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nsored by Bose]
(除標明外各圖片均來源於 Bose)
入耳式與平頭式(或者題主所說的半入耳式)是有線耳塞的主流形態,平頭式在成本所限的情況下更容易將聲場做得自然(不是絕對),但是它的低頻品質會比入耳式更難做好(也不是絕對)。但是平頭式耳塞的開放式結構,無法滿足隔音需求。入耳式耳塞的結構多為封閉式或半封閉式,更容易做好低頻品質(也不是絕對),隔音相對也較好(開放式入耳除外)。所以,入耳式和半入耳式耳機之間的好壞是不能一語定江山的。
但為什麽現在市場上入耳式耳機逐漸將半入耳式耳機的地位替代掉了呢?我個人認為原因有這麽幾個:
一、首先是對於封閉性、私密性的需求,這導致了封閉效能總體更佳的入耳式耳機會在對內隔音和對外漏音控制上有著先天的優勢,尤其是如今消費者對於耳機功能特性要求極高,普遍希望主動降噪技術能夠在自己生活中無處不在,那麽封閉性更好的入耳式結構自然也是能夠帶來優勢的。
二、入耳式耳機能夠在更多的方面「做文章」從而提高自己的聲音素質上限,而半入耳式結構通常很難突破現有的素質桎梏。盡管也有廠家曾經試驗過在半入耳式耳機中加入動鐵單元、使用多單元甚至混合單元技術等等,但是比起入耳式耳機來說,能進行調整的地方還是太少了。
三、大多數消費者對於入耳式耳機的佩戴適應能力是更強的。盡管你可以見到很多「矽膠套導致佩戴不適」、「戴不進去入耳式耳機」等抱怨,但是大多數設計合理的入耳式耳機面向的可佩戴人群其實也是更廣的。為什麽 EarPods 要放棄過去平頭式的結構而轉向接近於入耳式耳機那樣有導管角度設計的形狀?其實也對應了戴不好平頭耳機比戴不好入耳耳機的人更多的現實情況。
這篇回答我們將主要把關註點投入時下流行的 TWS 入耳耳機的品類中,但是結構相似帶來的特性在有線耳機範疇中也適用。
半入耳式耳機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索尼為了搭配 Walkman 而售賣的 MDR-E252 上,2系列的平頭耳塞當時作為和 Hair 系列小型頭戴耳機並列的產品線,可以說是定義了平頭耳塞的產品形態。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平頭耳塞的的典型形態已經逐漸淡出主流市場,在消費市場取而代之的是基於平頭耳塞傳統形式進行改良從而最佳化出音口指向性的半入耳耳塞,其中頗具代表性的就是蘋果 EarPods。這條路線隨後也被各種 TWS 耳機沿用。平頭耳塞歷史上有過非常著名的型號,也在國內外的發燒市場上掀起過不少波瀾。如今在發燒市場仍然堅持進行平頭耳塞產品開發的廠商也仍有不少,其中不乏一些將老技術、老模具重新套用的例子,也有徹底自主設計的例子,但受限於人們對於耳塞產品隔音性、佩戴適配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很難再在主流市場獲得太大關註了。
入耳式耳機則基本可以看作是由助聽器等發展而來的,早期的型號多以動鐵單元居多,例如一直長盛不衰的 ER4 系列、早期動鐵發展離不開的 E5C 等等,多以良好的隔音性獲得關註。進入新世紀之後,動圈式入耳耳塞的發展踏上快車道,早期的代表作品有索尼 MDR-EX70、高斯火花塞系列等等。不只索尼與高斯,日系廠商的松下、鐵三角以及歐美廠商的森海塞爾、Bose、Future Sonics 等等都是早期動圈入耳的探索者(比如 Bose 早期的 IE 系列也是國內曾經掀起過熱度的產品系列之一)。後期則出現了各種多單元、混合單元以及新單元的套用,入耳式耳機也就成為了目前市場上最主流的耳機形態之一。
顯然,對於時下熱門的 TWS 耳機來說,半入耳式、入耳式各自有著受眾,但在我看來其實入耳式 TWS 耳機的總體水平是要略高一籌的。讓我們在這裏使用 Bose 的兩代消噪耳塞產品來解釋入耳式 TWS 更適合大多數人的原因。就從 TWS 耳機最主要的幾個方面來說吧。
·佩戴穩定性與舒適性
可以看看半入耳式/平頭塞的結構,它們與耳廓和耳道口的接觸往往是沒有穩定的固定點的,即使加裝上海綿套,也很難與小耳闊人群相容。半入耳式耳機往往采用直徑在 12mm 以上的動圈單元,不乏 14mm 甚至 16mm 的產品存在,它們未必能在大多數人的耳廓裏穩定放置。這樣會導致兩個問題,一來與耳道口的耦合不同會導致不同人之間聽到的聲音風格會非常不同;二來這類耳機的舒適性評判也因人而異,對於「我」非常舒適的框架可能放到別人那裏就無法適應……
入耳式耳機由於出音口與耳道口之間的耦合更加穩定,所以在耳部結構基本相似的人群中普遍聽上去聲音走向也不會有太大差別。如果腔體較小,可以透過耳翼、耳掛、耳撐等進行輔助固定,Bose 的「鯊魚鰭」耳翼結構由來已久,在舒適性足夠出色的矽膠套與之配合的情況下,耳機也很難在運動等過程中出現脫落問題。過去 SoundSport 系列被運動人群普遍視為不錯的運動裝備也是這種穩定佩戴帶來的。
在最新的 QuietComfort Earbuds 真無線耳機系列中,兩款產品也都配備了類似「鯊魚鰭」的結構。這也使得Bose QC 消噪耳塞(大鯊)盡管腔體體積相對較大,但是仍然能夠保持非常穩定的佩戴,同等體積的無固定措施的入耳或者半入耳競品則很難做到同等級的穩定性。
特性一覽:1.11級可調整降噪深度,毫秒間即時消噪。
2.通透模式表現出色,0檔一鍵切換。
3.動態音質均衡技術,可以在高噪音環境下保持低頻量感。
4.鯊魚鰭設計實作經典的穩固佩戴。
在Bose QC 消噪耳塞2代 上,Bose更進一步,將鯊魚鰭升級為了 Fit Kit 適耳套裝,將不同大小的耳塞套和耳撐環組合可以實作九種不同的佩戴狀態。同時它在腔體造型的最佳化上做得更符合人體工學,腔體體積也更小,佩戴穩定性毫無疑問在 TWS 耳機裏是相當出色的。
TWS 耳機還有一個防水問題是被大量運動人群所看重的,半入耳耳機的開放結構使得它們註定了不可能具備很好的防水效能。而入耳式 TWS 如今大多有著堪用的防水效能,Bose QC 消噪耳塞2代和Bose QC 消噪耳塞(大鯊)這兩款消噪耳塞都有著 IPX4 級別的防水效能。
·噪音隔離問題
盡管市場上也有一些搭載了主動降噪的半入耳式 TWS 耳機,但毫無例外地,無論廠商在入耳降噪耳機的技術積累如何,都難以避免在半入耳結構上面對著難題。半入耳的開放結構使得它的漏音控制是非常難的,相對於入耳式向外漏音可以有普遍優秀的控制水平,半入耳式既難以避免外部噪音進入,也難以控制自身驅動單元的聲音向外泄漏。很多具備 ANC 功能的半入耳 TWS 頂多也就是抵消了這個效應,很難在低頻段和偏高實作更好的遮噪效能。而入耳式尤其是 QuietComfort Earbuds 系列的封閉式結構在最基本的物理封閉性上就會有天然優勢。
基於良好的物理隔音基礎上,Bose 等廠家的優秀主動降噪水平也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往上追溯到 QC30 時代,Bose 的主動降噪技術就已經在入耳耳機中非常成熟了。在 TDS 主觀評價中,Bose 的產品一直在「降噪綜合能力金字塔」(TDS ANC Pyramid)中都處在非常高的位置上,QuietComfort Earbuds 也長期位於耳塞品類的「塔尖兒」位置,直至新款 QC 消噪耳塞2代 釋出的時間點上,才被新產品頂替。可以這麽說,無論降噪深度、降噪頻寬覆蓋這種評判主動降噪效能的硬指標,還是耳壓感控制這種主動降噪附帶效應的控制,這兩款消噪耳塞產品都是處在品類靠前位置的——更不必提 Bose QC45 等本就已經處在第一梯隊的頭戴,也是一樣的道理。
1. 消噪模式一鍵切換,0檔通透可聆聽周邊環境音。
2.Triport結構和動態音質均衡技術,聲音表現有明顯進步。
3.輕量化佩戴,可適用於長時間通勤佩戴。
事實上,放眼整個降噪金字塔的 Skyline Level(最高級別)各個型號,也無一半入耳形態產品出現。無論哪個廠家,都是在入耳式的產品上降噪效能會比半入耳的更好。至於像 Active Sense 這樣會根據周圍環境自動調整消噪級別的噪音動態感應功能,其實各家也都是在旗艦入耳型號上才會適配(Bose 則在2代中加入),自適應功能同樣需要依靠於本身降噪效能足夠好才有實作的價值。
市場上的高端入耳式 TWS 也普遍具備非常好的通透模式,Bose 的消噪耳塞在這方面也做到了行業領先水準。在遇到城市通勤環境中需要時刻註意安全問題的時候,將降噪等級調到0級,就可以開啟通透模式。之前我們曾經介紹過開放式 TWS 能夠帶來完全自然的通透模式,不過就目前的幾個頂級降噪 TWS 耳機來說(包括 Bose QC 消噪耳塞2代)日常使用過程基本上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都是足夠自然、足夠可用的狀態。
特性一覽:1. Fit Kit適耳套裝設計;
2.多檔消噪模式提供行業頂級的降噪能力,通透模式則可以隨時切換感知環境音變化。
3. Active Sense噪音動態感應,在通透模式下開啟可自適應調整消噪級別
4.雙耳降噪麥克風,結合Bose演算法後實作更穩定通話效果和極低風噪。
5.CustomTrue 智慧耳內音場調校,個性客製聲音風格。
至於通話效能方面,大多數旗艦級入耳 TWS 也都具備比同品牌半入耳競品更優的演算法和麥克風配置,像 Bose QC 消噪耳塞2代雙耳就都搭載了通話麥克風,如此就可以透過波束成形技術來實作更好的收音能力。比起很多半入耳 TWS 僅在單邊柄部末尾裝有麥克風的設計要靠譜不少。
· 聲音優勢
目前大部份的半入耳式 TWS 都在低頻頻段的量感上有所缺少,有透過使用大號單元來增加低頻的,但是在空間上也會更大,進而可能會影響續航和佩戴舒適性。入耳式結構的 TWS 目前普遍都在中低頻段上做得有更加穩定的水平。雖說各家產品的實際聲音水平參差不齊,影響因素也頗多,但對於數位消費者普遍更加有所認知的中低頻段,很少會有高端產品做得非常差的。Bose QC 消噪耳塞2代在旗艦真無線品類裏面目前也在聲音上開始發力,明顯要有著相當不錯的中低頻綜合表現,中高頻的糊悶問題也一定程度上降低,進步相當明顯,對於一些流行樂、電子樂和部份搖滾、民謠等的適用性也更好。
同時,由於各家廠商對於入耳式旗艦產品也更加重視,各種先進的技術也更加可能被放進去。還是拿 Bose 的產品為例,此前 Bose 的藍芽無線產品普遍都是基於基本的 SBC / AAC 編解碼協定來進行設計的,畢竟從穩定性和相容性出發,還是這兩個協定會更好。然而在新一代的產品裏,Bose 開始嘗試使用 aptX Lossless 這種在高通平台上相當有技術優勢的編解碼協定,且目前僅在第二代消噪耳塞中內建,後續升級固件就可以開啟。不得不說 aptX Lossless 的普及程度遠不如 AAC 高,但是補齊短板、選擇不沖突的高級協定的做法是沒問題的。而且在我看來,其實選用 aptX Lossless,也是有未來角度的考慮在裏面。
同樣,各家選用 LDAC / 驍龍暢聽等高級協定的產品,也普遍都是入耳式型號——這雖與廠商的決策有關,但也是現實狀態。
另一方面,由於耳道耦合封閉,各種先進的個人化聲音方案也得以運用,比如聽力圖、某某 ID 等等。在 Bose QC 消噪耳塞(大鯊)中,Bose 就實裝了動態音質均衡技術,可以透過即時的噪音環境來判斷是否對於低頻段聲音進行補足,如此就可以在高噪音環境下不開高音量也能聽到更加飽滿的低頻表現。要進行這種即時判斷,顯然離不開入耳式的封閉結構才能實作。
Bose 在 QC 消噪耳塞2代上的 CustomTrue 智慧耳內音場調校技術應該算是比動態音質均衡技術更進一步,也更依賴於入耳結構。它可以在開機後根據耳道結構即時最佳化耳內聲場,實際上是依靠內側的麥克風對於耳道結構進行掃描測算來對於不同人客製不同的聲音風格——結合個人喜好和耳道結構最佳化。半入耳式 TWS 難以穩定耳道口的接觸,自然也就難以實作高精度的耳道結構掃描。
好了,我們透過使用兩款 Bose QC 消噪耳塞為例子介紹了目前入耳式 TWS 相較於半入耳式 TWS 的普遍優勢。至於傳統 Hi-Fi 有線入耳式耳機以及半入耳式耳機的延伸閱讀,可以看看下面這幾篇。未來入耳式耳機肯定還能做出更加超出想象的進步,無論是新型驅動單元的使用、聲學結構的最佳化、多單元系統裏的分頻技術升級、DSP 技術的叠代……它們都是更加可以持續進步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