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我爺爺奶奶算不算高知,他倆1962年上的南京中醫藥大學,但是不是名校,只是個普通大學。文革時期去了江蘇北部的沭陽插隊,後來一直在那裏工作到1989年才回老家蘇州。聽他們說當時在當地第一的醫院當的主任,甚至都有機會當院長了,然後他們拒絕了 。回老家後一切重新開始,因為一些特殊原因,退休的時候也只是個副主任。現在爺爺去世了,奶奶退休薪資一個月一萬多塊錢,應該比較普通。姑且來強答一波吧~
作為60年代大學生的奶奶,在我幼稚園時(2006、2007年左右),每天回家做數學一小時,練字一小時,長達三年的幼稚園學習生活。
上了小學,一二年級開始每天做兩張卷子,三年級轉學後換練習冊做,每天回家四五本練習冊輪換做(家庭作業在學校裏做完了),做完了交給奶奶批改。
五六年級學了奧數,也要小升初了。換一種很長的卷子天天做,語數外每天一張。周末的話就從小做到晚,每周半天的玩耍時間。
到了初中,奶奶回鄉下了,沒人管我了。但是我仿佛養成習慣了一樣,每周只玩半天,其他時候自加壓力,但這時模式已經不是機械地做題了,知道開始研究題目模式,做題,這個習慣一直持續到高中。
高中時期文科不好,語文很差,物理也差,比較擅長數學和化學。數學高三模考還考過蘇州市前幾名,但是高考還是考砸了。用985的分數浪費了十分去上了211的臨床5+3(比我分數低的人都好些去了985,他們都覺得我這麽做純純有病。但是我相較而言還是比較偏向學醫),爺爺奶奶也挺支持我的,想孫承祖業。
今年爺爺去世了,臨走前也在想著關於我的學醫和就業的問題。希望我能不辜負爺爺的期望,努力學習醫學知識,練習醫學技術,最終能像爺爺奶奶一樣成為醫院的重要人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