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不尊重你、和你頂嘴、叛逆時千萬別管,和他說這四句話就夠了
孩子的反抗,是他們自我認同的堅持。父母若能學會接納孩子的不完美,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與尊重,孩子自然會放下防備。
在知乎,一位母親分享了她的困惑:她的孩子上高一,現在似乎已經放棄了努力,整天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她稍微關心一下,孩子就會憤怒地讓她離開。孩子晚上沈迷遊戲,忽視學習,一旦被提醒就會變得暴躁,甚至在家中破壞物品。這位母親感到無助,她懷念孩子過去乖巧的樣子,現在卻感到孩子對她毫無尊重,每次想到這些她都感到心痛。為何現在的孩子越來越不尊重父母?總是對父母大喊大叫,充滿反抗。我在一本育兒書中找到了解釋:孩子頂嘴、反抗,可能是大腦對批評的自然反應。
一個特別叛逆的孩子,很可能經歷過父母的吼叫、批評和不尊重。
大腦在面對批評時,會有三種反應:攻擊、逃避和防禦。因此,孩子的頂嘴和反抗實際上是他們保護自己的方式。愛爭執的父母會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心理學中的「追蛇定律」講述了一個人被蛇咬後,不是先處理傷口,而是憤怒地追打蛇,結果蛇逃走了,人卻因中毒倒下。這就像許多父母,當孩子讓他們不快時,他們首先想到的是與孩子爭執,而不是解決問題,最終雙方都受傷。
研究表明,父母的過度爭執會讓孩子感到束縛,加劇他們的反抗心理。一位網友分享,她的女兒從初二開始變得叛逆,成績下滑,沈迷手機遊戲。她嘗試沒收手機,大聲斥責,但女兒對她視若無睹,回家後沈默不語,只把自己關在房間裏。她在憤怒中拆掉了女兒房間的門鎖,每天監視她,結果女兒越來越討厭她,甚至不願去上學。她對女兒的叛逆感到絕望,卻無能為力。每個敢於反抗父母的孩子,內心都積累了對父母的不滿。
如果父母總是用強硬的態度對孩子說話,孩子感受到的不是愛,而是恨,這會激發他們的反抗心理。與孩子爭執的父母,實際上是在與自己的固執爭執,最終傷害了孩子,也失去了自己。每個叛逆的孩子都在爭取自主權。【解碼青春期】中提到,孩子不斷推開父母,挑釁父母,實際上是在測試父母是否真正愛他們。叛逆的孩子不是不愛,而是太缺愛。孩子需要的愛不僅僅是「融合」,有時候「分離的愛」不到位,也會激發孩子的反抗心理。
孩子成長中的三次叛逆,每一次都是他們在尋找自我,如果父母不理解,孩子就會感到「不被愛」。第一次叛逆:2-3歲,孩子喜歡「自己來」。這個階段的孩子有了自我意識,喜歡自己做主。第二次叛逆:7-9歲,獨立意識強烈。這個階段的孩子喜歡頂嘴,尤其是與父母爭對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想法,不喜歡被幹涉。第三次叛逆:12-17歲,渴望尊重和自由。這個階段的孩子自我意識強烈,看重個人私密,渴望獨處的空間和時間。
敏感,對父母的話越來越少,如果父母不尊重他們,就會觸發他們的脾氣。他們渴望自己做主,包括學習、交朋友、穿著等,不喜歡被幹涉。這個階段的孩子,正值青春期,對獨立和自由的追求更強烈,討厭束縛。越是逆反的孩子,越是想透過「打敗父母」來維護自己的主權。無論是哪個時期的叛逆,都是因為孩子的需求未被滿足,只要愛得足夠,就不會發生。
薩提亞的冰山理論指出,每個人都像一座冰山:被外界看到的行為、言語、情緒反應等,只是露出海面的一小部份,是表面現象;決定這些行為現象的,是暗湧在海面以下的大部份。由一個人的感受、信念、應對模式、需要和精神追求等組成。孩子的感受越好,他的行為會越讓人喜歡;他的感受越差,他的言行越惡劣。
杜絕孩子叛逆,父母需要改變溝通方式。【非暴力溝通】中指出,想要親子關系達到平衡,就需要在溝通中達到四要素:觀察、感受、需求和狀態。這四個要素融合起來,其實就是四句話。
1. 「我看到……」:描述事實。比如:「我看到你寫作業時玩玩具了,請你把玩具收起來。」「我看到你把垃圾扔到地上了,請把它撿起來。」「我看到你今天學習比昨天認真了一點。」「我看到你今天主動做家務了。」……「我看到」這幾個字:如果是用在批評上,雖然話裏面有責備、也有命令,但給孩子的感受卻是溫柔的。如果用在鼓勵上,則向孩子傳遞的是「我在關註你」。孩子聽完後,意識到:我在犯錯,立即改正。父母很重視我。所以,用「我看到……」去向孩子描述一個實實在在發生的事實,是一種充滿真誠與善意的正向情感表達,孩子更容易接受和認可。
2. 「我感覺…」:表達感受。許多父母和孩子溝通時,孩子常常閉口不談,而父母在一旁喋喋不休地批評和指責。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孩子反感,然後用頂嘴和不聽話來對抗父母。其實,溝通的目的是讓對方明白自己的感受,所以我們在孩子面前一定要「先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比如:規定孩子玩30分鐘手機,可是他卻玩了四十分鐘。這時候我們很生氣,大部份父母會說:你必須、馬上關掉手機。這種命令的語氣,會讓孩子內心討厭父母,然後默默較勁。如果我們說:我們規定的時間過去了十分鐘了,我感覺你今天沒有昨天表現好。「我感覺」這幾個字的另一層含義是:我希望。一方面向孩子傳遞:鼓勵、認可孩子以前做得很好。另一方面:用「期待感」去讓孩子更多地去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從而能激發起孩子的自覺性以及責任心。
3. 「我想讓你這樣做……」:表達期待。這句話是在向孩子傳達我們的需求,以及引導孩子去改變。讓孩子能透過你的話語,真正看到「你為他好」的那顆心,而不是大吼大叫說「我是為你好」。比如:我想讓你趕緊寫作業,是因為:我想讓你寫完了痛快地玩。我不想讓你玩遊戲,是因為擔心你沈迷於其中,影響學習。……把我們的擔憂、我們的需求明確表達出來,會讓孩子感覺父母是真正的為他好。教育孩子,拒絕情緒暴力,我們要盡可能用更多的溫柔去引導孩子做正確的事。
4. 「你能做這件事嗎?」:改變狀態。心理學上有一個「期待效應」:指的是如果你對他人有所期待,可以透過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對方,給予其由衷地贊賞,從而調動其積極性,促使其朝著自己所期望的方向發展,這份期待或許就會成真。孩子犯錯時,我們可以加入「期待效應」,引導孩子去對自己做出承諾。比如:經常對他說「你以前做得挺好的,現在能做好這件事嗎?」先誇獎孩子,再引導他去承諾,提醒他:你應該去改變現在的狀態。只有自己發出的邀請,孩子才會願意去改變。其實,這也是給孩子的一種選擇權。既讓他有自主權,又感受到被尊重,他就會收起逆反的念頭。
心理學著作【孩子:挑戰】中寫道:從孩子出生的那一天起,父母也開始學著做一個「過濾器」。透過慢慢地觀察和引導,過濾出孩子可以自己面對、應付的情況,然後有意識地退後,讓孩子自己去經歷、去成長,去體會解決問題後的滿足感和成就感。叛逆、頂嘴,都潛藏在每一個孩子的內心,決定他是否會爆發的唯一誘因就是:他有沒有感受到父母好好愛他。每個孩子都會犯錯、有壓力、會變得差勁,這時候父母要學著去「過濾」孩子的所有不足,然後去尊重他、關註他、接納他、等待他,孩子也會過濾掉他內心的陰霾,把愛給父母。所以,我們盡可能地用愛去教育孩子:情緒穩定、不急不躁、好好說話、去感受孩子在變好,當孩子感受到有歸屬感和價值感時,他才會爆發出內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