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註意!寶寶喝奶很關鍵,不要過早吃「大人飯」!

2024-04-07親子
粉哥導讀:
我們發現,有些家長在寶寶1歲後就不怎麽給Ta喝奶了,而是光吃輔食,更有甚者直接餵「大人飯」。這樣看似寶寶「適應力很好」,殊不知對飲食習慣、腸胃、生長發育等卻可能造成嚴重危害。從【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可知:1歲後寶寶喝奶很關鍵,不建議過早吃「大人飯」!
01.很多家長都做錯!
寶寶6月齡後就不再是純「奶娃」,需適當搭配輔食進行餵養,以滿足生長所需。但有些家長卻把「吃輔食」與「不用喝奶」等同起來,要麽沒有認真保證寶寶每日奶量,要麽直接不給喝奶了;還有家長一開始也滿心歡喜搞輔食花樣,可漸漸地給娃「開小竈」的激情磨沒了,就早早地餵起了「大人飯」,甚至出現以下誤區:
1歲能吃飯了,奶不重要,喝不喝都行吧! 母乳不多了,在糾結加不加奶粉,打算直接只餵輔食了! 寶寶打小就不愛喝奶,逼著喝還不如多吃點飯,吃啥不是吃,多吃就行! 婆婆說奶是稀水,娃大供不住,吃飯更營養! 輔食做來做去都是那幾樣,我都做煩了,更別說寶寶吃煩沒! 寶寶已經不滿足於簡單輔食了,現在我們吃什麽就要什麽,不給吃就哭! 大人飯更好吃,寶寶也喜歡吃,吃得就多! 早點跟著大人一起吃飯,不嬌氣!
但長期下來,有些家長卻發現自家寶寶要麽不怎麽長肉,要麽個子趕不上同齡寶寶,或是腸胃不太好。究竟怎麽回事?是哪裏出了問題?
02.1歲後也要保證喝奶量!
→1歲後寶寶的生長發育特點?
這個階段是生長遲緩的高發期,易因餵養不良而影響生長發育,如【0-5歲兒童營養與健康狀況監測數據】顯示:13-24月齡幼兒生長遲緩率升高到9.9%,並維持在高位;同時,1歲後寶寶腸胃消化和牙齒咀嚼等功能總體還不完善,且發育情況各有差別,這與其生長發育營養需求的快速增加也形成矛盾。
→1歲後寶寶的營養需求?
參考【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23)】,1歲後寶寶對蛋白質、鈣鐵鋅及多種維生素等營養攝入需求量大,如蛋白質缺乏易導致體重增長遲緩、抵抗力下降;缺鈣則易產生骨骼畸形、影響身高發育[1]。
由上我們清楚地知道,良好適宜的營養和科學餵養對於1歲後寶寶非常關鍵,對其消化系統、體格生長、感知發育、免疫功能等近期及遠期健康會持續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2]。
而奶類正好是一種營養成分豐富、組成比例適宜、易消化吸收、營養價值高的食物,尤其是鈣和優質蛋白的良好來源,可增加寶寶骨密度等。因此奶對於1歲後寶寶成長發育營養滿足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比如:牛奶中蛋白質、維生素B2、鈣、鉀等營養素均能較高程度滿足其需求水平。
數據參考來源:【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
【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也規定1歲後寶寶應在繼續保證400-600ml母乳餵養的基礎上添加輔食;母乳不足或無法母乳時,建議以合適的幼兒配方奶作為補充,可引入少量鮮奶、酸奶、起司等。
03.不要過早吃「大人飯」!
在保證1歲後寶寶每日攝入約500ml奶量的同時,家長們還需註意不要過早餵「大人飯」!這樣看似能讓寶寶更快適應家庭飲食,實際「害ta不淺」。因為成人飲食制作不如此階段寶寶專門的輔食精細,且口味相對較重,在營養滿足、飲食習慣培養、認知行為能力促進等方面並不適合,反而易導致腸胃負擔、影響生長發育水平等。
據WTO及中國營養學會建議,適合嬰幼兒的輔食應滿足以下5方面條件:
-①- 富含能量、蛋白質、鈣鐵鋅、維生素A等營養素;
-②- 未加或少加糖、鹽及其他刺激性調味品,有助於減少挑食偏食機率,降低兒童及成人期肥胖、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風險;
-③- 遵循「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到粗,循序漸進」原則,達到食物多樣化;
-④- 寶寶喜歡,尊重其選擇並進行回應式餵養,鼓勵但不強迫進食;
-⑤- 當地生產的新鮮、安全、優質的肉、蛋、魚、禽和蔬果等,價格合理、家庭可負擔,不必追求高價和稀有。
當然,【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指出輔食添加目的是在24月齡後成功過渡到多樣化食物組成的膳食模式,因此也鼓勵1歲後寶寶嘗試家庭飲食。但並非直接吃「大人飯」,甚至要避免煙熏鹵制、重油重鹽、辛辣刺激、高湯油膩的食物。
最後我們也要註意到,每個寶寶生長發育情況不同,需據其在咀嚼、消化等方面的能力差異來具體調整和變化飲食結構;同時,家長們錯誤的餵哺觀念和做法對寶寶成長「有害無益」,也需及時糾正!1歲後寶寶仍需重視每日奶的攝入和量的保障,同時輔食要做到營養豐富、種類多樣、口味清淡,才更有助於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食品營養與衛生學(第8版)】
[2]【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3)——7-24月齡嬰幼兒餵養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