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子在幼犬期形成的有些心理陰影是不可逆的,它也許會記一輩子。如果是針對單一事物的情況,把那件東西從它的身邊剔除,然後再給它足夠的時間,多少能緩解一些。
題主家這個情況下,影響狗子的因素有三:脖圈、籠子、人。
不排除邊牧這種狗子能把「人讓它進籠子」和它在籠子裏「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慘痛經歷聯系起來,進而對人不信任。可人這個因素又是不可能剔除的,所以只能是重建信任:保持環境安靜、被動互動(狗主動找人玩人再跟它玩兒)、不得已需要移動狗子動作要輕柔(推開或抱起)、註意人與狗無關的行為不要驚嚇到狗子(器具碰撞、跌倒、大聲喊叫)等。
脖圈,能不帶就不帶,非要帶,有這樣的:
軟質的,不會叮叮梆梆地撞哪都響,穿戴也舒服,購買前記得量好尺寸。
對於籠子,題主既然自稱已經做過「功課」,想必思想上是被荼毒過了。狗其實不需要籠子,它們又不是穴棲動物!是人需要,同時人得給狗找借口,就有了「安全感」之說。狗與人一起生活,人是領導者,它的安全感應該跟人這兒找,所謂「粘人「。同時如有困難(饑餓、傷痛、被困),它的第一反應也應該是找人(叫人)求助。家,本應是人和狗共享的空間,把狗關了籠子,反而增加了不必要的隔膜。
當然,各家的條件不同,人的想法也不一樣。家裏有老人孩子,真的是迫不得已;覺得家具電器地磚墻紙比狗重要的,也大有人在,我不爭競這些事兒。
如果非要選擇讓狗進籠子,那籠子擺哪屋得稍微調整一下吧。主人臥室是唯一的正確選項,即便在籠子裏,也得讓它知道它跟人是一夥兒的。籠子盡量要大,讓它在裏面騰挪得開。退一步的還有個圍籠可以考慮。拉近人與狗的距離,即使有限也要給它盡量大的空間,註意這些個細節都會有助於狗子社會化的過程。
我知道籠養和便溺是有些養狗的人想不明白的事兒,之前寫過關於狗子便溺的回答,有需要可以看這裏:
養狗訓狗,很多時候「不做什麽「比「做什麽」更重要。幼犬期就那麽幾個月,等著、追在它屁股後面收拾、陪著它玩兒,想的再多能做的也就這麽多。
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