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如果不生孩子,老了真的會很可憐嗎?

2021-02-14親子

中國的俗話經常說「養兒防老」,意思是父母養育子女以防自己老年無依無靠。

「孩子的一切都是父母給予的,將來長大也必須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自古以來,中國一代一代人都是秉持著這個觀念生活。

人人都期待暮年有人依靠,但這個依靠怎麽形成的呢?孩子與父母的關系靠「養育」換取「養老」真的靠譜嗎?

中國人的「養兒防老」觀念

今年「就地過年」的號召阻斷了多少人的回鄉路,也使多少人暗自慶幸「躲過一劫」。

這一劫,不僅是被催婚,被催育,還有一劫是: 不知如何與父母相處。

在我們的文化傳統中,父母是被稱頌的物件,兒女是被教導「孝順、感恩」的物件。可是,感恩和孝順都不是靠教育可以實作的, 感恩來自內心深處愛的能力發展,孝順來自父母子女之間建立起安全信任的依戀關系。

這些都是建立在有能力愛與尊重子女的基礎之上,而我們傳統上的養兒防老觀念,可能會越來越成為阻礙兩代人建立愛的關系的因素。

說是阻礙,並不是說養兒不能防老,而是說如果父母養孩子的目標是為了防老,而不是為了培養孩子成為他自己的話,這樣一個 將孩子物化、工具化的期待,很可能使父母難以給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孩子在發展過程中也會積累大量憤怒、悲傷、無助、羞愧等等情緒 ,在發展受限的同時,也會在情感中難以與父母之間建立平胡溫暖的關系。

在農耕文化之下,父母占有土地和農具,子女的確是依附於父母而生存,父母只要手中擁有土地,「養兒防老」是很容易實作的。

現代人越來越擺脫了土地的束縛,兩代人之間物質的牽絆越來越少,能維系聯結的,越來越趨向於情感。

這對於生於八十年代以前的父母來說,非常不易。

這一代父母的父輩,大多生活於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被餓死」的恐懼使他們對物質擁有強烈的依賴,而並不能信任情感的價值, 他們對兒女的「愛」大多是物質上盡量給予,情感上無法避免吝嗇 。因為他們自己內心的情感積累,實際上也非常稀薄,能給予孩子的情感非常有限。

這一代孩子成長為父母後,就會遇上非常沖突的情感體驗:

  • 對上,自己父母養育自己的方式就是情感匱乏,他們並沒有多少能力給予情感;
  • 對下,兒女早已擺脫了物質匱乏,他們更多的需要是情感中的滿足、人格中的尊重、自我獨立的支持等等。
  • 所以這一代父母, 再簡單的秉持「養兒防老」觀念,是很難再與自己的兒女保持情感上的親密的。

    「養兒防老」觀念下的父母和孩子

    「養兒防老」,當孩子被工具化對待後,他們的人格健康成長會遇上阻力 。當父母期待養兒防老時,難免會把子女朝向「最有用,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去培養。

    買學區房,讀名校,上各種培訓班,父母對子女的投入可謂是嘔心瀝血,可子女未必領情。

    在孩子的內心,他感受到的可能就是自己成為滿足父母自戀的工具 ,他並不為自己獲得的成績開心,相反,他可能為自己失去了遊戲童年而悲傷。

    失去童年遊戲的孩子成長後也可能會遇上各種困難,他的創造力、人際交往能力、耐受挫折的能力、痛苦修復能力等等,可能都會適應困難,而這些能力,實際上在童年遊戲中都有機會獲得發展。

    1. 「養兒防老」,剝奪了孩子的獨立感與尊嚴感,導致兩代人情感中的敵意

    擁有「養兒防老」觀念的父母,往往很難建立起孩子是獨立於自己的另外一個個體這樣的觀念。在他們內心,孩子就是自己的擁有物,他們可以決定孩子的一切,當然,他們也樂意為孩子付出一切。

    因為「孩子是我的,我給他的一切歸根結底還是我的」,他們為孩子付出的一切都是真心實意的,但是在孩子的感受中,卻可能是完全不被尊重,完全被剝奪的。

    事實上,這裏的確也隱含著剝奪。當父母為孩子做好一切的時候,潛意識的動力可能是「我行你不行,你離開我就完蛋了」。

    所以孩子會一面享受來自父母的照顧,一面憤怒於父母剝奪了他自己的自主感、效能感,一面感受直接享用的輕松,一面羞愧於自己的無能。

    長大後他也可能憤怒於父母不再有能力繼續給予全面的滿足,也憤怒於父母的全面照顧使自己失去了學習修正錯誤的機會,以致成年後的生活更加艱難。

    2、「養兒防老」的另一種常見剝奪是是剝奪了孩子分離與獨立的機會

    父母傾向於為孩子選擇和設計他的人生道路,因為父母認為「小孩子懂什麽,不能讓他走彎路」,這就使孩子不得不放棄他自己在人生路上闖蕩和嘗試的機會,也習慣於服從父母的安排。

    當這個孩子逐漸長大後,隨著他視野的逐漸開闊,他也可能會越來越將父母感受為無知無能的限制者。

    他們會憤怒於父母不曾承認自己的能力,也憤怒於父母並不能真的給予自己想要的人生,還會嘲笑父母的無能,以及父母的「無能」對自己的傷害,同時又會潛意識中推動父母不斷重復對他的照顧與限制

    總之,兩代人會在各種擰貝瑞纏結不清。

    3、「養兒防老」,父母的生存恐懼不斷投射給孩子,使兩代人的關系不斷增加張力

    養兒防老的一個「防」字,清晰的傳遞出老年人的生存恐懼,近些年不斷有媒體報道農村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自殺事件,這在某些地方已經成為風潮。

    從自殺老人的絕望中,我們依稀可以感受到老人與子女之間情感紐帶的脆弱,而這個紐帶,是從孩子出生時就開始建立的,之後需要持續多年的不斷修整加固,才能使兩代人之間真正建立起愛的紐帶。

    一個生活於「父母不慈愛,子女不可靠」文化環境中的人,兩代人之間很難產生彼此信任的依戀關系 。不慈愛的父母對兒女來說,是混亂的,他最需要依賴的人,卻是可能傷害他的人,那這個孩子很難信任父母是可靠的。如果子女未來是生活中不能可靠提供養老的人,父母也很難全身心投入對子女的照顧,很難只是為了祝福孩子而照顧孩子,除非這對父母本身是人格成熟度非常高的人。

    為了獲得內心的安全感,父母就有可能對子女進行一些潛意識中的控制和貶低 ,有些父母常常掛在嘴邊的「要不是為了你」、「全是為你好」,父母將自己置於能力和道德高點上的時候,也將無能、無助的部份投射給了子女,在子女內心產生的反應有可能是內疚、羞愧,這就可以使父母對子女獲得全能控制感,從而抵禦來自現實生活的無助和對生存壓力的恐懼,子女會因此而感覺更加無助。

    那些分離化過程完成得好一些的子女,可能內心產生的是對父母憤怒,用憤怒的力量幫助自己與父母保持著距離,他會拒絕父母的情緒控制,於是產生兩代人之間的沖突。

    另外一部份父母的不安是, 父母對未來不能得到兒女照顧的老年生活的恐懼,會讓他們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有強烈的委屈 ,他們將對兒女的無法信任投射在養育關系裏,會在建立親子關系中加註大量不安全、不信任的內容。

    如果父母對關系是懷疑的,就很難幫助孩子建立起對親密關系的信任,也許會使孩子相信親密關系是彼此剝削,彼此利用的,他們這樣對關系的理解方式,真的有可能造成未來在照顧老年父母時,感覺父母是無使用價值的,是累贅,進而導致失去照顧父母的耐心。

    擁有「養兒防老」觀念的父母們

    擁有「養兒防老」觀念的父母,真正進入老年期後,有可能會變得卑微、討好,反而更加破壞與子女的關系。

    有些父母,曾經對孩子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隨著漸漸老去,他們的力量感慢慢喪失,他們的信念依然存在。

    他們會相信面對現在更有力量更有能力的孩子,他們面臨著被嫌棄和傷害的風險,於是他們在孩子面前變得卑微、恐懼,他們可能會討好孩子,也可能會拒絕孩子們的照顧努力。

    有些老人不斷降低自己的生活標準 ,以期在孩子面前保持著的「我所求很少,你不要拋棄我」的恐懼。

    實際上,所有的這些做法,情感中都在向子女傳遞著:你不是一個可以信賴的人,我不得不用傷害自己的方式,來換取你減少對我的傷害。所以,這就造成有些父母越卑微,就會使子女越憤怒。

    還有些父母,年老時開始反思自己與子女的關系 。他們可以反思到自己曾經的方式給孩子帶來的傷害,但他們並沒有能力承認自己是傷害者。

    於是他們可能在內心做一個逆轉:他們用糟糕的生活狀態來懲罰自己,同時感受到是因為子女沒有向自己提供照顧,所以才有了這麽糟糕的生活,從而在內心獲得些許的平衡:子女已經懲罰了我,我不必再為過去內疚了。

    也有些父母會把自己內心攻擊、傷害的力量投射到孩子身上 。天天擔心孩子對自己不滿,擔心孩子會做出傷害自己的事情來,擔心孩子不管自己的老年生活等等。

    他們的擔心帶來的,就是對孩子和敵意性感受,而這些敵意,最終可能導致子女對他們避之不及。

    還有一些父母,內心缺少對於人與人之間相互滿足的信任 ,他們更願意讓自己成為給予者,從而在關系中擁有一個更有力量的位置,而當他們進入老年,當他們需要子女照顧的時候,他們很難讓自己處於一個需要被照顧的弱者位置,他們也很難讓自己對子女提供的照顧表達感激。

    所以他們無意中就會破壞子女提供照顧的意願:可能是貶低子女的給予,可能是拒絕接受子女的照顧、或者是在幻想中擴大自己給予的能力,不斷向子女許諾各種好處,等等。

    所有的這些,都有可能使子女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照顧是沒有價值的,從而破壞子女持續照顧父母的耐心。

    要想老有所養,功課是需要靠一生去努力完成的。年輕時要幫助自己發展出健康的人格,才更有可能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與孩子之間建立起安全又親密的關系,才有可能履行良好的養育功能。

    只有盡到了父母的情感養育責任,而不僅僅是在物理中養育了孩子,才能夠建立起兩代人之間安全又親密的關系,情感中的聯結在。

    即便是物質艱難一些,老年的生活,是不會太差的。

    文|王雪巖(簡單心理認證.心理咨詢師)

    厄文·亞隆詩享譽世界的偉大的心理治療師,同時也是優秀的文學創作者。這本自傳式心理小說,真實地把心理咨詢中發生的事寫成搞笑叠起的故事範本,與你一起對話「母親」、「死亡」、「喪失」、「意義」、「孤獨」等觸及內心深處的生命議題,讓你看到鮮活的人、鮮活的事、鮮活的自己。

    【媽媽及生命的意義】讀書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