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先得是小老虎,以及其他一些嬰兒時期的動物, 不限於貓科,即便是嚙齒類動物,老鼠、松鼠的母親會用咬住後頸的方式來控制幼崽。
成年的動物很少會有這種反射了 ,所以千萬不要透過滑鏟或者捏後頸之類的方式。其次,這在生物力學上已經行不通了。因為它的體重和大小已經遠遠超出了它皮膚厚度和韌性所能承受的範圍。
先來說說為什麽捏住幼崽後頸,會有鎮靜的效果
Dennis Normile 在2013年於Science上發表了篇文章
How Rocking a Baby Is Like Mouth-Carrying a Mouse Pup
如文章題目所述,用嘴叼住後頸的方式來照顧動物寶寶和人類寶寶哭泣時懷裏搖晃寶寶是有異曲同工之處的,這兩種方式所產生的生理作用是一樣的,並且都源於母性的保護本能。
文章介紹到日本的神經學家黑田久美二郎 註意到當自己抱起小孩走動的時候往往就會快速平靜下來。回到實驗室後,透過觀察和記錄12個嬰兒(1~6個月)的哭泣和吵鬧行為,分為三個情況,待在嬰兒床裏,媽媽抱著嬰兒坐著和媽媽抱著嬰兒走動。結果發現,媽媽抱著嬰兒走動的哭泣和吵鬧出現機率最小。並且令人驚訝的是,當媽媽抱著嬰兒走動的時候,嬰兒的脈搏降低、不再哭泣鬧騰持續的時間是在兩三秒,而不是好幾分鐘。
回到題目: 為什麽後頸受力情況下貓【及其他生物】會被「定」住?
動物透過嘴部抓緊幼崽的後頸皮膚,再被攜帶的時候會表現被動,並且采取緊湊的姿勢,後腿向身體內側彎曲。 黑田久美二郎 的小組設計了一個實驗,母親小鼠必須從放置在杯中的幼崽取出(那就必須得叼住後頸),然後跟蹤記錄心率及表現。 結果顯而易見,幼崽被叼住後頸心率降低,表現被動,身體緊張。
而之後的試驗中, 他們麻醉了幼鼠後脖子上動作感受的神經, 這之後由」被叼起」而產生的」鎮靜效果」就減弱了 。 同時,手術移除一部份大腦以幹擾小腦皮質的傳入訊號也會使母親小鼠花費更多的時間讓幼崽平靜下來。
如果不能感知後頸被叼住, 幼崽就不會蜷起身來;如果小腦不能接受到訊號, 幼崽就不會平靜順從。 也就是說心跳的減弱和身體姿勢上的改變(所謂的定住),是由副交感神經以及小腦的傳出神經來直接實作的。 這一系列的生理反應使得幼鼠心率下降、平靜、蜷起身體,方便母親小鼠將它們帶到安全的地方。
結論 :
幼崽後頸被叼住(捏住)後,有感受神經感受到了一個「哎呀,我後頸被抓起來了」的訊號,然後這個訊號傳到大腦,大腦處理後得知「我要安靜下來」,身體部份就根據指令「定住了」。
這個日本的實驗團隊還在進一步的實驗已完成更深入的研究,以確定大腦的哪一個部位發生了這樣的作用,才產生了這樣的生理作用。
參考文獻
How Rocking a Baby Is Like Mouth-Carrying a Mouse P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