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如果我們希望孩子能敢於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麽我們就應該在和孩子的相處當中去創造機會,並培養孩子敢於和我們表達。
前段時間,在家裏和小小茅(我的女兒)一起吃零食。她正在吃口香糖,而我正好在拆零食的快遞。小小茅看見了,於是便有了下面的故事:
小小茅:媽媽,我的口香糖沒味道了,我可以吐嗎?
我:不可能,你不是剛吃嗎?
小小茅: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感覺嗎?
我:你當然可以有自己的感覺。
小小茅:你這樣說,我很不高興的。你覺得有味道,我就是覺得沒味道!
當時我斬釘截鐵的說不可能,是因為在我的心裏預設她是想吃我手上新拆的零食,所以才去說口香糖沒味道了。我甚至覺得你可以直接告訴我,你想吃零食了,可以吐口香糖嗎?甚至還想到了這是一種欺騙!
但轉念一想,會不會有其他可能呢?或許味道真的就淡了很多了呢?或許真的沒有甜味了呢?每個人的感覺確實也是不一樣。
「我可以有自己的感覺嗎?」
不知道你們是否會思考這個問題,在隨著我們的年齡越來越增長,我們有多久沒有去關心自己的感覺了,我們多久沒有表達自己的感受了?感覺是什麽?感受又是什麽?我們是否關註到?
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參加督導,當時聽完咨詢師報完自己的案例,老師第一句就問我們有什麽感受?當時我就有點懵,我感覺自己什麽感受都沒有,我甚至都不知道要如何去表達,我甚至連有幾種「感受」都想不到。
後來老師告訴我們沒有感受也是一種感受,我才慢慢的靜下來,學會去走進自己,去感覺身體的感受、心裏的感受,開始去學習感受詞以及表達感受。原來嫉妒、厭惡、心酸、愜意等都是感受詞。
我覺得有時候在自己的腦子裏似乎有一個約定俗成的腦回路,就像是自動思維一樣,這種思維不受控制地跑到我們的大腦,似乎像是早已植入在頭腦裏的程式一樣,就像是小小茅說不甜了,我下意識的就去想她是不是在騙我?然後我就立刻采取否認她、不允許的行為,我甚至都沒有察覺到自己有一點生氣。
不知道從何時起,我們學會了「評價」,甚至用「評價」去代替自己的感受,「你不是個好孩子,你又在騙我,你肯定管不好自己,你做不好,自律性很差,不會交朋友,輸不起、受不了挫折,脾氣差,很磨蹭……」這些語言似乎常常在我們周邊出現,而當這些評價出現的時候,我們又會做什麽呢?會不會下意識否認孩子正在做的事情,否認孩子正在說的話?
如果是,那我們算不算間接的「扼殺」了孩子的表達能力,也遮蔽了孩子去感受的能力呢?
如果是,孩子會不會就不再相信自己的「感受」,然後不敢去「表達」了呢?
當我這麽想的時候,我似乎關上了一部份通道,我沒辦法去看到孩子的努力表達,而小小茅的一句:「我就不能有自己的感覺嗎?」一下子讓我清醒過來,是的,她也可以有自己不同的感覺。有時候我覺得跟孩子的相處中,就是我們一起去構建一個故事。
我很高興我的女兒足夠勇敢的表達,我也很高興自己能夠適時的停下來去思考,才有這樣新的獲得,才能擁有一段我們共同愉快的故事旅程。
其實作為家長,我們不可避免的會有許多的「自動思維」。這些「自動思維」基於我們的生活經驗和成長經歷。但這些我們自己的,而非孩子的。我們在孩子面前應該保持一個盡可能「純凈」的狀態。當一切安全,一切可控的情況下,讓孩子自由的表達和發展。 或許他們有些「詞不達意」,但有我們的引導,他們會學到更多的詞匯與表達,這才是逐漸讓孩子發展的方式。
也正如曹格在【爸爸去哪兒】裏一直說的:「 其實孩子一直在教我如何去成為一個好的父母…… 」
當我們在表達時,孩子在學習傾聽的能力;當我們傾聽時,孩子在學習表達的能力;當我們相信時,孩子在學習感受的能力。我們都不是天生的父母,我們也在學習。我們也要和孩子一同成長!
Ps.關於我和小小茅的更多成長故事,我都會在我的專欄【兒童心理咨詢師的帶娃日記】去非週期性釋出,喜歡的朋友可以關註。
- end -
這裏是聆雲心理
我們希望心理學是貼近生活的,所以希望能用最易懂的語言來表達!
歡迎關註我們,更歡迎隨時提問哦!
同時,你也可以透過「聆雲心理「APP,得到專業的線上心理咨詢服務。
聆雲心理,你的心理健康管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