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對寶寶心理有什麽影響,必須要考慮到以下幾點問題:
1、奶奶是如何撫養孩子的?(隔代教育對孩子的影響)
2、接回媽媽身邊後的生活如何?(父母對孩子的教養方式)
3、孩子自身的氣質型別是什麽樣的?(對外界環境改變的敏感性)
一、當代年輕父母不可避免面對的選擇——隔代教育
對於大多數普普通通的年輕家庭來說,生活帶來的重擔讓兩口子都全職外出工作養家,很難做到對低齡兒童的長時間陪伴,養育精力嚴重不足就成為撫養孩子的最大難題,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盡管每個父母都想精心呵護、培養自己的孩子,可還是不得不把孩子交給自己父母來帶,這是隔代教育現象日漸增多的主要原因。
而隔代人的綜合素質水平就基本決定了寶寶成長早期會接受到什麽樣的教育:
在當前社會中,隔代人中接受過系統家庭教育理念相關學習、培訓的比例無限趨近於0,他們基本都是用一種「過來人」的姿態去處理關於孩子的問題:「這些都不用你們操心!我們以前那麽難不也把你拉扯大了?你看你們現在不也挺好的嗎?」用類似這樣的態度去面對寶寶,絲毫沒有註意自身存在已久的一些養育漏洞,比如:
1、過度溺愛型
這種型別的隔代家長,在面對類似孩子由於自己走路不小心而摔倒在地的情況,不會鼓勵孩子自己克服困難, 而會急忙趕過去扶起孩子,詢問情況,甚至還會引導孩子把責任甩給無辜的「地面」:「都怪這塊地不平,把我們家的小寶貝都絆倒了!我們一起踩它這個壞東西!」
受到這種理念影響的孩子,大多比較自私,沒有責任意識,喜歡「甩鍋」,聽不懂「好賴話」,逐漸更會養成以自我為中心的極度自負的心理。
2
、親力親為型
這類長輩喜歡把手伸的特別長:寶寶要幹什麽,必須親自出面,不給寶寶鍛煉、學習的機會。比如孩子拿起墩布想要擦地,老人覺得孩子擦的肯定不幹凈,事後還得自己重新「返工」,還不如讓孩子放下,讓自己來幹。
類似的情況孩子經歷的多了,自然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不信任,同時對家長有了極大的依賴心理:「沒有奶奶我肯定幹不好這件事。」
3
、棍棒教育型
老一輩人大多都經歷過這種教養模式,只要犯錯誤,別的不說就先挨上「三十大板」,透過嚴厲的懲罰措施讓孩子長記性,避免犯錯。在有些情況下,適當的嚴厲確實對教育孩子有所幫助,但這種場景出現的越多,孩子就會變得越「皮」,甚至開始為了逃避懲罰而衍生出撒謊、隱瞞等表現,並拉開和家人的心理距離:「反正他們又不會走近我的內心聽我解釋,以後我也不想再跟他們說了。」自閉、自卑等心理特征開始逐漸凸顯。
4
,開放民主型
這種模式應該是現代年輕父母采用較多的模式,也是當代育兒理念更為推崇的模式。在隔代家長中很少看到:在大多數傳統隔代家長眼中,孩子更像是「附屬」,沒有必要考慮他們的獨立想法、意願、情緒等等,因為這些隔代人自己從小可能就沒有經歷過「民主」,所以用他們的視角來看幾乎很難理解,甚至認為給了孩子權利就是「反了天了」,讓自己的權威受到侵犯,根本不會考慮尊重孩子個性的情況。
二、在父母身邊,就一定會比隔代親人更好嗎?
上面提到了,年輕父母因為面對上有老、下有小的重擔,大多數都在為了生活忙碌、奔波,996差不多是年輕人的常態,稍有松懈就可能被裁員、淘汰,或者入不敷出,面臨家庭赤字的窘境。
這種情形下如果還要把孩子接到身邊養育,有一個極為重要的標準必須做到,否則孩子在你身邊可能真的沒有那麽幸福,或者沒有什麽意義,這個標準就是: 做到有品質的陪伴。
很多家庭都以為跟孩子在一起就行,做什麽無所謂。但拉開各個家庭孩子之間差距的,正是你跟孩子「做了什麽」。
我見過身邊太多的親戚朋友在和孩子一起在家時,直接把手機扔過去,就算完成了「陪孩子任務」。或者開啟電視,找一部孩子愛看的動畫片,然後兩個人坐在沙發上一動不動,一個盯著電視,一個抱著手機,一天就過去了。
我問他們:為什麽不帶孩子出去散散步、逛逛公園?或者找個運動場一起踢球、做遊戲?
大多數的答復都是:平時上班已經夠累了,哪有那麽多精神跟孩子折騰,我自己還想休息呢!
或者有些家庭條件還不錯,雇了保姆跟著玩,自己當「甩手掌櫃」,看起來自己很輕松,孩子也得到了良好的陪伴、互動,但當保姆離開時,孩子黏保姆遠遠勝過父母,抖音上這類小視訊不勝列舉,側面反映出了年輕父母平時對孩子陪伴不到位的問題 。
所以如果想跟孩子一起生活,就要做好對他負責的準備。
如果想要有品質的陪伴,最簡單的辦法就是陪孩子一起做遊戲:
可以說, 遊戲就是重建親子間情感聯結的橋梁 ,幫助家長們可以用孩子的方式重建信任和親情。
註意,我這裏提到的遊戲,不僅僅限於傳統的遊戲(如過家家,躲貓貓等),更多的是需要家長用足夠的耐心和觀察去發揮自己的想像創造力,陪孩子做他最感興趣的遊戲:
因為對成年人來說,遊戲是一種放松休閑的方式,但對孩子來說,特別是低齡孩子,遊戲就是他們的工作:這是有助於他們拓展社交、並可以學習知識技能的方式。
所以,我們觀察一個孩子時其實很容易看出一些端倪:假如這個孩子不愛做遊戲,他肯定或多或少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方面的問題。
可能這樣的孩子之前因為遊戲受到了不公正的對待、沒有人尊重他的意願才開始變得消極,但只要我們開始行動,更好的陪他重回遊戲的懷抱,就可以達到治療甚至治愈他的目的。
遊戲對孩子有三重意義:
(1)遊戲是孩子快速嘗試成人世界角色和技巧的途徑
(2)遊戲滿足孩子們對聯結、對親密情感的直接需要
(3)遊戲可以幫助孩子修復受傷的情感,找回他自己
對小孩子來說,他的小小世界裏發生的任何事都可以被當作是一種遊戲,所以很多家長總會納悶為什麽經常和孩子嘮叨說教但總是沒什麽效果,因為孩子還並不理解這背後的深層的邏輯關系,他只是一直在主動選擇那些他感興趣的「遊戲」並去嘗試。所以孩子總是看起來不夠嚴肅。
當我們用遊戲的方式代替傳統家庭中的互動模式時,
你會發現顯而易見的好處:
(1)孩子和你更親密了
試想一個原本高高在上的父母,突然俯下身子和你一起玩泥巴、打「怪獸」時,那是一種什麽樣的心情?當你用遊戲的方式教育孩子,不僅你的態度更平易近人,孩子也更願意接接受這樣的方式。
(2)孩子變得更自信了
平時孩子一個人做遊戲,難免會遇到困難,可一旦孩子多了父母這個強力幫手,他將戰勝他世界中的所有困難,那些無解的事都變得有解,在孩子看來這該有多棒?
(3)孩子性格更積極了
有了父母發自內心真誠的陪伴,他將會走出自我封閉的極端狀態,在一起遊戲的過程中暴露出來的問題都會有父母幫忙修復,他會獲得前所未有的安全感。
(4)孩子表達更真實了
一旦孩子發現父母和自己站在了「同一個世界」上,他更傾向於主動表達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情緒,這個時候父母也才會更懂得自己的孩子在想些什麽,從而促進親子關系的良性發展。
三、孩子天生的性格同樣重要
每個兒童在出生時已具備一定的氣質特點,且相對穩定,隨後在與外界環境交互作用過程中發生一定變化。
湯瑪斯和切斯基於對大量兒童的考察和追蹤研究,根據活動水平、生理活動節律、註意分散程度、趨避性、適應力、堅持性和註意廣度、情緒表達強度、感覺閾限、心境特性這九方面的特點。把兒童分為三種氣質型別:
1、易教養型(40%) 。這類兒童生活有節律,容易適應環境變化,喜歡探索新事物,情緒積極。通常被看成可愛的孩子,更多地受到成人的關註。
2、遲緩型(15%) 。這類兒童活動水平低,情緒易消極,適應環境較慢,會出現退縮反應。透過撫愛和教育可逐漸培養起對新事物的興趣,反應也漸漸積極起來。
3、難教養型(10% )。生活規律性較差,對陌生人、事物反應消極、較慢,敏感、固執,但精力較為旺盛。
當你采取同樣的養育手段、給孩子相同的養育環境時,每個孩子還是能表現出個體差異,就是因為他們的先天特質不同,所以在養育過程中,盡早了解孩子的特點再采取更有針對性的養育策略才是更為合理、科學的方式。
就拿這個問題來說,容易教養型的孩子肯定比難教養型的孩子更容易適應從奶奶到媽媽的養育的轉變,甚至不會發生太多抵觸,而如果是難教養型的孩子經歷了變動後再遇到一些不夠「通情達理」的家長,那對他心靈的打擊恐怕會形成長久的創傷,甚至逐漸演化成人格障礙等極端問題。
以上,希望能在家長們在面臨有關孩子去向的抉擇時,提供一些參考、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