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測是家長拖累孩子了。
當然可能誤判,但是但凡父母嘴裏孩子沒缺點的,缺點肯定集中在父母身上。
不信?看題目。兒童交往需要的是能力(包括做事風格),和社會能力下的外顯性格等等。
而八歲的孩子並不具備較強參照要求的前提下,一般就是映像或者屈從父母榜樣 ➕ 教養方式了對吧?
那麽父母對於八歲孩子社交能力的理解,還停留在成績 ➕ 顏值上,這……從何說起呢?
簡單一點,這個年齡最基本的社交能力,對於普通孩子來說,就是會不會角色互換這個遊戲行為了。
翻一下兒童心理學,大概在三歲以後學齡前以前兒童會自發開始角色互換和扮演的遊戲,比如說兩個小朋友扮演姐妹倆,那麽「姐姐」就要「照顧」妹妹,甚至煞有介事的「保護」妹妹。
有一個科學術語,比較專業哈,管這個叫做……過家家。
不開玩笑,這個遊戲的教育意義價值是巨大的,因為孩子透過模擬不同的「社會角色」(也包括獅子老虎孫悟空)去認知角色、責任、能力和規則。比如過家家時候「兒子」睡覺了不許說話,那麽兒童就很容易理解接受上課認真聽講這個規則並執行。
我們以前有一個前蘇聯童話故事,說的就是一群小孩玩軍人遊戲,然後大家回家了沒告訴「哨兵」小朋友,小朋友凍僵了也固執的不肯「離崗」,後來好心人請了一個上校軍官過去,「命令」伊凡小朋友你可以離崗回家了。
這個故事背後恰好說明了自然的角色互換扮演遊戲,對孩子成長教育的重要性。
當然了,同樣的,能不能和小夥伴愉快的遊戲,不取決於你的成績和顏值,而是遊戲裏「不耍賴,玩的好」,也就是認真 ➕ 尊重規則 ➕ 配合服從。
某種意義上,孩子們的遊戲和成人世界「工程隊」或者辦公室政治是不是很像呢?
這裏盲猜一下,這個八歲小姑娘的童年並不輕松,可能錯過了很多重要的遊戲,而苦哈哈集中精力在「成績 ➕ 顏值」上。
當然了,這事不能怪孩子。
扯遠一句,老說茶哥反雞娃,其實我不反什麽,別人什麽想法做法我不敢有意見,只是觀點上不得不一吐為快:透過本題和剛才講的「過家家」遊戲對於兒童成長決定性的作用,又一次解釋了我的觀點:學齡前別讓孩子補課網課了,去室外好好玩正常發育不好嘛?
最後,說一下題目如何亡羊補牢。
第一,我鬥膽猜題主需要補補教育的基本理念和常識。其實對學習成績幫助也很大的,去看看書。
第二,無壓力環境帶孩子去有同齡人的地方晃悠,比如商場遊樂場等等,當休息眼睛 ➕ 運動 ➕ 散心,每天半個小時就夠了。小朋友自來熟,互相對對眼神,慢慢就玩到一起了。
第三,如果家長有時間,放下身段扮演一個小學生和女兒玩一下「過家家」,當然了和「桌遊」一樣,主題可以是霍格沃茲或者冰雪奇緣或者什麽。
最後,我知道有點難,別讓孩子太漂亮了,穿耐臟普通的衣服,不犯大錯隨便一點,體現一下孩子本來的天性而不是櫥窗裏擺拍的公主人偶……很快就會有小朋友主動過來請她去扮演「灰姑娘」……的表姐的。
醜了一點,但是開心,哪個好,您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