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過貓的朋友可能都有印象,只要我們一捏住它的後頸部位,貓立馬就會蜷縮著身體變得很乖,任你擺布。不敢說這招是不是對所有的貓都有效,但大多數時候都是有效的。
比如寵物店給貓做清潔或者治療的時候,都喜歡用一個活頁夾夾住貓的後頸部位,以此來達到讓貓安靜配合的目的。
我們都知道,老虎和貓同為貓科動物,而中國民間也有「貓是老虎師傅」的說法,既然這招對貓有效,那麽掐老虎的後頸肉也管用嗎?
【水滸傳】中「武松打虎」是一個廣為流傳的章節,裏面對武松打虎的細節進行了詳細的描述,才讓整個人物故事栩栩如生。
原文裏有一句「武松將半截棒丟在一邊, 兩只手就勢把大蟲頂花皮胳嗒地揪住 ,一按按將下來。」大致意思就是說武松扔掉斷了的棍棒,然後一只手抓住老虎腦袋頂上的皮肉,用力將其按倒在地上。
我們仔細想想,武松抓住老虎的這個動作,是不是跟捏住貓後頸部位的動作十分相似?這不免讓人懷疑,難道「一捏就乖」的現象也同樣適用於老虎?
為什麽貓這類動物一捏後頸部位就變乖?
知道貓一捏後頸部位就會變乖的人很多,但你知道為啥會這樣嗎?這其實跟母獸搬運幼崽的方式有關。
見過母貓搬運小貓咪的朋友可能都知道,它們沒有靈長類般靈巧的雙手,於是只能用嘴巴代替,母貓會用嘴咬住小貓咪的後頸部位,然後將其叼著走。
自然界裏許多動物都有易巢的習慣,比如老虎,平時可能沒有固定巢穴,巖石洞、草叢裏都可能成為它的棲身之所。可一旦它需要產仔的時候,就會過起定居的生活。
處於育幼階段的母虎,一般有四五個巢穴,一旦察覺到情況不對,它會立刻搬家, 而搬家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搬運幼崽 。
貓被捏住後頸就變乖的現象,其實是一種條件反射,與「膝跳反射」不同,這是一種後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 主要形成原因就是母貓對幼崽的搬運 。
母貓長期用這種方法搬運幼崽,以至於後來只要是一捏住它的後頸,貓就還以為是母親在叼住自己,本能地蜷縮起身體。
這點跟「細繩栓大象」有異曲同工之妙,人們在大象小的時候,用一根繩子拴住它,開始的時候小象一直掙紮,但因力氣有限,所以無法掙脫。
隨著時間推移,小象漸漸地不再掙紮了,可後來即便是小象變成大象,擁有了掙脫繩子的力量,可因為思維上的固化,大象依舊安分地被拴在木樁上。
背後的科學原理: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
在學術界,有一個專業的名詞來形容這種現象,叫「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母獸搬運幼崽的過程中,如果幼崽動來動去躁動不安,就容易掉下來摔傷摔死。
而那些一被叼起來就蜷縮著身體安靜地出奇的幼崽,就會相對安全許多。
就這樣,經過漫長的歲月,相當於篩選了一遍,「不乖」的基因都被淘汰了,留下來的基本上都是「一叼就乖」的。
既然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是一種後天所形成的條件反射,那麽就必須要有根源,也就是說一捏住後頸部位就變乖的動物, 必須滿足母獸是采用咬後頸這一方式搬運幼崽條件的 。
比如豬、猴子、黑猩猩等,它們不采用這一方式搬運幼崽,所以你無論怎麽捏它們的後頸部位,它們都不會變乖,更不會蜷縮身體。
自然界裏,老虎、獅子、豹子、蜜獾、狼等眾多動物,基本上都是跟貓差不多,用這種方式搬運幼崽的。所以理論上,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也適用於這些動物。
具有迷惑性的「強直性靜止」
動物的身上,還有一種現象跟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十分相似,叫 「強直性靜止」 ,我們不要弄混了。
這種現象大致就是動物突然受到驚嚇,會進入假死的狀態,同樣也會變得一動不動,許多動物「表演大師」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
比如我們在一些電視節目上,會見到有些人找來了一些動物做催眠表演,用各種具有儀式感的動作將這些動物「整」昏迷,達到像是將動物催眠了的節目效果,博得台下陣陣喝彩。.
實際上這些動物就是進入假死狀態罷了,這是動物的本能,因為在自然界裏,它們有很多天敵,一旦受到驚嚇,會進入短暫的假死狀態來躲避危險,並不是真的死了或者被催眠了。
喚醒它們的方式也很簡單,只需喊一聲,或者用手撥弄幾下便可。
盡管「強直性靜止」與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類似,但二者有著本質上的區別, 「強直性靜止」是與生俱來的 ,是動物求生的本能,而後者則是後天環境所形成的。
捏住老虎的後頸,管用嗎?
前面提到過,只要是采取咬後頸搬運幼崽的動物,理論上都是可行的,但實際操作起來,卻無法預測,因為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的影響因素眾多,其中就包括本體的感受、年齡因素等等。
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是後天形成的條件反射 ,假如同樣是貓咪,一只由母貓撫養長大,而另一只一出生就被人類抱走並撫養長大,那麽二者也有天壤之別。
前者因為小時候經常被母貓叼著走,所以一捏後頸可能就會變乖;而後者因為是人工養大的,從未被母貓咬過後頸部位,所以它並未形成此條件反射,無論你怎麽捏,也不管用。
2013年,【當代生物學】雜誌有一篇報道講述了日本神經學家用一些老鼠做過了一個實驗,研究者將一部份老鼠的後頸部位進行局麻,接著進行「捏後頸」測試,發現與什麽都不做的對照組相比, 後頸被麻醉了的老鼠反應效果大大降低 ,而對照組的老鼠一捏就變乖。
實驗證明,個體激發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的誘因跟自身感受也有關系,當捏住後頸部位感受不強時,機體就可能不會出現該現象,或者現象不明顯。
隨著時間增加,感受變弱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巴芬頓教授在2018年的時候也進行了一項相關的實驗,他找來了31只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的貓,然後用活頁夾夾住它們的後頸部位並進行觀察。
發現大約有67%的貓咪都出現了反應,變得安靜了下來,蜷縮著身體, 而且年紀越小的貓,反應越明顯 。
巴芬頓教授為了證明這些貓出現反應不是因為受到驚嚇,還對它們進行了生理監控,確切地證明了不是因為受驚而出現的「強直性靜止」, 它們甚至還表現出了一定的愉悅 ,似乎是在享受一樣,享受母貓搬運它們的時光。
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確實捏住小貓的反應要比捏出成年貓咪的反應要大許多,說明了 掐捏誘導的行為抑制現象會隨著時間的增加而減弱 ,這點是說得通的,因為隨著年齡增大,母貓也就不再叼著幼崽行走了。
當老虎還是幼崽的時候,母虎會叼著它們走,而當老虎稍大一些,擁有較強行動能力時,就不再需要母虎叼著走了。
從幼崽到成年,經過幾年的時光,我們不敢保證,老虎還依然保留著這種感覺,甚至可能早就忘光了。
老虎是高度獨居的貓科動物,性格兇猛,性成熟之後便會離開母虎過起獨居的生活,它們對周圍的一些都具有很強的警惕性,所以即便它們是否仍保留著小時候所形成的這一條件反射,誰也不敢確定。
另外,究竟用多少力道才能模擬出母虎的咬力,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很難下結論,但也嚴禁去試,畢竟稍有失誤,就是一場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