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8歲開始問各種各樣的問題,可能是之前問問題的時候,沒有養成解決問題的方法。
但是應該慶幸孩子的求知欲還在。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問的家長回答不了,可能會面臨一頓罵。
如果孩子經常碰壁,他的求知欲可能就散了。
切記如果孩子問到了我們不懂的,不要惱羞成怒,讓孩子知道我們不會也不是什麽難為情的事。
我認為孩子的求知欲就是內驅力養成的最佳時間段。保護孩子的求知欲很有必要。
人常言,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在孩子問為什麽的時候,我們好好抓住機會,讓孩子愛上探索。
就我的經驗來說說如何應對孩子的為什麽。
一、孩子最愛問為什麽的年齡段。
這裏放一個孩子敏感期的圖。
孩子對細微事物敏感的時候,就會進入一個見什麽問什麽的狀態,從這個時候開始我們就應該有意識的幫助孩子養成借助外界解決問題的辦法。
這個問的狀態,會一直伴隨著孩子接下來的各個敏感期。
看看表就知道,接下來家長能不能回答的上來了。
我也是沒法做到張口就回答,但是孩子的好奇心我們要慎重對待。
孩子的好奇,就是問題的開始。
一起去探索就是一個比較好的解決辦法。
二、帶著孩子去探索答案。
對於孩子來說,最缺的是解決的辦法。
對於我們來說,解決辦法有很多。
剛開始我們帶著孩子一起搜答案,這個過程就可以教會孩子怎麽透過網路尋找自己需要的答案。
但是對於小孩子來說,又怕一不留神被手機裏的世界吸引,從此沈迷於手機。
小孩尋找問題的答案,我建議用科普類書籍。
現在很多科普類書籍,做的特別好,完全可以解決孩子的疑問。
合適的科普類書籍,可以讓孩子得到理論知識,可以舉一反三,也可以尋找單一的答案。
我認為百科全書+理論知識+故事科普,就是非常適合孩子的探尋答案的組合。
百科全書就是幫助孩子尋找大概的答案,比如孩子問這是什麽?有沒有和它一樣的東西?又怎麽區分?
這樣的問題非常適合借助百科全書來尋找答案。
我給孩子準備的是這本DK博物大百科:
這本書按照科目分類,範圍很廣。用簡單的註釋,立體感的圖片,讓孩子一眼就能找到自己要找的物體。
這是解決孩子簡單認識類問題的方法。
當然,最讓我們頭大的是「為什麽」,這也是大部份家長煩惱的問題,因為我們大部份回答不上來。
但是不要緊,我們選一套合適的科普書籍,認真和孩子學了之後,可能為什麽只需要我們回答幾次,剩下的孩子自己就能解決了。
這型別的書籍,我選的是這套:
這套書已經被我孩子翻到書頁發毛。孩子閑了就自己翻,如果小朋友來了就一起翻一起討論。
人造膝關節和心臟搭橋的問題,我孩子在5歲多的時候,就能給小朋友們講,而且自己還能畫出過程。
我們要在生活中給孩子養成探索的行為,讓孩子知道遇到問題書上有答案。
當然,純理論的內容孩子可能還不能理解的很透徹,我選擇搭配故事類科普書籍,讓孩子的每一個問題都能清晰。
我孩子最喜歡的故事類科普就是這套:
這是一套透過老師帶領孩子們探險的形式,探索疑問,對於上學的孩子來說,就像自己就是其中一員。
孩子會用故事對比生活,對情節更容易接受理解。
最後,家長對待問題的態度,決定了孩子是否會持續探索下去。
對於孩子的疑問,我們要耐心,求實。
不會的就說不會,不會的就一起找答案,解決的過程還是美好的親子時光。
這就是我對於解決孩子問題的方法,想要一勞永逸,就要教會孩子怎麽透過工具,自己去尋找,也要讓孩子養成書中有答案的認知。
這樣就不怕孩子不愛讀書了。
@知乎親子 @知乎好物推薦
感謝您的閱讀,點贊,評論,關註。
我是小小,知乎上榜答主,歷經7年銷售,6年養娃,願和過去悶頭和解,和未來坦誠相見的寶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