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蘭媽談育兒
最近,聽到一個新鮮熱乎的育兒箴言:母子定律
所謂的母子定律,所指就是一位母親的行為和態度對孩子成長造成的影響規律
比如,愛美時髦的媽媽會讓孩子越自信;上進努力的媽媽會讓孩子越優秀;遇事淡定的媽媽會讓孩子強化挫折;尊重友善的媽媽會讓孩子懂得寬容樂觀;適當放手的媽媽會讓孩子獨立自主…
總而言之,母子定律的劃重點就是:媽媽越優秀、孩子越優秀
可優秀有多優秀呢?沒有終點的優秀、沒有規律的努力,後續是很容易出現登高跌重的弊端
有這樣一位特別要強的媽媽,她就把自己女兒養成了一見面就劍拔弩張的關系
在媽媽看來,這個孩子就是天生比別人差根筋兒,怎麽努力都趕不上學習好的同學
殊不知,女孩成績不好,本身就讓她備受折磨,在學校也經常融不進集體
就拿好朋友過生日來說吧,班上有一半同學都被請去參加聚會,對女孩卻從頭到尾都沒有吱一聲,因為媽媽從來都不讓女孩跟學習成績不好的同學玩,更不讓參加和學習無關的聚會…
學習方面呢,媽媽也總是拿她自己過去的優秀來打擊孩子現在的不足,一旦有一道題沒做對、一次考試沒考好,那接下來就是各種翻舊賬的批評指責
而類似的限制、和打擊多了,學習和學校就成了女孩的心中噩夢
對此,我咨詢過一個從事多年心理咨詢的精神科醫生,在聊天時就發現一個問題:造成孩子厭學的主要原因,大部份都是因為缺少正面反饋
為了幫助例子中的母女解開心結,醫生還特意給媽媽安排了兩個任務:
1、寫出孩子過去表現優秀的地方,至少二十件事
2、每天觀察孩子身上進步的地方,並積極鼓勵
果然,當媽媽在街坊鄰居面一件件回顧著優秀、進步、還有欣賞時,女孩一下子就被觸動到了
在經過短短兩次的溝通後,女孩也主動跟媽媽親近,並聊了很多以前都接觸不到的話題
這就是所謂的情緒決定心態,我們雖然無法控制孩子在學校會經歷什麽,但卻可以透過自己的認知、和對孩子的看法,為孩子提供積極、和諧、並容易產生話題的溝通
而這個過程最需要反思的也是:「教育,父母只能比孩子大一歲」,特別是以下幾方面就充分地體現了這一理念:
01
愛需要的是邊界
否則就很容易變成傷害
「孩子以前挺懂事、挺聽話的,不知道為什麽現在變得那麽叛逆、又愛頂嘴了…」
這是和一位女性朋友聊天時,她隨口的一句抱怨
講真的,每次一聊起這個話題,內心都會掀起漣漪,主要還是養娃這條路上,和孩子爭爭吵吵、耍脾氣、鬧矛盾實在是太正常了
不同的是有些家長能看清楚本質問題,懂得及時止損,也能快速和孩子修復關系
而有些家長則一直深陷泥潭,看不清問題,還很容易把關系搞得越來越復雜糟糕
認識一位媽媽,她最大的願望就是:「我要用一輩子的時間對女兒好」
在生活上,她對女兒的無微不至照顧幾乎是付出了全部
孩子讀小學、初中時,她辭掉工作專門在家照顧一日三餐、盡心盡力,孩子讀高中需要寄宿後,她索性在學校旁邊租個房專門做飯,就為了每天能給孩子送上熱乎的飯菜
到了大學、和後面的工作更是如此,為了孩子不被外面的花花世界所傷害,女孩去哪個城市,她就跟到哪個城市
可作為母親,為了女兒的終身幸福,她一邊催著相親、怕女兒不結婚,另一邊又在女孩打算接受相親物件,整天和相親物件膩歪在一起而忽略她這個母親時橫插一腳,說什麽都不同意、說什麽也要拆散當初一手促成的緣分
最後,女兒快被母親逼瘋了,滿腹委屈地大吵一架後,母女兩個人也被對方的語言刺傷得體無完膚
這就是所謂的邊界感,愛孩子也需要邊界
就像兩只刺猬到了冬天需要向彼此靠攏取暖,但他們在取暖的過程中需要保持一定的距離,否則就很容易出現相互刺傷的情況
父母和孩子之間也不例外,我們愛孩子沒錯,但愛一定是建立在邊界感的基礎上,如果我們的愛是密不透風的控制,那孩子能感受到的都是被鎖在屋裏透不過氣的枷鎖
所以,愛孩子最好的距離就是「一厘米」,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剛好出現,孩子不需要我們的時候站在旁邊靜靜地等待就行了
而我們和孩子之間最好的差距,也應該是「大一歲」,能陪著孩子一起貪玩、理解不如別人的差距、再一起討論奇形怪狀的想法…
好的關系、親密的距離,也自然就形成了
02
孩子是一面鏡子
反射就是父母真實樣子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生活中不論我們如何努力改變,無形當中都倒影出了父母曾經的模樣
有個朋友,她從小就生活在極為嚴厲的家庭環境中,父母說一、她從來不敢說二
也因為滿是傷疤的童年經歷,她曾經就很痛苦地跟我傾訴說:
「等我有了小孩後,我一定要做一個溫柔、溫柔、再溫柔的媽媽,千萬不要成為我父母那樣的嚴厲無情、嘴毒心狠,更不能讓我的孩子再經歷我一起承受的自卑和苦楚」
可前段時間一起吃飯時,我突然發現平時挺溫柔的朋友,只要在她丈夫和兒子面前,很容易就因為一點小事而氣得破口大罵,嘴裏說出的話也是一句比一句難聽傷人
有一次,恰好我在給孩子們拍視訊,還錄下了朋友對她丈夫和兒子歇斯底裏的樣子
當我意外放出那條視訊,朋友就一瞬間呆楞住了,隨後又若有所思地對我說:
「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我居然活成了我曾經最討厭的模樣,明明說好了要做一個溫柔的媽媽、好脾氣的妻子,可不知道為什麽一遇到糟心的事就忍不住了」
「這些還不是最嚴重的,更嚴重的是我發現我兒子身上的壞脾氣,實際上就是我情緒上的升級版,我以前說過的所有難聽話,都會被完整無誤地復刻了」
看吧,這就是所謂的情緒傳染,也被稱為反射定律
而孩子就像是一面鏡子,所反射的就是父母那最真實模樣,我們透過孩子也往往可以看到父母的影子
還有這樣一位爸爸,他剛下班回家時愁眉苦臉,3歲女兒打招呼也沒有回應
隨後,就出現了這樣一幕:
女兒問爸爸:「你把什麽帶回來了」
爸爸說:「什麽也沒帶啊」
女兒接著說:「把壞情緒帶回來了」
爸爸先是疑惑地「啊?」了一聲,然後拎著包包說了一句「我現在去扔了」就出門
畫面一轉,是爸爸換了一張笑臉進屋,樂呵呵地對女兒說「我回來啦」
女兒也興高采烈地奔向爸爸,隨後爸爸抱著女兒開心地轉圈圈…
這也是所謂的「教育,只能比孩子大一歲」,我們在看待孩子時也要盡可能地以幼態思路出發,迎合孩子的幼稚、包容他們的情緒,然後再跟孩子聊很多他們感興趣的話題
如此,我們才能和孩子真正拉近距離
03
只有先看到內心
孩子才願意做出改變
真正的教育,其實就是由心而發所延伸出來的改變,也只有孩子真正被理解、懂得的情況下,他們才願意積極做出改變
有一位特別重視孩子教育的媽媽,用她十幾年的育兒經驗就總結了這一點:
這位媽媽呢,其實和我們絕大數家長一樣,都是普普通通的打工人,為了兒子不得不放棄喜歡的工作,就近選擇了一份不太中意的工作,就是為了可以工作、家庭兩兼顧
能工作掙錢補貼家用、又能陪孩子慢慢成長,這本來是兩全其美的好事,可媽媽還是硬生生地把娃養廢了
怎麽回事呢?事情還要從男孩小時候喜歡搗鼓一些小玩意開始說起
那時候的他,就是一個探索欲極強、看到什麽都想拆一拆的好奇心性格
家裏的玩具、吃的、用的、玩偶、還有衣櫃裏的衣服,只要是好奇心上來了,那幾乎就是無一幸免,全部都給拆的拆、剪的剪
對此,媽媽經常被折騰得頭疼不已,為了能糾正這些壞習慣,她完全不顧反對,堅持把孩子送到訓練營封閉訓練了一段時間
可等到訓練歸來,雖然孩子亂動調皮的毛病好了很多,可在媽媽的嚴格要求、和重壓之下,曾經的陽光活潑也不知道在什麽時候消失不見了,取而代之的則是越來越孤僻的敏感性格
比如,還沒說幾句話,孩子眼眶就一下子紅了起來,有時候還直接鉆進被子裏不肯出來,一床被子也成了他逃無可處的「避難所」
講到這裏,相信很多家長都若有所思,就像我們明明想要盡可能地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可不知不覺總是背道相馳了,孩子沒有培養出來,反而讓又吵又鬧的糟糕親子關系成為了橫在中間過不去的坎兒
這其實就是所謂的走心教育,沒有深入內心去了解、並理解孩子
有這樣一個情緒價值極高的女孩,她所到之處,猶如一道暖陽,總是給周圍人帶來溫暖與踏實,大家也很喜歡這樣的平易近人、相處舒適的性格
很多人都說這樣的好性格是與生俱來的,可她卻告訴我們說:
「我的幸福是來自於我的父母,我最感謝的也是我的爸爸媽媽,在我的成長中他們給足了尊重,也用愛填滿了我的內心,還記得小時候下雨遇到泥坑,我調皮地跳進泥坑,跳一下不過癮,還繼續跳第二、第三下,直到爸爸媽媽的衣服也沾滿泥漿,本以為那一次我會觸碰到媽媽愛美的逆鱗,也會被狠揍一頓,結果媽媽直接拉著我一起跳泥坑,而那天我們也洗了一下午衣服」
看得出,能看到孩子內心的父母,是能允許孩子犯錯,也願意陪著孩子一起犯錯、再去承擔後果的潛移默化影響
這便是「只能比孩子大一歲」的言傳身教,也是很多家長需要掌握的育兒理念
那麽,關於「教育,只能比孩子大一歲」這件事,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