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狗在野外會否野化成狼?

2019-02-14寵物

野化後的狗,為什麽比狼可怕?

01

全球流浪狗約2億只。中國流浪狗獨占1/5,4000萬只。

中國登記寵物狗數量為5000多萬只。

每年多達4000萬人被貓狗咬傷。

【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數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數據

流浪貓狗的泛濫,同樣也帶來了嚴峻的社會生態問題。以下是近年來的部份相關新聞:

狗野化之後,帶來的負面影響力,似乎遠遠超過了它們的同胞——狼。

02狼是如何前進演化成狗的?

一份刊登在【自然】上的研究,對狼和狗的全基因組進行了測序 。

在380 萬個基因突變中,研究者辨識了 36 個基因組區域,釘選了122個基因。

最終發現19 個基因組區域,對狗大腦功能十分重要。

其中8個基因組區域,涉及到神經系統的發育。

這足以說明,狼和狗核心行為差異(攻擊性小、更合群),在馴化的過程中就發生了改變。

最關鍵的是,研究者在6個區域,發現了10個對澱粉消化、脂肪代謝起關鍵作用的基因。

尤其是AMY2B、MGAM和SGLT1三個基因發生的額外拷貝,完全改變了狗的消化能力。

  • AMY2B基因決定著澱粉酶的合成,可以讓狗比狼表達的澱粉酶多28倍,麥芽糖酶-葡糖澱粉酶要多12倍。同時澱粉酶的活性也增加了4.7倍。
  • MGAM基因可增加麥芽糖酶的活性。
  • SGLT1基因可提升葡萄糖的吸收效率。
  • 03狼本身非絕對肉食

    一般認為,農業的發展促進了狗的馴化。

    狗的祖先隨著早期人類定居而進入了人類生活,人產生的大量垃圾吸引了狼群,這些垃圾主要以澱粉為主。

    在長期自然選擇的過程中,不能消化澱粉的被淘汰,留下了有著澱粉消化能力的犬類祖先。

    它們相關的酶基因發生了不止一個突變。

    除此之外,和狗大腦相關的基因也出現了一定的突變,影響了狗的神經系統。

    我們知道,生物前進演化的過程是一個淘汰的過程。

    可以想象出,狼前進演化成為狗的過程。

    3萬年前,當部份狼出現了個別澱粉酶相關基因的突變,令它們能夠接受人類的食物。

    在生存欲望的驅使下,它們就會主動地接近人類。

    但由於剛開始的突變並不多,一部份狼可能因為人類食物出現消化不良、過敏等各種原因而死亡。只有那些進行了更多突變個體才能存活了下來。

    一代代的「半人工選擇」,造就了犬類今天的基因情況。

    與其說人類馴化狗,不如說狗主動接觸人類的因素更大。

    畢竟拿沒有基因突變的狼來馴化,在古代社會幾乎是不可能的(現代社會的強人工選擇,則是另外一回事兒)。

    04狗野化後,為什麽比狼還要可怕?

    先來看看狗野化的典型——澳洲野狗。

    澳洲野狗幾乎和你家的大黃看起來,大同小異。但如果你小覷了它們,你會死得很慘。

    澳洲野狗是幾千年前跟著人類去了澳洲,由於地廣人稀,然後逐漸野化。

    這種犬類的適應能力極其強,食譜除了各種各樣的小動物之外,還經常合作捕獵袋熊、袋鼠、羊、牛、以及巨型蜥蜴。

    甚至部份野狗,還在人類聚集範圍活動。

    可以說,澳洲野狗的生活習性,和狼差別已經不大。

    除此之外,你以為野化的犬類就僅僅只是澳洲野狗這種相對古老的犬類嗎?

    在西藏,遇到野狗是比遇到狼更危險的事情。

    (以下提及的野狗,並非野狗這個物種分類)西藏的野狗基本上都是以獒犬為主的大型犬類。

    在西藏那廣袤的高原上,自然不可能有什麽人管理。

    除了捕食小動物,更是會聯合捕殺羚羊、牛等大型動物。

    最關鍵是的,這些野狗見到的人類很少,偶爾會出現捕食人的情況出現。

    不過,一般情況,狗群出現的地方,方圓數百公裏都是沒有人的。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情況,狗群所在的地方,基本上成了人獨行的禁區。

    一些邊防戰士,常年和這些狗群進行著「戰爭」。

    狗野化之後,恐怖在於,它們並不像狼那樣怕人。

    所以它們更容易攻擊人。

    而且它們天生更了解人,並且「玩弄」心態也比狼更甚。

    甚至一些吃飽了沒事兒的野狗,也會玩弄落單的路人。

    05

    野狗在西藏比狼更容易攻擊人。

    狼其實是一種很謹慎的動物,沒有把握或者不餓的時候絕對不會攻擊人,而野狗比狼的膽子大得多,就算它們吃飽了坐在那無所事事,看見有落單的人騎著單車過去,就會一擁而上跟在後面像流氓一樣玩弄你,欺負你。

    除了中國之外,美國、俄羅斯之類的擁有廣袤土地的國家,也常年被野狗困擾。

    總的來說,大型犬類野化和狼基本差不多。排除一些野化可能都會滅絕的小型寵物犬,犬類全部野化之後,和狼區別也不大,畢竟它們本質上和狼是一個物種。

    但,由於食譜更寬廣,它們的環境適應能力比狼更強。雖然城市流浪狗,目前還達不到野化的程度,但隨著二代流浪狗,三代流浪狗越來越多,城鎮流浪狗野化也是遲早的事情。

    06如何才能徹底解決流浪狗問題?

    其實從相關新聞來看,如何處理流浪狗,一直都是中國地方上極其頭痛的事情。

    根本原因在於,上無政策,下無對策。

    再加上極端動保人士的存在,基層直接和稀泥了事。現在極端動保這事,也是一言難盡,同時還催生了極端反動保。

    動保都已經快要成為負面詞了,作為曾經真正的動保人士(負責過動保計畫),已經不敢在網路上大聲說我是曾是動保人了。

    流浪狗處理這事,其實並不是沒有成熟的經驗。

    前面列出的幾條新聞中,最後武漢那條新聞,其實已經點出了流浪狗問題泛濫的真正關鍵所在:

    1、大量的棄養。

    2、流浪狗基數大,繁殖迅速。

    在中國,棄養問題是十分嚴峻的,尤其是幼崽的亂扔亂棄,對於很多人是毫無道德壓力的。

    其實解決辦法並不難。做到嚴格登記,文明養犬,家養犬只要求絕育,棄養重罰,就能得到基本的解決。

    可惜的是,相關政策並沒有跟上社會文明需求的發展。

    在如今本身存在大量流浪狗基數的情況下,要迅速解決流浪狗繁殖問題,是很困難的。

    阻止一些愛心人士投餵(投餵這個事情,不做褒貶,因為的確不排除真的有非常善良的人,抱著善心投餵),其實作用不大。

    真正養活流浪狗的,是大量的人類垃圾。

    07

    但只要願意下一定的成本,依舊可以妥善解決流浪狗的問題。

    例如,惡犬捕殺,良犬收容。

    同時建立健全的領養制度。同時對收容的流浪狗進行統一絕育,又可以解決繁殖快的問題。

    但由於中國的流浪狗基數太大多,愛心養犬可能只能解決很小一部份(考慮到「真有一頭牛」的人性,真正願意收養的十有其一,就很不錯了)。

    如果長期收容,的確可能導致地方財政支出過大。

    這其實可以透過長期來解決這個事情。

    例如,對無人問津、無攻擊性的流浪狗全部絕育,然後放歸、只要絕育力度足夠大,在已經解決棄養問題的情況下,用10年左右的事情,就可以徹底解決流浪狗問題(第一代流浪狗自然死去後,不會再產生二代流浪狗)。

    08

    總的來說,養犬條例中關於棄養的相關法規的完善,才能堵住棄養的源頭。

    同時也需要有規定,要求政府下力度和成本,才有可能真正解決現有流浪狗基數大的問題。

    這樣解決了源頭和基數,最終流浪狗問題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解決。

    當然,解決2比起解決1,社會成本大得多。在上無政策和要求的情況下,地方上根本不可能拿出財政來解決這些事情。

    如今需要花費大的社會成本來治理,本質上也是過去長期不管不問,帶來的積重難返的問題。

    至於,進一步引發的各類社會問題,其實只是根本問題的衍生。

    只有解決根本問題,各類社會問題才能得到緩解。

    對於一個足夠龐大的群體來說,自然會有愛狗者、寵狗者,也會有恨狗者、懼狗者,更多的可能是中立者。

    二者天生有矛盾,但大多數時候,都是沈默而沒有沖突。

    極端現象越來越多,本質上是還是相關規定不清不楚,讓矛盾發生時,沒有妥善解決的途徑。

    再加上近乎全民的行動網際網路時代,會讓一次次的事件,經過網路發酵,猶如放大器一般,增加不同群體間的矛盾。

    甚至一些原本中立的群體,也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進入了「戰場」。原本單純的事件沖突,發展成觀念沖突,最後發展出一些極端行為……總之,根本性解決問題的方法就在那裏,重點還是做不做的問題。

    參考文獻:

    [1] C L J A B , D L G , E R S , et al. A new look at an old dog: Bonn-Oberkassel reconsidered[J].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2018, 92:126-138.

    [2] Irving-Pease E K . Paleogenomics of Animal Domestication[M]. 2018.

    [3] Axelsson E , Ratnakumar A , Arendt M L , et al. The genomic signature of dog domestication reveals adaptation to a starch-rich diet[J]. Nature, 2013, 495(7441).

    [4] Pezzo F , Parigi L , Fico R . Food habits of wolves in central Italy based on stomach and intestine analyses[J]. Acta Theriologica, 2003, 48(2):265-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