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越
眾所周知,我們的膚色、眼睛顏色和乳糖代謝能力大都是由遺傳決定的,而我們的身高、體重和運動能力則既有先天遺傳的成分,也有後天養成的因素。
「先天還是後天」(Nature versus Nurture)這個說法最早是由18世紀英國科學家法蘭西斯·高爾頓(Francis Galton)率先提出來的,此人是優生學的鼻祖, 他的本意是不想讓那些「有缺陷的人」留下後代,以此來提高人類的整體素質 。優生學後來成了種族歧視的理論基礎,被學術界唾棄了,但「先天還是後天」這個說法卻被保留了下來,甚至成為人類遺傳學研究的熱點,因為多數父母還是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能成為優秀的人,這類研究也授權以提供幫助。
對於絕大部份生理特征而言,「先天還是後天」的問題並不難回答,真正困難的是智商、性格和行為模式這些涉及大腦結構的問題,因為研究手段太缺乏了。目前只有兩種研究方法被普遍認可,一是對比同卵雙胞胎和異卵雙胞胎,二是對比親兄弟姐妹和領養的兄弟姐妹。 這兩個方法的本質就是把孩子的成長環境作為固定變量,從而研究遺傳對孩子的影響。
2022年9月24日出版的【新科學家】(New Scientist)雜誌刊登了一篇非常全面的綜述文章,分析整理了迄今為止所有這類研究的結果,發現遺傳因素對於孩子成長所做的貢獻率約為50%。但是,如果你因此而認為先天和後天各占一半,那可就錯了,因為假如你再單獨研究一下成長環境的貢獻,就會發現像父母文化水平、教育方法和學校狀況等可量化因素對於孩子成長的貢獻合起來最多只有17%,最少甚至可以到零,即沒有任何影響。
把這兩個數位相加,我們就會發現還有33%~50%的差額沒法解釋。於是又有科學家將環境因素分為共享環境和非共享環境這兩大類 ,前者指的是前文提到的那些可量化因素,對於每個孩子都是一樣的。後者指的是那些無法量化的細微差異,比如雙胞胎中的某一個人在某一天無意中看到了一幅畫,大受震撼,從此改行當了畫家,而另一個人陰差陽錯沒有看到這幅畫,於是選擇了另一條職業道路。
雖然這個解釋聽起來很有道理,但實際上毫無用處,因為這些非共享細微因素完全是隨機的,無論是父母還是老師都無法控制,因此也就無法變成育兒指南。從這個意義上說,影響孩子成長的因素當中有三分之一到一半是偶然事件,完全無法預測。
一個人的性格和行為模式歸根結底是由腦神經網路所控制的 ,一個成年人的大腦中有將近1000億個神經元,每個神經元又都和成千上萬個其他神經元發生聯系,因此總的連線方式是個天文數位。基因只能控制神經元建立連線的總體原則,但大腦在發育過程中會經歷無數細微的擾動,最終的結果很可能大不相同。換句話說,基因就好比是中餐的菜譜,其中的「鹽少許」可以有很多種解讀方式,導致最終炒出來的菜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味道。
這個解釋對育兒產業來說是個災難,因為它證明家長的教育方法沒那麽重要。 心理健康咨詢師們也不喜歡這個解釋,因為他們最喜歡做的事情就是追問客戶的童年經歷,希望從中找出問題的根源。
當然了,我們針對的是絕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如果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遭到了嚴重的虐待,那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