說可能是下雨的訊號。

    據說,從中世紀開始,歐洲海員就有帶貓出航的傳統。

    哥們兒,一會兒下雨嗎?爺們兒,一會兒有小魚幹嗎?

    估計是算準了貓主子在船上除了抓老鼠,還能預測天氣。喵星人也因此開始了統治地球的腳步(人類總算聰明了一回)

  • 隨身攜帶的尺子
  • 對於絕大多數貓來說,胡須就是它們的測量工具。

    以貓臉中心為原點,以它到最長的觸毛的尖端為半徑,畫一個圓,只要大於這個範圍的縫隙,喵星人都能順利透過。

    太小了,喵星人也不會輕易嘗試。稍微小於,也可以試試。

    比如…

    還好吃得多,不然真沒力氣進這個門 圖自:Giphy
    別問我,我不知道剛才經歷了什麽 圖自:Giphy

    雖然捏了一把汗,大多數情況它們都能成功。

    氮素,偶爾也有失算的時候。比如…

    所以,就像小時候家長說的,千萬不要動貓咪的胡子哦。如果剪掉貓的胡須,貓咪會失去非常重要的感覺器官,特別是在戶外,行動受影響那是肯定的。。

    對於生活環境穩定,不出門的家貓來說,胡子的作用就沒有那麽大了,所以失去它並不會怎麽樣。氮素!下手的那個鏟屎官恐怕會性命不保…

    而且,胡子還有別的作用。

  • 還能用胡子說話
  • 確切地說,它們的胡子還能反映出情緒,是喵星人表情包非常重要的一部份。

    貓的胡子和嘴部的肌肉相連,可以非常靈活地動來動去,從胡子的朝向,我們就能看出它們的心情。

    比如:

    胡子自然地放在兩邊 很輕松自在 日常狀態 心情不錯

    圖自:貓研所@瘋車車

    待在舒適的地方,和主人在一起特別有安全感的時候,喵星人的胡子都是這種狀態。

    胡子全部向前傾: 激動 緊張 興奮

    也有可能是單純打哈欠 圖自:貓研所@瘋車車

    喵星人在捕獵或玩耍的時候,經常會這樣,把所有的感覺器官都朝向目標物,這是為了探索即將發生的事情。

    玩逗貓棒特別興奮的時候,或者遇到突然出現的情況和陌生的環境,身體很緊張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反應。

    胡子向後,緊貼臉部: 害怕 恐懼 讓我走

    圖自:Giphy

    表示它們非常害怕,整個身體都要封閉起來,胡子也要收好。

    擴充套件閱讀:

    貓有多少根胡子?

    答案是12~15對。

    不過,還有一個超綱的題目...斯芬克斯貓。

    短短的小胡子 圖自:lovetoknow

    斯芬克斯貓因為被毛的基因突變,連胡子也是缺失的,即使長出來也會很快斷掉。

    參考資料:

    [1] Yahaira Cespedes.Why Do Cats Have Whiskers[J/OL].https://www. petmd.com/cat/behavior/ evr_ct_why_do_cats_have_whiskers

    [2]JaneA Kelley. 7 Cool Facts About Cat Whiskers[J/OL]. http://www. catster.com/life style/c at-whiskers-7-facts , 2018,3,29

    [3]Elizabeth Palermo. Why Do Cats Have Whiskers? [J/OL]. https://www. livescience.com/44196-w hy-do-cats-have-whiskers.html,2014,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