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近在品讀【論語】,並且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和親子教育的體會,陸續推出系列感悟視訊節目。如果感興趣,可以關註一下。
你提出的「現在的教育現狀,就是卷的不能再卷的應試教育,忽略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和人格教育。孩子成了學習的機器,人品全憑運氣了。其實我是主張加強孩子的人品教育的」。恰恰符合孔子的教育理念,先德後文的育人觀。
【論語】學而篇 第六章是這樣說的: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轉譯過來的意思是說,後生弟子,在父母親跟前要孝敬;離開父母要尊重兄長;要謹慎而且誠實,廣泛地愛護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生活要嚴謹,遵紀守法,只有生活中遵守常規的人才可能說話真正算數。把這些事情親身實踐了,有剩余精力以後,就要用來學習文化知識。
孔子提出了孝、弟、謹、信、愛、仁六個道德規範,要求弟子們首先要致力於這些道德規範的踐行,養成良好的道德觀念和道德行為。這樣做了以後,如果還有精力,則要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這表明,孔子的教育是以道德培養為中心的,對於文化知識的學習,則擺在了第二位。
而我們現在的教育卻倒過來了,對文化知識的灌輸極為重視,人品教育雖然有,卻沒有放在第一的位置上。我們家長和孩子的共同觀點就是,只有考試成績才是第一位的。作為一個學生,假如他的應試學科成績不好,就無法升入理想的高中,大學和考研,這樣一來直接影響到就業。高考的獨木橋,很自然地引導著學生把學習成績當作唯一的目標,顧不上品德的修養。很自然的就出現了高分低能的孩子,家長和孩子關系緊張的現象。
孔子主張先德而後文,並不是不要學文。他認為,把人做好了,行有余力,幹什麽呢?要用來學文,不能用來幹別的。這就告訴我們,雖然學文與修德相比是第二位的,進德在前,修業在後,但同別的東西相比還是第一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