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在路上遇到一只死去的動物,你會怎麽做?95後寵物殯葬師楊滇黔用行動給出了答案。他常做公益火化,幫忙處理死在公園或路邊的寵物遺體,「把它們當成自己養的毛孩子一樣,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
在北京城郊的一個村莊裏,有家不起眼的寵物殯葬店。大門上連塊招牌也沒掛,就是為了避免麻煩。店面負責人劉月(化名)拿出各種證件,不好意思地向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解釋:「村民覺得晦氣經常舉報,想讓我們搬走,但我家確實是正規經營,每次檢查都沒有問題。」
一份數據顯示,僅2020年,中國城鎮犬貓數量已經超過1億只,一年就有100多萬只寵物屍體需要處理。天眼查數據顯示,近兩年裏,中國每月新增寵物殯葬相關企業數量超過230家。未來,這些數據可能還將上升。
選址是寵物殯葬店都會遇到的難題
「選址是每家寵物殯葬店起步時都會遇到的難題。」2015年,李超在北京五環附近開了家名為「寵慕」的殯葬館,後因某些原因輾轉遷到了豐台區,「跑好多地方都沒找到,幸虧有客戶幫忙。」俊光也提到,他曾把自己的寵物殯葬館——「彩虹星球」開在一個產業園裏,告別室的哭聲影響到隔壁公司的員工和客戶,結果一直被投訴,幹了1年就停業搬遷,「要有安靜隔音的獨立空間,還要大門開闊能停車,這樣主人就不用抱寵物走太遠」。
搬到新址後,為減少麻煩,寵物殯葬店仍然「不敢聲張」,客源的開發又成了一個新問題。雖然美團、大眾點評、58同城等平台上均能搜尋到部份店鋪資訊,但店主感到平台更多起到的是評價反饋作用,在引流方面並不理想。幾位接受采訪的從業者都認為,目前口耳相傳仍占主流,「總不能向準備或正在養寵物的朋友推薦殯葬店,跟‘詛咒’似的。只能等社會慢慢進步,讓寵物殯葬發展成一種習慣。」
「死亡是不可預測的,所以我們沒有淡旺季之分,消費場景也是低頻的。」李超說,每次看到報道中「年入百萬」「零成本、零門檻」等字眼,他就覺得「荒謬可笑」,「我們店員月收入其實與普通上班族無異。」6年裏,他見過許多懷揣暴富夢的寵物殯葬館倒閉。重重困難下,自己的「寵慕」還能存活的原因,李超歸為是熱愛、堅持、能吃苦,「至少幹兩到三年以上才能看見收益。」
「我那家店剛開業就碰上新冠肺炎疫情,後來才步入正軌,至今也沒實作盈利。」俊光強調,寵物殯葬師並非暴利職業,更像是心理疏導師,「門檻低但要求共情性高,只有同樣熱愛才能和顧客感同身受。」「寵慕」豐台店店長王嘉成也同意這個觀點,他建議想入行的年輕人深思熟慮,「應聘者很多,但留下的都是真正愛動物的人,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布滿血跡或蒼老發臭的寵物遺體」。
寵物殯葬並非「垃圾焚燒」
談到辭職改行做寵物殯葬師的原因,李超表示,當年他在愛犬去世後考察了好幾家殯葬公司,條件都很差。最後實在沒辦法,把它送去殯儀館時,工作人員沒做清理直接處理掉了,「就像焚燒一件垃圾,讓我心裏很難受。」於是,「寵慕」應運而生,同時也是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商家的經營模式,「除貓狗外,我們也為金魚、蜥蜴、羊等所有寵物的主人提供服務」。
從流程上說,主人應在寵物死後3小時內將其運送到寵物殯葬公司,因為超過6個小時,屍體上可能會出現細菌、病毒等,危害人類健康。隨後,寵物殯葬師會對寵物遺體進行清理和裝飾,為寵物留下腳印、毛發等做紀念,在告別室中做完告別儀式後,寵物將被運送火化。為了讓主人放心,火化全程商家會錄制視訊或進行直播。骨灰被收入環保布袋或骨灰盒後,主人可以選擇寄存或帶走。
記者透過走訪和網上搜尋後發現,寵物殯葬店會根據寵物體形大小來定價。火化一只寵物貓、狗的價格,分為800元、1200元、1500元3種。當然,更多商家會選擇稱重的方式,在北京、上海等地,10斤以內的寵物服務費用為500-800元,超過10斤的價格單計。另外,有些商家或寵物醫院也提供集中火化的服務,收費較低,一般在200至400元,約為1對1價格的一半。
除了基礎的殯葬服務外,商家一般還會提供紀念品等增值服務,涉及費用最高可達數十萬元。比如3D複制布偶、爪印銀牌、寵物骨灰吊墜、手繪寵物骨灰罐等,而寵物骨灰制作的鉆石價格甚至可以超越天然鉆石,1克拉的價格超過14萬元。
無論是寵物標本還是安樂死,寵物殯葬師們工作中常遇到許多難題,因為目前這方面在法律法規上還處於空白,很多地方需要從業者們自我約束。李超告訴記者,在「寵慕」做安樂死要經過非常嚴格的步驟,線上上仔細詢問後,還需主人帶寵物到店內做觀察,再經過寵物醫生評定後,最終才會實施,「這是在做好事、結善緣。」劇照師張文超就是因此與俊光成為好友的,「我特別感激他,能讓我的貓咪體面地走。」
期待行業「健康成長」
目前,各寵物殯葬館都是招聘人才後自行培養。據俊光介紹,培養一位零基礎的寵物殯葬師至少要3個月時間,包括話術業務、清理技術培訓等內容。李超強調,對於該行業而言,實戰經驗非常重要,店裏的新員工都要見習半年左右,這也是對顧客負責。不過,僅依靠商家的個人道德,行業是無法「健康成長」的。
因為國內沒有對口該行業的專業教育,也沒有相應資格證書的考取與培訓,與入殮師相比,寵物殯葬師的業務水平及素質參差不齊。艾瑞咨詢釋出的【2021年中國寵物消費趨勢白皮書】顯示,中國寵物行業進入了有序增長的穩定成熟期,寵物殯葬業卻被從業者們稱為「正在野蠻生長的灰色產業」。
記者透過天眼查App查詢後發現,不少寵物殯葬公司的經營範圍都是「銷售動物殯葬用品」,甚至有的是「銷售日用品」「技術推廣服務」「寵物用品銷售」。有從業人員告訴記者,目前沒有寵物殯葬相關的明確法規出台,所以他們經營起來常常「無據可循」。劉月告訴記者,寵物殯葬服務涉及市場監管、民政、農林、環保等諸多部門,監管尚屬空白,「每次被舉報,來的部門都不一樣,我們自己也不敢說證件一定齊全,但就是不知道缺啥,該去找哪些部門辦理哪些手續」。
寵物墓地也曾引發不少爭議。記者透過咨詢北京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律師錢宙了解到,根據土地管理法,墳墓不得占用耕地建設,就算是林地和荒地也涉及土地用途的轉變,也必須辦理審批手續,而寵物墓地方面則是立法空白,因此寵物墓園商家應該沒有相關資質。
隨著日前「歐陽娜娜體驗寵物殯葬師職業」等話題頻上熱搜,包括俊光在內的許多從業者備受鼓舞,俊光認為,寵物殯葬行業未來前景廣闊,並且相信,隨著中國法律的不斷完善,加上關註者與高素質從業者的不斷增多,行業的規範化行程會愈來愈快。
只靠寵物殯葬師做「擺渡人」遠遠不夠
假如在路上遇到一只死去的動物,你會怎麽做?95後寵物殯葬師楊滇黔用行動給出了答案。他常做公益火化,幫忙處理死在公園或路邊的寵物遺體,「把它們當成自己養的毛孩子一樣,每個生命都值得被尊重和善待」。
李超同樣如此,3年來店裏為6000多只寵物火化遺體,其中就包括流浪貓狗,還曾聯合基金組織在北京開展「馬路天使」計劃,為1000名誌願者免費提供必要的工具,用於收殮流浪動物遺骸,並提供1000多次公益火化服務。
不過,只靠寵物殯葬師做「擺渡人」遠遠不夠。王嘉成說,每年都有從新疆、雲南等地趕來送寵物最後一程的顧客,「我家狗當時去世後只能埋樹下,算是我的一個遺憾。」寵物主孟雯稱,她所在的城市裏沒有寵物殯葬店,身邊珍愛寵物的朋友或許會帶去大城市,但絕大多數人不會浪費時間和金錢,只能隨手丟到垃圾堆或河裏,草草處理。
有專家提醒,任由寵物遺體流向社會,可能會造成疫病泛濫,正常死亡的動物可以火化或深埋,選在居民較少且遠離水源的地方挖兩米左右的深坑,並在遺體上覆蓋一層較厚的生石灰以避免致病物質擴散。此外,還可以選擇更加文明環保的網上寵物紀念碑等方式替代墓地。
動物防疫法規定,動物死亡後應當按照規定進行無害化處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隨意處置。但是,現實情況正相反,有媒體報道,北京市養犬協會曾到市政、環衛部門調研,得知尤其是到夏季,環衛工人常從垃圾桶裏撿到僅用塑膠袋包裹的貓狗屍體,更不必說大量流浪貓狗的「身後事」。
流浪動物的出現,歸根結底是人類棄養造成的,如何憑借法律手段對這些亂扔寵物遺體及棄養貓狗的人施以處罰?錢宙表示,現有法律並未充分保護動物的基本生存權利,「一些人的行為雖然損害了動物的利益,但目前僅能從道德層面譴責」。對此,包括寵物殯葬師在內的多位受訪者發出呼籲,希望人們踴躍為動物保護法「投票」,助力國家早日完善動物保護及遺體處理等相關法律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