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帶孩子去外面吃飯,隔壁桌四位女士,看起來吃了挺多的,消費看起來也不菲。
吃到後面,坐中間的一位看起來不太顯眼、有點兒胖、衣服也穿得灰撲撲的女士突然就說:早知道我該多出來這樣坐坐的,和朋友在一起聊聊也沒那麽難。
然後那晚我就聽她一連抱怨了一個多小時,大概因為是金主的原因,所以另外三個人也在關切著,但畢竟不是專業做咨詢的人,一邊聽,一邊打岔勸她,結果是最後她自己掏心掏肝說了一通,但別人勸她的話讓她聽起來更紮心了。
吃完那頓飯她走的時候看起來也是非常不開心的樣子。
我猜她以後可能要更加避免出來玩耍混跡了,畢竟又是花錢,又是被紮心勸告,這種社交體驗,還不如沒有。
可是,真正的問題是她去主動約朋友玩並交心嗎?
我覺得不是。
是她積攢了太多負面情緒才出來社交,自己控制不住說了過多,同時,她的這些朋友也只是普通朋友,沒有達到一定的交流程度,突然說這些,對方也確實接不住。
最後的體驗就只能很糟糕。
但換個角度,如果這三位朋友不是一次性全叫出來,而是一周安排一兩個人交流,每次也不用吃那麽高級的餐點花費很多,甚至可以中午跑去對方單位附近吃點小吃,大家增進了交流,同時也不會有社交負擔很大的感覺,這種輕量級的社交,才會更長久。
是時候重新學習交朋友的規則了。
成年人的友誼的確沒有幼年時渠道多,只要看著同齡去玩,十有八九都能成為好朋友。
成年世界裏至少有一點:大家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
這麽忙的情況下,交朋友的原則是不給彼此增加負擔。
相信我,哪怕是沒工作的人,也非常怕和別人在一起就是幾個小時,或者說,越是沒正式工作,越怕無效浪費時間,社會上闖蕩的,才是每一秒都是金錢。
自己有孩子,自己的同齡人大機率也是有孩子有事業的,盡力去約簡單輕便的時間交流,不要占用別人過多的時間。
如果你和別人聊天,十句九句抱怨,而且抱怨完別人給你建議你又無法接受,請把這種話收回不要說出口。
發泄過多的負面情緒,最好是要花費點鈔票,咨詢師都很專業,接得住,也分析得出,還能表達高度的共情能力。
對待朋友,都是平等交流,你要麽就把自己的負面情緒變成別人的樂子講出來,要麽就把負面情緒發到別的地方,譬如健身、畫畫或者進行創作,而千萬不要說出來,
一定年齡後,朋友只要能陪你歡樂,就已經非常可貴了,一旦發泄負面情緒,就會給人感覺你的情緒需要別人負責,但事實是沒人能對你負責。
至少聊得到一起吧。
有很多人是見面就不對付的,聊天也沒辦法聊在一個點上。
大多數不舒適的友情,都是因為沒有同頻卻被道德綁架著。
同頻的感覺是,自己說出來的話,對方能立即就有反饋,而且反饋在自己在意的點上,這才能交流得起來。
因此我交朋友的原則就是不強求,如果我的訊息別人沒接住,我就不發同型別的訊息給他,或者這個人我本就沒那麽想訊息,我就都不會強迫自己去交流,避免更多的麻煩。
而做到這一點,還是盡量去擴大自己的社交圈,保持收訊天線。
讓自己精彩起來。
聽起來寶媽可能是全職媽媽, 請珍惜自己身為全職媽媽的時間,把生命安排得精彩一些 。
網上太多人詬病全職媽媽,其即時間安排得好,全職媽媽真的是躺贏。
特別當孩子三歲上幼稚園以後,每天早上7點半送到學校,下午五點半接,中間十個小時的時間,好好安排能非常有意思。
把身體搞好,看一切都很美好的狀態,才能發現生活更多的樂趣。
關於這一點,我非常推崇每年都參加一些考試,或者有長期課程上著。
現在網路非常發達,想學什麽都能學到,想考什麽都能去考。
而且在這種被學習壓力沖擊的環境下,人的各方面潛能可以被激發出來,也會覺得充實有趣。
愛好是讓生命更有層次的事情,畢竟只有當心裏有愛好的時候,應對挑戰才不會覺得痛苦,而是認為非常快樂。
挑戰、矛盾、挫敗,才是讓生命更有品質的關鍵。
當你是個有趣的人,一切也就跟著你改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