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將心比心,對一個1歲多的孩子這麽抱走、關閉、教訓,不就是一種虐待嗎?是的,公共空間的孩子哭鬧會讓人煩躁,但這是孩子的本能,對這種無法避免的哭鬧,保持某種容忍、耐心和「善意的忽略」,是一個社會應有的善良。人人都是從孩子哭鬧走過的,沒有人小時候不哭鬧,特別是1歲左右,那是本能。從新聞中看到,無論是高鐵還是飛機,精致的成年人們,似乎對幼兒發出的聲音越來越難容忍,我想問的是,這個社會允許幼兒哭鬧的年齡是幾歲呢?
吐槽青年出品
真的,你們精致到、脆弱到、蠻霸到連1歲孩子的啼哭都不能容忍了嗎?這是 我看到這條讓人火冒三丈的新聞時,從火中同時迸出的評論。
新聞大家都看到了,視訊也是當事人自己發的,他們可能還當成了旅途中樂於助人、幫人育兒的英雄,還等著發出視訊後大家點贊。當事人發視訊稱:奶奶帶著一歲多大的孫女乘飛機,孩子哭鬧不止。很多人用紙巾堵住耳朵,還有人到後排躲清凈。大家「抗議」收效甚微,於是她和另外一個阿姨,把孩子從奶奶手裏抱過來,抱到飛機廁所裏「立規矩」:你什麽時候連續3分鐘沒有哭,就什麽時候帶你出去找奶奶。事後,孩子2個多小時都沒哭,後來還一起吃早餐一起開心。
這是當事人「自詡為好人好事」的描述,可激起了公眾的憤怒,把這麽小的孩子從親人手中抱走,關在一個密閉空間裏,接受兩個陌生人「立規矩」,這會讓孩子多恐懼!——多名網民報警,當事人刪掉視訊,有關部門回應稱,因為兩女子帶孩子的行為經過了幼童爺爺奶奶的同意,警方口頭教育了幼童的爺爺奶奶並將相關情況告知了幼童父母,並未對兩名陌生女子做進一步處理。這個處置進一步激起不滿, 這種「同意」能算同意嗎?怎麽這麽多法盲,嚴重違背了未成年人保護法規,在有些國家,這種所謂「立規矩」行為會被公訴,「同意」的親人會被剝奪監護權,「立規矩的陌生人」會以虐待幼童的罪名受到追究。
將心比心,對一個1歲多的孩子這麽抱走、關閉、教訓,不就是一種虐待嗎?是的,公共空間的孩子哭鬧會讓人煩躁,但這是孩子的本能,對這種無法避免的哭鬧,保持某種容忍、耐心和「善意的忽略」,是一個社會應有的善良。人人都是從孩子哭鬧走過的,沒有人小時候不哭鬧,特別是1歲左右,那是本能。從新聞中看到,無論是高鐵還是飛機, 精致的成年人們,似乎對幼兒發出的聲音越來越難容忍,我想問的是,這個社會允許幼兒哭鬧的年齡是幾歲呢?
1歲左右的孩子,怎麽「立規矩」?哭鬧是他們的本能,警察把你抓你,不哭才讓見奶奶,以這種恐嚇的方式禁絕他們的哭鬧,是「存成年人的天理,滅未成年人的人欲」,是顯然的虐待。 難怪有人說,上次看到這樣的情況,還是校園霸淩。感覺沒錯,這不就是一種霸淩,利用幼童的沒有任何抵抗力,其他乘客的道德綁架,爺爺奶奶沒有保護孫女的能力,把孩子關到廁所裏,典型的身體和精神霸淩。
孩子在飛機上哭鬧,不是無源無故的,並非就是「沒規矩」,或者是陌生環境很害怕,或者是機艙壓力,身體生理上難受,這時候需要全面切換到孩子角度。這麽小的孩子,無法讓他們切換到大人安靜的需求角度,他們做不到,只能讓成年人切換到孩子的角度。前幾天看到一個視訊,很受觸動,這樣的角度太陌生了,題目叫 「為什麽孩子一出門就需要大人抱?」人們一般都覺得,是孩子嬌氣,慣出來的,養成了抱的習慣。其實不是,這只是成年人的角度,而孩子的角度呢?這個視訊還原了孩子的角度,用一個視訊頭放在孩子身上,讓我們看到了孩子出門後看到的,永遠是黑暗,是低矮的,是路面,是大人的腿,是密密麻麻人群的腿部,是陌生的底部。而大人抱起來,才能讓她看到熟悉的場景,人的笑臉,開闊的空間,友好的界面。
所以,她需要抱,需要安撫,需要看到熟悉的視野。
這個「角度」讓我流淚了。我們太習慣於自己的角度,認為一切理所當然,認為孩子太嬌氣,認為不能太慣著,但,他們真正看到的是什麽呢?大人的所謂「同意」,對他們意味著什麽呢?她的耳朵在起飛時很疼,對陌生環境很害怕,本能地哭鬧,但大人理解不了,覺得她很煩,把她從親人身邊抱走,關到廁所裏教訓,她被嚇得不敢哭了,被認為「有了規矩」,這樣的大人,不很無恥嗎?
我們的公共交通空間,對孩子的包容度似乎越來越低, 所謂「權利意識」「權界意識」增加,那種權利和權界,只是成年人角度的權界,沒有給未成年人,特別是孩童留下空間,孩子哭鬧是天性,但同時,他們又有接觸公共交通空間的權利, 這時候,需要包容和耐心。這樣無恥的「立規矩」,對於飛機上的人,只是旅途的一個小插曲,但對於一個孩子,童年的傷害,密閉廁所中被陌生人訓話的可怕經歷,可能影響一輩子。
可以精致,但不能厭童和法盲。可以有自己的權界,但也為未成年人,為幼童,留一點權利空間。 是的,你不是孩子的爸媽,你不需要「慣著」,但,你有自己的孩童時代,也終將成為爸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