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娃出生時媽媽去世了,現在馬上快三歲了,這兩天每天都會問媽媽去哪兒了,我該如何回答?

2021-02-24親子

在和孩子談這件事之前,題主需要先問問自己:

  • 我對死亡這件事的感受是什麽?一想到當年這件事,我的創傷還好嗎?
  • 這3年來,我的情緒是什麽?焦慮?害怕?悲痛?漸漸平靜?這些情緒還好嗎?
  • 快三年了,原以為自己心裏也該平靜下來了,但當聽到娃說到媽媽兩個字的時候,我感覺一下子又被拉回到三年前,心裏都特別難受。

    先不考慮孩子,媽媽因為羊水栓塞離世,這件事對題主和整個家庭都可以算是 創傷性事件

    通常親人離世、遭遇意外,人生重大挫折變故,對成人來說,都需要時間消化、修復和告別。心理學上的研究表明平均需要2-3年。如果成人自己對這件創傷性事件還有著過度恐懼、焦慮和悲傷的情緒,我們是無法和孩子一起面對這個話題的。

    所以,作為成人、孩子的父親:

    覺察和評估自己對這件事的焦慮水平、修復程度是題主需要做的第一步。

    據統計, 超過50%的人在一生中會至少經歷一次創傷事件 。有些創傷事件是比較突然的,比如 遭到背叛、失去至親、目睹災禍,或親歷事故現場。還有一些是持續的、長期的創傷體驗,例如童年情感忽視、背井離鄉、遭受他人嘲弄或欺淩、處於痛苦的親密關系中,等等。
    然而, 只有不到10%的人 會發展出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等較為嚴重的精神疾病。

    是什麽讓人們在創傷後能夠獲得治愈? 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對創傷的表露(traumatic disclosure),即 將創傷經歷和感受表達出來 。多項研究表明,表露創傷可以提高修復力,讓我們更有能力應對創傷帶來的負面影響。

    心理學家James Pennebaker指出,對創傷的表露——包括傾訴發生的事件和自己的感受、情緒,可以減少創傷引發的身心健康問題。

    因此,題主有沒有曾經向信賴的朋友傾訴過這件事?現在回想起來還有哪些情緒?此時此刻,面對孩子,還有哪些擔心?

    先處理這些情緒,和朋友或專業人士聊一聊,目的並不是為了消滅這些情緒,而是為了讓我們更坦然一些。

    如果我們帶著未知的內在焦慮去和孩子談死亡,那麽即使是小孩子都會從環境的細微變化中察覺到「喪失」的發生,會讓孩子感到更不安。成人 能夠坦然面對死亡,不過於憂慮和恐懼,是和孩子談死亡的良好情緒基礎。

    和孩子談死亡至少涉及到兩個方面:

    1、 死亡本身是什麽?怎麽解釋這個概念。 當孩子問:「死是什麽?」可以回答:

  • 「媽媽的身體停止工作了。無法走路了,不能呼吸,也不能說話了。」
  • 同時,可以告訴孩子,每個人的身體,有一天都會停止工作的,每個人都一樣。

    2、 死亡會威脅到爸爸嗎?爸爸會離開我嗎?我安全嗎?我的家安全嗎?

    「死亡」對孩子的心理會產生不安全感、不確定感,以及「喪失感」。

    孩子如果問:那我會死嗎?爸爸你會死嗎?我們要知道孩子在擔心我們會離開她。那我們就需要給孩子精神上的撫慰,給他安全感,傳遞一家人的愛。可以說:

  • 很久很久很久很久有一天會的,但還沒那麽快。
  • 一輩子還很長呢,爸爸、爺爺奶奶會一直陪著你、照顧你、愛你,我們一家人一直在一起。
  • 然後給予孩子溫柔的擁抱、和愛的親吻,盡情表達此時此刻我們和寶寶在一起的溫暖。

    不必擔心「一直在一起」這種表述會讓孩子覺得他以後都要和父母住在一起,怕這樣說孩子以後不願意獨立等,因為,對於0-5歲的孩子,他們目前最需要的就是濃濃的愛、真切的欣賞、和安全溫暖的感覺,這和培養孩子獨立是兩件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自然會明白在一起可以不是指一定要住在一起。

    孩子長大了會融入社會,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將來有自己的家庭, 但精神上和家人的連線是孩子適應社會永久的能量來源。

    從這一點來看:

    力量真的在爸爸,在我們這個家裏呢!

    即使過去,有很多我們不可控;但未來,我們會竭盡全力,緊緊相擁:

    爸爸會成為我的根,家是我永遠的能量來源。

    這個繪本我是推薦題主你看看的,娃三歲看死亡類的繪本有一點早, 三歲的孩子可能只需要很簡短的幾句話、一個結結實實的擁抱就夠了,更重要的是加強你的內在力量,恢復你安穩、向著希望的心境。 這個繪本對我思考死亡、想通活著的意義很有幫助,推薦給你:)

    祝題主順利,有愛有溫暖,娃健康茁壯成長!

    特別聲明: 最近發現多篇知乎回答被抄襲,已委托律師維權,所有回答禁止轉載,復制貼上前請三思!

    我是懂心理學,研究育兒,更會實踐的豐收媽媽。
    更多回答,請關註我和我的我的最愛。

    @知乎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