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兒童音樂入門該學習什麽樂器?

2022-09-03親子

兒童音樂入門最好上手同時也最有助於培養孩子音樂素養的樂器是: 架子鼓(電子鼓)和鋼琴 ,這也是我家5歲半的小姐姐正在學習的兩種樂器,一個重在培養節奏感,一個重在視唱練耳學樂理。

有人對架子鼓這類打擊樂器不屑一顧,認為它根本不是真正意義的樂器,這種認知當然是非常淺薄的;還有人覺得現在學鋼琴的小孩遍地都是,不管家庭條件怎麽樣、能不能買得起鋼琴,都要讓孩子去學,對此表示非常不理解。

這篇回答我將結合專業老師的指導建議以及我家小朋友學樂器的真實經歷和大家聊聊:

為什麽說處於【學樂器鄙視鏈】最底端的鋼琴和架子鼓,恰恰是最適合孩子音樂入門的樂器!

♥︎架子鼓:節奏是音樂的骨骼

音樂的三大要素分別是節奏、和聲及旋律,其中節奏就像音樂的骨骼,掌握好節奏才能演奏出好聽的音樂。 事實上,節奏不僅僅在音樂中很關鍵,在體育運動、舞蹈、播音主持等諸多領域都很重要。

能夠產生節奏的打擊樂器可能是人類歷史上最古老的樂器,而中國獨特的傳統打擊樂器——編鐘,甚至還能作出旋律與和聲的效果。 幾乎所有的孩子從出生後玩的第一個樂器都是「打擊樂器」 ,比如用小手拍拍小鼓、用勺子敲敲碗、用木棍擊打錫皮盒子等等,這滿足了小寶寶對聲音的探索欲。

說到架子鼓或電子鼓,它屬於現代打擊樂,門檻比較低,好起步,孩子容易產生興趣, 4歲以上兒童 就可以開始跟著專業老師學習了。

具體來說,學架子鼓有什麽好處呢?

首先它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節奏感,良好的節奏感是學好音樂的基礎;第二,有助於協調四肢、充分調動大腦,打鼓時手腳四肢都是要動起來的,甚至手上和腳上的節奏是分開的; 第三,打擊樂有振奮人心、釋放壓力的獨特魅力,玩架子鼓有助於孩子保持積極情緒,讓孩子感受生命的熱情和活力。

我讓女兒學電子鼓,一方面是希望她有個一技之長,但更重要的就是我非常看重打鼓給孩子帶來的愉悅和自信。

女兒學打電子鼓實拍

說到這個,可能有的家長會問:

「我家孩子比較內向,可以透過打架子鼓變得活潑一些嗎?」

其實首先家長們要明白,「內向」並不是缺點,它只是孩子的一種「氣質」,不必非要去改變它,而是要學著理解和尊重孩子;第二,無論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的孩子,都可以學架子鼓,也都能學好,孩子在學會後會形成自己的風格和表演方式,有的打得內斂,有的打得張揚,有自己的個性才是好的。

那麽學架子鼓真的不涉及音高和旋律嗎?

架子鼓雖然不直接涉及到音高,但是專業且負責的老師一定會教給學生如何聽音、聽和聲,因為打鼓最後的階段就是要和其他樂器一起配合演奏的,不是獨立完成的;好的老師還會教給孩子樂理知識,讓孩子學會看功能譜。當然,市面上很多音樂機構並不那麽負責,可能教學過程中不涉及樂理、和聲等學習,那麽這種情況下再同步學個鋼琴,效果會更好。

我女兒是從4歲起開始學電子鼓的,為什麽選擇電子鼓,而不是傳統架子鼓呢?

因為我們讓孩子學鼓主要是為了培養興趣特長,並不是為了走專業路線。電子鼓體量小適合孩子的小身材,而且可以調節聲音大小,甚至可以戴著耳機自己練習,不發出任何噪音,不會擾民,所以我們選擇了電子鼓。如果將來孩子想打架子鼓,到時候再進行「轉接」也不難。那些想要讓孩子走專業道路或者特別追求打真鼓的實感的家長,那就直接選擇傳統的架子鼓就好啦。

左為傳統架子鼓,右為電子鼓

因為口罩期經常停課的緣故,女兒的學習進度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但是上完36個課時後,孩子的進步是非常明顯的,從開始學認音符,到現在看到新譜子就能打,老母親表示已經非常滿意了! 女兒在節奏感方面也的確有優於常人的表現,我給大家舉兩個例子說明一下:

eg 1 :我在給女兒報名鋼琴課之前,曾帶她上過幾次聲樂試聽課。有一位非常專業的聲樂老師帶著我女兒玩了一個節奏遊戲,女兒全程沒有一次失誤、全部跟了下來,老師當時就表揚說5歲多的孩子節奏感這麽好很難得!之前帶6、7歲的孩子,到了後面節奏都還跟不上呢!

eg 2 :有次圍觀女兒的中國舞課,當時孩子們正在練習考級舞蹈。全班十幾位小朋友,除了我女兒之外,其他孩子全都越跳越快,根本沒在聽配樂的,只有我女兒一個人穩穩地踩著音樂節奏做動作,完全不受別人幹擾,有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感覺。我當時還挺佩服她的,要是我的話早被別人的節奏帶跑了。

我在旁聽時錄的視訊截圖,可以看出其他小朋友已經搶拍做下一個動作了,我女兒還非常淡定地踩準樂點做完上一個動作。

講這兩個小例子不是為了炫耀我自己的女兒有多優秀,我其實很清楚她是個天資平平、沒啥特殊天賦的小孩。 我想跟大家表明的是,學習這件事是融會貫通的,你以為孩子學架子鼓就只是會打鼓嗎?那就大錯特錯了! 孩子良好的節奏感對於她/他學其他的東西,比如唱歌、跳舞、跳繩、打球等全都是有潛移默化的影響的!

你本來是想在春天收獲一朵花開,卻發現處處都有花兒綻放,這才學音樂的意義。

♥︎鋼琴:音樂教學中最好的教具

說實話,以前我也不明白為啥大家都讓孩子學鋼琴,我身邊親戚朋友家的孩子,沒有一個不在學鋼琴的!一開始我並不想讓女兒學鋼琴,但是她對音高不敏感,唱歌沒有調,我就想讓她跟專業聲樂老師學一學唱歌,看看能不能改善一下。前文裏我也提到了帶女兒去上過聲樂試聽課嘛。

然而,專業的聲樂老師們都建議孩子應該先從鋼琴學起,因為 鋼琴是有固定音高的 (而小提琴、吉他等樂器是需要自己去「找音」的),透過學鋼琴孩子可以得到很好的「 練耳 」的機會,只有耳朵對音高敏感了,才能唱得準;還有一點就是,在學鋼琴過程中還有「 跟唱 」環節,小朋友邊彈邊唱,本身也有助於改善歌唱方面的一些問題。

的確,鋼琴作為一個有固定音高的樂器,音域寬廣、音色優美,即便十指在琴鍵上亂彈一通,也不至於難聽到無法忍受;但你可以想象一下其他管弦類樂器在完全不會的情況下胡亂吹拉,那將是怎樣刺耳的噪音。相對而言,鋼琴起步是比較容易的。

鋼琴被譽為「樂器之王」,不僅可以為其他樂器伴奏,也可以「獨自美麗」。 對於要走專業音樂道路的孩子,無論學什麽樂器,將來進了音樂學院都是要輔修鋼琴的;對於不走專業、只為培養特長的孩子,學鋼琴是學樂理、識琴譜、學和聲、學音樂賞析的最好方式。 特別是2022年教育部開始實施「新課標」後,音樂作為藝術類課程中的重要內容,是有可能影響到孩子的成績和考學的,這樣一來,學鋼琴就變得更加有必要了。

「新課標」中關於音樂學科的課程內容框架

當然,我是堅決反對將學藝術特長與「功利心」掛鉤的,孩子學任何特長都應該是發自內心的喜歡,而不是當作任務去完成。我最終決定讓孩子學鋼琴,一方面是為了改善孩子在音準方面的不足,不希望孩子將來因為唱歌跑調而感到自卑;另一方面也是最主要的一點,那就是為了讓子去感受音樂世界的美好,感受藝術大師們的創作智慧。

我希望將來她會明白為什麽貝多芬、莫札特的名字可以像牛頓、愛因史坦一樣永垂不朽;我希望她會理解為什麽周杰倫【十一月的蕭邦】能碾壓流量小生們的流水線作業;我更希望她會在紛繁復雜的社會中葆有自己熱愛音樂的有趣靈魂。

孩子開始學鋼琴的最佳年齡是 4-6歲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可以學,包括自閉癥兒童。以下是專業鋼琴老師列出的孩子準備好學鋼琴需要達到的幾個條件,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 手指和手臂有力量可以按動琴鍵。
2. 能分得清左右手。
3. 會數數位到4。練琴需要數節拍。
4. 可以集中30分鐘的註意力。
5. 喜歡聽音樂,對彈奏新歌很有興趣。
6. 準備好了每天堅持練習。
7. 能夠聽得懂老師的指令和講解。

作為音樂啟蒙,選擇一位好老師特別特別重要,一位好老師可以激發孩子更大的興趣,把一時的愛好變成持之以恒的理想

給孩子選鋼琴老師並不一定要看老師的「名氣」,名家泰鬥不一定能教好4、5歲的孩子,而一位有專業能力、有愛心、擅長與孩子溝通的年輕老師可能更適合教小朋友、更能保護好孩子的童心。

我給女兒選的這位鋼琴老師並不是什麽大學音樂教授或學院院長級別的,但她本身專業背景非常硬核,言談舉止很有音樂人的風度,關鍵是對小朋友的態度非常親切有耐心,試聽之後我感覺很滿意。還有這家音樂機構的課程安排我很喜歡,每周除了一節1V1鋼琴課外,還有一節小組課,3-5個同階段的小朋友為一組,跟老師學樂理、欣賞名曲、討論鋼琴相關的話題,中高階段的孩子甚至還一起玩編曲、搞創作!每周兩節課相輔相成,孩子進步得更快!

女兒學鋼琴實拍

至於家長需不需要陪練,專業老師的建議是「不要」!

「剛開始就讓孩子自己來」,這個理念起源於日本,孩子真正開始學樂器後,是不建議家長在一旁監督的,應該由孩子獨立自主地練習。就像輔導孩子做作業一樣,家長過多參與只會適得其反,不但把自己氣得夠嗆,還會讓孩子喪失主觀能動性。家長只需幫助孩子做好時間規劃,其他的就交給他們自己吧!

這裏給大家提供一份由日本知名鋼琴家、師從中國鋼琴大師商澄宋和劉詩昆的 高橋雅江 老師列出的適合0-6歲兒童做鋼琴啟蒙常聽的樂曲清單,大家可以保存下來哦!

0-2歲形象擬人的:
聖桑 【動物的狂歡節】
拉威爾【鵝媽媽組曲】
布拉姆斯【搖籃曲】
舒伯特【音樂瞬間】
貝多芬、海頓、莫札特的鋼琴小品

3-6歲有幻想性的:
貝多芬【月光】
德布西【月光】
柴可夫斯基的芭蕾舞曲【睡美人】【天鵝湖】【胡桃夾子】
貝多芬、舒伯特的四手聯彈
羅西尼的歌劇【塞爾維亞理發師】序曲
莫札特的歌劇【魔笛】序曲
史特勞斯的圓舞曲【藍色多瑙河】

最後,我想說的是,幾千幾萬個琴童裏可能也出不來一個天才,我們不要癡想自己的孩子會是天才,但是一旦開始學也不要輕言放棄。想要學好任何樂器,都不可能是輕松的,學習過程中必定會經歷「枯燥期」、「瓶頸期」,這時家長的正確引導就變得至關重要!與其逼迫孩子反反復復地練習,不如多帶孩子去聽聽音樂會、看看現場表演,幫孩子疏解壓力,只有當孩子發自內心想要為之努力時,才能克服困難堅持下去。

學樂器就不能怕辛苦,我從一開始就給孩子做好了這方面的心理建設。 我相信她在今後會明白,透過自己的勤學苦練而流暢彈奏出一首樂曲的時候,那種有付出才有收獲的快樂感、滿足感,是吃多少個棒棒糖、去多少次遊樂場都無法體會到的!

與所有琴童家長共勉!

@知乎親子

我是禾果媽媽,90後十項全能二胎媽媽,英國曼大理學碩士,知乎母嬰鹽究員,2021年新知答主,兒童教育和母嬰用品話題下的優秀答主,家有高顏值小姐弟~ 歡迎關註@禾果媽媽暖心說,學習育兒知識,分享親子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