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人普遍都是以瘦為美,但放在寵物身上卻是「以胖為美」,認為寵物圓鼓鼓的才可愛。
於是,很多寵物貓體重都在10斤以上,有的甚至直奔15斤、20斤。
還有一些人,養貓甚至有一種「奶奶養孫子」的心態,總覺得自家貓是不是太瘦了…
但貓咪肥胖並不是好事,還會帶來一系列健康隱患。
那麽,我該如何判別,我家貓咪是胖是瘦,到底需不需要減肥呢?
一,貓咪的肥胖屬於哪種型別?
如果在人類身上提起肥胖,通常有梨型肥胖和蘋果型肥胖兩種,主要區別是囤積脂肪的部位不同。
貓咪肥胖,是屬於哪一種呢?
對於肥胖的貓咪來說, 脂肪主要集中在軀幹(尤其是腹部) ,而非四肢,屬於蘋果型肥胖。
當我們鑒別貓咪是否肥胖的時候,也是從貓咪的軀幹部份入手。
二,如何鑒別貓咪肥胖?
貓咪的健康體重因為品種、身長不同而改變,所以一般不用體重來衡量貓咪的是否健康。而是采用世界小動物獸醫師協會(WSAVA)的BCS(體況評分)來判斷貓是否超重。
在系統的判斷之前,可以先用兩個問題來預判:
1、能否輕松摸到貓咪的肋骨?如果需要用力才能摸到,那麽貓咪的BCS應該在5分以上。
2、能否看到貓咪的「腰線」?看不到的話,貓咪的BCS通常在5分以上。 帶著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我們再來系統的看一下,貓主子屬於哪一種體態的貓咪:
➤ 俯視時,能看到貓咪有明顯的「腰線」,尾椎和盆骨突出。是很明顯的沙漏形狀。
➤ 側面看去,貓咪身體像是一個30°-60°-90°的直角三角形。能看到非常明顯的肋骨。
➤ 撫摸貓咪的背部,腰椎突出,表皮和骨頭之間幾乎沒有脂肪。
這種情況在家貓身上並不常見,一般只會在流浪貓身上見到。
➤ 從上面仍然能看到「腰線」,和略微突出的盆骨。整體為沙漏形。
➤ 側面看去,腹部微微內縮。看不到肋骨,只能輕微觸摸到。
➤ 觸摸背部,皮膚和骨頭之間有極少量脂肪。
除了流浪貓,這類情況也見於營養不良的家貓身上。
➤ 腰線不明顯,軀幹大體呈橢圓形。
➤ 身材勻稱,腹部無贅肉,只有少數脂肪。看不到肋骨,但可以觸摸到。
➤ 觸摸背部,尾椎周圍肌肉飽滿,皮膚和骨頭之間有少量脂肪。
➤ 俯視時,貓咪整體呈「紡錘形」,身體中間部份突出。
➤ 從側面看,能看到稍微有點下垂的肚子。跑動時,有明顯晃動。
➤ 需要用一點力,才能摸到貓咪的肋骨。背部的毛發可能有點油膩,甚至能看到少量皮屑。
➤ 身體中間明顯變寬,看上去像是橄欖球。
➤ 從側面看去,肚子下垂,走路時,可見晃動。
➤ 撫摸時難以觸摸到尾骨,平時可能出現梳理困難。
如果你家主子的體況評分在 5分 以上,那麽,恐怕幸福的秋日貼膘時間就要離小貓咪而去了。
可能有時候看著貓咪圓滾滾的很可愛,但「肥胖」這樣的體態其實會給小貓咪帶來很多健康問題。尤其是對於 老年貓和本身泌尿系統 就有問題的貓咪來說,一定要註意控制體重哦!
三,給貓減肥
對於小貓咪來說,減肥這種事情,其實主要是靠主人的毅力。
在決定給貓咪「減肥」之前,最好 先帶貓咪去醫院做個檢查, 確定主子沒有什麽健康隱患之後,再開始減肥。
首先得管住嘴:給貓咪減肥,可以用ICR(間歇性卡路裏限制)。
間歇性卡路裏限制(ICR)=前兩周餵食維持能量需求(MER)的75%,後兩周餵食MER的100%,輪換著持續6個月。
比如說:
6.5kg的風車車,某品牌推薦的餵食量為每天100g,想要達到減肥效果,就要限制每天的熱量攝入。
那麽,采用CCR(長期卡路裏限制),每天餵食75g的減脂效果,幾乎 與兩周餵75g,兩周餵100g效果一致 。
更重要的是,不要一心軟就給貓吃零食,不要覺得天這麽冷應該給主子加一個罐頭,不要刷個牙就覺得應該獎勵主子一整根貓條...這些都是有很多熱量的!
當然除了管住嘴,還要邁開腿,從 每天多陪貓咪玩耍10分鐘 ,或者用 漏食器餵食 開始,讓圓滾滾們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吧!
參考資料
[1] https:// petobesityprevention.org /pet-weight-check
[2] https:// icatcare.org/advice/obe sity-in-cats/
[3] Vasconcellos R S , Karina Nogueira Venturelli Gonçalves, Borges N C , et al. Male and female cats have different regional body compositions and energy requirements for weight loss and weight maintenance[J]. J Anim Physiol a Anim Nutr, 2019, 103(2)..
[4] Susan. E. Little. August’s Consultations in Feline Internal Medicine[M]: volume.7. St. Louis: Elsevier,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