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不被歡迎的孩子,通常有3個原因,家長用5個步驟提高孩子社交能力

2023-06-23親子

大家好,歡迎來到小學生高效作業課,我是西柚媽媽,一個家庭教育指導師,心理咨詢師,同時也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今天這節課我們要分享的主題叫做 不被別的孩子歡迎怎麽辦?我們給到大家分享的方法是問題解決法。

不被歡迎的孩子,三種常見的社交問題

三歲雙胞胎姐姐回家說,「媽媽,蘇怡和幼欣還有妹妹做好朋友,她們不和我做朋友,我好難過。」

第二天我送她們去幼稚園,她們四個又歡歡喜喜在一起玩了。

八歲的兒子回家說,「媽媽,今天下課大家玩遊戲,他們總是讓我當‘鬼’,不然就不讓我玩。」

比起妹妹們的社交問題,我更擔心哥哥遇到的問題。

兒童社交能力發展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主要與家長、老師、同伴進行交往,其中家長與老師是孩子交往的主要教育者。

在這一時期,孩子的社會性交往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以下為兒童社交能力發展過程的幾個主要階段:

嬰兒期:從出生到6個月。 嬰兒在出生後不久就能夠認出母親,能夠感知到喜愛和憤怒,並透過發出哭聲來尋求幫助。在嬰兒6個月左右,開始出現對親人的註意反應,這標誌著嬰兒最初社交行為的開始。

幼兒期:從6個月到3歲。 幼兒開始對同伴註意,這標誌幼兒已經出現了最初的社交行為。此階段的幼兒開始接受成人的語言指導,如「拍拍手」、「捏捏我」等指令,並會試著與他人合作。

兒童期:從3歲到6歲。 此階段的兒童開始進入幼稚園等社交環境,學習初步的社交技巧,如分享、合作等。此階段也是兒童社交能力發展的關鍵時期。

少年期:從6歲到12歲。 此階段的少年開始進入小學等正規學校學習,學習任務和社交技巧更加復雜。在群體中,他們開始形成自己的朋友圈子,並開始展現出親疏關系。

青年期:從12歲到18歲。 此階段的青年開始進入青春期,個體意識崛起,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他們開始尋求自主解決問題的方法,而非完全依賴家長。同時,他們也開始更加註重他人的看法和評價,關註自己的形象。

兒童社交能力發展過程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正確引導。在兒童的不同階段,他們展現出不同的社交行為和技巧,家長和老師需要關註並理解孩子的行為,給予孩子適當的支持和指導,幫助孩子建立良好的社交能力。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當中,尤其是在社交的過程當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但是我們又知道人都是生活在社會當中,生活在環境當中,生活在與他人的互動當中的,與別人互動以及我們的人際社交是十分重要的課題。

很多孩子會遇到不會跟別人互動的情況:

比如說第一種,明明自己很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但是他就不會拒絕。

當別人喜歡他自己的東西的時候,別人只要開口他就答應,明明自己不願意,卻還是給了別人,後果就是這個孩子並沒有「分享讓我很快樂」的感覺,相反地是十分不舒服。

長此以往,孩子就不懂得拒絕別人的互動。

第二種是孩子跟別人在一起玩的時候,遇到了沖突不會處理,總是找大人來解決。

我過去輔導過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孩子,媽媽說周末的時候,孩子在外面跟別的孩子玩兒一天,只要媽媽去找他回家吃飯的時候,孩子馬上會說,媽媽今天遇到了什麽問題,大家欺負我,各種各樣的問題就撲面而來了。

那麽我們會發現,他跟這個媽媽互相溝通,互動下來,其實是每一次孩子遇到問題的時候,他都幫助孩子去解決了。

那孩子就把他自己這一天累積下來的沒有辦法解決的問題,一股腦的說給了媽媽聽。

然後媽媽又習慣性的替孩子去解決。

帶來的後果是——孩子自己不會處理這些問題,每次都求助大人,久而久之的孩子們就不願意跟這個孩子玩了。

當孩子在他社交當中遇到的問題,我們總是習慣性的出面替孩子去解決這個問題。其實這是一個誤區,我們應該鼓勵孩子自己遇到的問題,想辦法自己來解決。

這個過程發展的是孩子的社交技能。

第三種,還有一些孩子在學校裏自己不會處理人際之間的各種問題,總是找老師,這個帶來的後果是什麽呢?

其他同學都覺得這個孩子特別愛告狀,大家就也不願意跟他玩了。

最後帶來的結果就是這個孩子被排斥在學校裏,沒有朋友,沒有能夠跟他一起玩的同學。

這個對孩子的成長來講是一個非常大的缺失的一個板塊。

因為社交交友同伴關系會使他隨著他年齡逐步的長大。這個同伴關系對他的影響是越來越大的。尤其是在小學到初中的這個過程中是非常的重要。

孩子不會社交的三個原因

兒童成長過程中,社交的重點隨著年齡和認知發展而變化。 各年齡段兒童社交能力發展的重點各有不同:

嬰兒期(0-1歲): 嬰兒出生後,社交能力開始發展。重點是建立親子關系,透過哭聲、眼神、微笑等表達情感和需要。

幼兒期(1-3歲): 幼兒開始出現最初的社交行為,如手勢、語言等。重點是發展語言和交流能力,同時學會遵守基本社會規則。

兒童期(3-6歲): 兒童開始進入幼稚園等社交環境,學習初步的社交技巧,如分享、合作等。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社交技能和獨立性,學習解決沖突的方法。

少年期(6-12歲): 少年開始進入小學等正規學校學習,學習任務和社交技巧更加復雜。重點是培養孩子的學業能力和社交技能,建立良好的朋友圈子。

青年期(12-18歲): 青年開始進入青春期,個體意識崛起,自我意識和獨立意識增強。重點是培養孩子的獨立思考和決策能力,同時保持與家人和朋友的良好關系。

兒童成長過程中,社交的重點是發展良好的親子關系、建立友誼、學習社交技能和解決沖突的方法、培養獨立性和自我意識,以及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

尤其在孩子的兒童期和少年期,也就是幼稚園和小學階段,父母不僅要關註他們的學習成績,更應該關註孩子的社交能力。如何觀察孩子的社交能力,很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和他們溝通,聽他們講他們的學校生活。

比如我的兒子女兒們一回家就會嘰嘰喳喳講個不停,然後透過他們的描述,我就能從中發現一些端倪。

比如透過觀察,兒子幼稚園時比較內向,在學校還會被同學排擠霸淩,剛上小學時還算受歡迎,但是有段時間喜歡告狀打小報告,又被同學排擠, 當然這些過程並不是一帆風順,孩子成長中遇見的每一個困難,都是非常難得的成長機會。

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麽孩子會在這個過程當中不被歡迎,或者說不會處理他們遇見的社交問題。

第一個其實是孩子缺少社交技能,他不具備處理人際交往當中遇到的這些問題的能力。

第二個就是他習慣了找人幫忙,找家長和老師。

這樣又被認為是愛告狀,大家就不願意跟這樣的孩子進行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