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寵物

小貓的頭腦風暴1

2023-09-18寵物

1.人際交往是雙向的,一方使勁不對關系穩定有長期幫助,同交友、共事、夫妻關系、任何關系。

2.自由一定存在,自由的前置條件是解放思想,將一些被動發生的事理解為自己主觀能動的機會,譬如:

老師罵我了— —
老師在為我提供情緒管理的學習環境。

為了畢業我做牛做馬— —
合理的以一換一,我認可遊戲規則。

3.大世界非我所願,

小確幸撫我稍安,

積極與樂觀,

還地獄一人間。

4.我們在除寥寥數人外的任何人眼裏都不重要,因此當他們是NPC就是了,不要被群體NPC煽動,尤其是迫於他們隱性的壓力而為自己的人物形象仿徨。

5.愛自己的特征:

①. 自己想做的事重要於別人想要自己做的事

②. 自己想活成的模樣優先於別人想要自己成為的模樣

③. 自己的一顰一笑、言談舉止、品味偏好不劣於別人的、不受控於別人的

5.如果身邊有積極成長的人,與他們交往也不失一樁美事,但大多數人都自戀自憐或隨波逐流,那麽何必靠近他們— —就為了沾染這種低品質思維?這樣的交往就算看起來金玉其外,也不過敗絮其中。本質不同,不必強融,不是所有的腦電波都值得往自己的腦袋推播,因此與其找一個人消磨時光,不如與自己的靈魂對酌流觴,慢慢剔除落後與緊固的執念。

6.不要執著於過去的形象,借緬懷過去之名應付當下。即便瘦回18歲的體重也無法回溯18歲的氣場,因此接納不同時期的日子,更享受當下— —今生最年輕、可觸摸的時刻。

7. 關於相處、邊界感的回復

帶著情緒去旅行,畢竟在旅行的中途還釋放了情緒.渴望得到你室友的關註但是你並沒有拿到你最初的設定值;顯然現實被你低估了你感受到了失望,因為沒有拿到最初的預期於是你帶著情緒跟你的室友相處,這份失落感顯然越積越深.作為旁觀者我更希望你可以拿到你最初的預期,如果拿不到你更要樹立和認知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我是這麽想的:每個人對別人好有的人帶著目的有的並沒有目的,僅僅是我願意對你好.所以我想說,建議你不要把付出和報酬需要成正比看的那麽重;這個世界並沒有規定付出就要報酬.不僅如此,每個人所表達的愛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含蓄有的人直接,有的人設定放下心裏.我在想你決定自己被孤立可能是你向往簡單粗暴的表達方式,而你的室友們並沒有直接感知到簡單粗暴所以你覺得失望.事實上,我們是不可以要求別人必須以怎樣的方式對待我們;顯然這是一種一廂情願的表達.如果你過多的將情感投射在別人身上,那麽你就容易受傷;因為一旦別人示愛方式不符合你的預期你就會產生失落感.可是這是不對的.你應該告訴自己,我對別人好是我一廂情願的,我不求別人還我什麽;僅僅是我願意,這樣你就會快樂.如果你把每次跟別人的情感互動都明碼標價的話,你一定會每個人的性格不同而搞得精疲力盡.一定不要助長自己的「控制欲」,這是很可怕的心理疾病;我們是不可能控制別人的,我們只能控制和接納外界跟我們最初設定不一樣的自己.

我不知道你說你小時候缺愛為何,就算我們小時候有創傷也並不會成為我們成年後的障礙.每個人都有童年創傷,我跟你講我小時候非常自卑父親是一個死要面子活在別人感官的人;如果我成績不好都不能讓他的朋友和同事看到我怕我丟他的人,我就是這樣被他嫌棄長大了.以前我非常很他,但是我成長之後對他有了另外的改觀;並為認為他才是世俗的受害者活在別人的評判裏,他比我更可憐而我其實僅僅是沒有活成他眼中的樣子而已,但是比分能不能代表我就是一個廢材.每個人都是孤獨的,不僅僅是你我也一樣;任何人都是孤獨的.你是否想過難道給這些孤獨的人身邊安放100的人作為陪伴,難道我們就不再孤獨了麽?孤獨的本質是內心貧瘠,跟身邊有多少人沒有關系.你想過沒有身邊這100個人倘若跟我價值取向不同,抑或跟自己不在一個頻道的話;那麽他們就算待在我身邊我不一樣決定孤獨.孤獨的本質是內心的貧瘠,而擺脫孤獨的方法就是尋找自己的愛好、興趣讓自己全然的活在當下;我們的註意力被利用起來了,就沒有時間矯情和扮演受害者了.

8. 看了你的內心世界後你的生長環境讓你比同齡人成熟,另外就是你很自卑,沒有安全感、活在別人的目光裏情節很嚴重;以及你不接受自己「不完美」這是最關鍵的問題.首先,這個世界沒有人是完美的,我們渴望完美本身就是一種執念.你不妨問自己一個問題:我怎麽會讓所有人喜歡我呢?難道那些不喜歡我的人他們都是壞人抑或是我的仇人麽?就憑我自己我怎麽會讓所有人喜歡我呢?難道我不被所有人喜歡,就意味著我有缺點麽?當你給予這些問題的答案後你就會恍然大悟,並笑自己我太傻了為何不放過自己偏偏要折磨自己.我覺得你並不會「愛自己」,當然這跟你一直渴望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有關,但是我要說這樣的想法並不是你一個人獨有的;許多人都持有這樣的想法都渴望別人別人眼中的樣子,但是這會讓我們陷入一個無限迴圈的不歸路裏.因為活成別人眼中的樣子就會讓你我們放棄自我去做別人、討好別人,顯然這樣的話我們是不會舒服的;甚至我們會迷失自己.活成別人眼中的模樣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你是否問過自己誰的人生是「標準答案」呢?誰的人生適合當模版呢?至於你所說的「內心陰暗」這也不是你一個人固有的問題,每個人都有包括我;你要是自己你不是你的想法,你承認你自己的陰暗面;是因為你認可了你的想法,可是那不是你.你現在應該訓練自己掙脫想法,不做想法的奴役.最後我想說,我們的成長環境雖然會左右我們的人生;但是並不是魔咒打不破它,我沒有成長之前一直怪罪父母沒有給我提供一個平台;成長之後我才意識到他們其實也是受害者,我為什麽要怪他們呢,難道他們年輕時候不也想出人頭地麽?於是我再也不怪罪他們了,我接受自己平庸.如果你喪失安全感和自信就更要讓自己自律了,自律會提供給你自信,你不再需要透過別人認可你、贊美你.你要明白我們個人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我們需要學會愛自己照顧好自己而不是討好別人;因為任何人都不會為我們的人生負責的,所以討好別人活成別人眼中的模樣是不可取的.「比較」是零和遊戲沒有一個人是贏家,因為比較本身就是一個騙局;你永遠是那自己的弱勢跟別人的強勢比較,別人也同樣如此所以沒有人永遠可以成為贏家.你越是比較你越自卑和焦慮,你的註意力應該收一收放在自己身上.你一定要讓自己動起來,焦慮的本質是拖延和原地不動;不要依靠思維行動可以改變現狀.說了這麽說我想告訴你「你沒有病」你的想法大多數人都有,你的自卑、焦慮也是許多人共有的現象;只是你的煩惱隱藏的並不好而已,別人看起來嘻嘻哈哈的僅僅是假象罷了.你既然什麽都明白就差執行力了,如果你邁出這一步那麽你就無法擺脫焦慮和自責;你並不醜而是別人的審美帶著偏見,而你恰恰認同這種畸形審美心甘情願的活在別人的目光裏.

9. 之所以寫出來是有原因的:我們大多數的人反省是無意識的;我們可能處理一件事全程都是自動模式,自動模式來自於我們的過去的思維,但是如果我們想改變沿用過去的思維習慣顯然是行不通的,所以需要將從的思維植入到手哦們的大腦裏並替換掉之前的,所以必須想辦法給自己營造一個渴望改變的環境並不斷地重復重復再重復,單單憑借我們自己改變的想法就讓自己改變大多數都是失敗收場.我們太容易高估自己的能力了

10. 所以每個人的童年都充滿了創傷,但是我們是可以改變認知;重新看待自己的童年.我們不可以讓過去的想法操控自己,人這一輩子就是活一個心態;你的心態變了世界也就變了,所謂心態就是我們的思維.如果我們渴望改變命運,改變思維就夠了.

11. 這回就好了,不要上來就客製宏大的目標;滿滿開始不著急,我們是慢慢變好的,不是一下子變好的.就像你說的先看看能不能堅持,彈性的安排時間

12. 只要註意力不在自己身上轉移到別人身上馬上就用皮筋彈性一下自己

13. 這不是太正常了啦,誰還沒被老師說過.你的確有點過度概括這件事了,由於你給自己的解釋,你竟然說:大家可能都在笑話你?你怎麽知道大家在笑話你呢?是你自己臆想出來的,還是拿到確鑿的證據了呢?顯然你是臆想出來的

14. 難受是因為你給了自己一個不合理的解釋產生的,跟老師批評你這件事無關;你認同了你的想法,所以你才難受

15. 討厭上班 因為我的老板也經常批評我,於是我給予她批評我的解釋是:她在指導我如何做事,並非批評我.如果我執念的將她跟我傳達工作定義為批評,那麽我這個工作就沒法做下去了

16. 可是你不問就一直糾結在這個你自己創造的思維圈套裏

17. 這就是習慣性無助的人常常這麽認為,就好像事情的發生沒有好的一面全是不好的一面似的;而持有悲觀主義的人就認為事情沒有好結果全是壞結果,而樂觀的人會尋找事件的轉機和希望

18. 我在心理學書裏面看到一個案例,一個人說自己腋下流汗很遺憾不幹出門,結果心理學家帶他去超市讓他大聲說我腋下出汗看結果會發生什麽?結果他按照心理學家說的話做,結果是沒人搭理他.顯然他的擔心是思維創造出來的

19.意識到每個人似的註意力都在自己身上;我們沒有那麽多觀眾的,如果我們不把自己定位的那麽高那麽我們就不會把自己的失誤看的那麽重

20. 我問你:以後等你工作了老板批評你怎麽你不幹了麽?抑或你接的一個案子沒有打贏,難道你就認為不是一個好律師麽?

21. 我們為什麽不可以失敗?

22. 還有我們也要檢討為什麽會被說和失敗?是老師沒事找事,還是我們自己的問題?

23. 你能意識到自己的思維遊離被小我操控的頻率比較強烈,你已經超越了許多人;大多數人都是全程自動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問題和現象,所以慢慢來訓練意識是一個過程,我們需要給大腦一點時間讓大腦慢慢制造一條這樣一條神經回路,一旦這條神經回路制造出來,我們就可以迅速的察覺到自己的無意識然後第一時間將意識拉回到當下來.

24. 你的執念並不是你身上獨有的問題,這是正常的傳統思維模式。而不去評判僅僅靜觀的思維是超我的思維;是大師級的思維,而你正在超越最初的自己這是成長的好事

25. 其實我也會因為工作上的事產生執念,但是我會全力以赴的開導自己避免讓自己陷入內耗狀態。因為我反復的在糾結一件事會很累的我不想讓自己那樣,所以我需要借用一些方法來解決這個對我自己不利的現象 。而且當我們反復琢磨的那些讓我們痛苦的都是因為我們沒有當下而是穿梭在過去和未來,這就是我們用橡皮筋彈一下自己的原因,讓自己的意識來到當下痛苦的思維解脫

26. 不聽課不行的 ,學費都交了 你的時間也給定在學校了,你的沈沒成本已經出去了,所以你必須要在你支出的沈沒成本裏拿到更多知識

27. 思維的寬窄決定著我們如何解讀這個世界,世界並不是非黑即白還有中間的灰色地帶.就像你昨天說的如果我們給予一件自認為不好的事一個樂觀積極的解釋就是自欺欺人,這本身就是謬論.因為我們認為的好與壞並不是標準答案而是我們的認知決定的,童年的教育對我們當下認知反應起到很大作用;但是這種反應並不是一輩子固定的,而是可以改變的.

28. 被老板批評了,瞬間我的大腦就翁一下,然後各種負面想法就出來了。但是深呼吸之後我談一下皮筋並告訴自己,您被批評的理由是因為你工作沒有做好這是正當批評,雖然小我不喜歡但是的確是你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你需要為自己的食物負責。我給予了一個正念的解釋之後我的負面想法就慢慢消失了自己又回到了當下。我們跟自己說的話給予的解釋是很重要的

29. 這就是執念,世界上沒有完美和不被批評的工作,就像世界並不會按照我們的審美和預設運作一樣,我們需要接受這個世界的不完美和自己的不完美

30. 你不可能甩掉小我的,你需要動用方法於小我共存的。最直接的方法就是 撤換信念 慢慢的改變您童年錯誤的認知,用新的認知取代就得認知

31. 這的確是錯誤認知,當別人沒有及時回復你的我們需要給出一些備選條件:①.人家是不是在忙手機沒在旁邊、 ②.是不是沒看見、③.不方便。我們不能上來就蓋棺定論人家不喜歡我所以不回復我

32. 關於誰最後收尾本身就是一個牛角尖的選項,任何一個人在收尾的時候都可能將對方為何沒有回復我訊息而扣上罪名給對方;因為總有一個人是需要收尾的,那麽收尾的那個人是希望對方回復還是不需要對方回復呢?

33. 還是註意力出了問題,不去看別人焦距都在自己身上那麽別人回不回復我又怎樣;一個人最終還是需要自己取悅自己;別人取悅自己太不靠譜了,而且別人並沒有義務應該和必須取悅我

34. 「活在當下」是一種智慧,一個人身心都在當下就不會再有痛苦了.所有的痛苦和不幸都跟過去和未來有關

35. 人生就兩個時候年輕和老年,年輕時我們會說自己閱歷不高;老了後又會說自己的大腦已經退化,我們這一生一直活在借口下的因果中

36. 人生就兩個時候年輕和老年,年輕時我們會說自己閱歷不高;老了後又會說自己的大腦已經退化,我們這一生一直活在借口下的因果中

37. 寫的真好!你知道麽你是優秀的,在你這個年紀大多數人沒有你這當下這個認知;其實我敢說在你的同齡之中許多人也沒有你渴望改變的認知,大多數人都在自我感覺良好的狀態裏。我想說的是你當下發生在你上的所有行為和想法都是正常的,這些想法和行為並不能說明你不夠優秀和你有毛病,這是所有正常人都持有的樣子。不要給自己太大壓力或者吧 標準制定的太高,更不要給自己助長優秀焦慮。頻繁要求自己優秀是一種病,因為沒有人是完美的沒有人可以在各個領域都拔尖;而不拔尖也並不丟人。我們不需要活成別人眼中完美的樣子,我們只要活成自己的最真實的樣子就好。

38. 跟什麽人在一起非常重要,因為我們會潛移默化被影響;所以我當下排斥和抵觸負能量爆棚的人,會刻意選擇遠離這樣的人.而主動會聯絡積極樂觀的人.還有就是思維固化的人我也呈閃避態度,因為頻道不同的兩個人是無法溝通的.所以,交朋友還是比較謹慎的寧缺毋濫;如果遇不到對的人寧願高級的獨處

39. 承認壓力-歡迎壓力-運用壓力給自己力量

40. 情緒ABC理論:A誘發性事件(停止在誘發事件上亂貼標簽)B事情的解釋、看法(提防玻璃心 地域和天堂只在一個解釋 停止內耗 想法不是現實)C產生的結果

41. 自我關愛 我不是受害者,我不認同傷害 謹防對號入座 別人高興與否是別人的事,我高興才重要

42. 允許人生不按照自己的想法運作 所有的沖突都是因為控制欲 我不完美,不必有完美主義情節 幸福沒有「標準答案」收集生活中積極元素 帶著感恩去工作

43. 不帶評判去做事 至今沒發生的事不帶思維提前編輯 不被思維反向控制

44. 不去看別人 不用活在別人的標簽裏、得到別人的認同、與別人意見一致 活在當下 有被討厭的勇氣 多想別人的優點、沒有人是完美的

45. 不受別人影響,自己控制自己,不將參照點對準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