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為什麽小時候缺愛的孩子,長大後很難幸福?

2023-02-11親子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而且答案可能比我們想象中的更加簡單,也比想象中的更加有趣。

我們不妨從一個看似無關的角度切入:

你或許見過很害怕在公眾面前發言的人(當然,有可能你自己就是),每次需要他當著全班學生的面、同事的面發言時,他都會異常緊張,語無倫次,有時連提前背過的稿子都記不清了,

最後,他的公開演講往往以失敗告終。

對於這種現象,很多人會下意識地認為:有的人天生就沒有演講的天賦,甚至沒有在多人狀態下表達想法的勇氣。

這種說法看似有道理,但真實情況其實恰恰相反:

對於絕大多數大腦發育正常的人而言,向他人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其實是一種天性,是無所謂有沒有天賦的。

你可以去問一下你的父母,問他們你8歲之前的事,看看你在那段時間有沒有連續不斷地提問題,為了某個想要的玩具當著眾人的面撒潑打滾,在眾目睽睽之下發脾氣,

不出意外的話,你大機率是有過這樣一個階段的。

這些看似微小的細節,其實印證了一點:你天生就有在多人場景下 正常表達自身情緒、想法的能力。

當然,隨著你的成長,你會開始意識到自己曾經的蠻橫無理,並試圖尋求改變,

你不會像以前一樣為了買玩具而撒潑打滾——你今後在表達自己時,會在自身欲望和社會規範之間尋求一個平衡。

所以按理來說,你最終表達自己的方式會變成這樣:

你能意識到在公眾面前講話時需要收斂和克制,但你同時也能合理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情緒。

但很多人實際的現狀是:在公眾面前講話時表現得過度收斂和克制,以至於連基本的表達能力都喪失了。

這種矛盾就很有趣了——一個人,他原本可以很膽大的做某件事,但現在變得不敢做這件事了,

他原本不害怕這件事,但他現在開始害怕這件事了,

這說明在他的成長過程中,他每次在做這件事時,這件事不但沒有帶給他好的體驗,反而是給他帶來了創傷。

我們還是以「公眾演講」為例,設想一下以下兩個場景:

假如在你小學一年級的時候,你被老師點名上去做一場小演講。

這是你第一次上台發言,所以你表現得其實並不好,但老師和同學還是給了你熱烈的掌聲和鼓勵,

此時,你認為你會有什麽感受和變化?

假如在你發言完成後,受到的是同學的嘲笑和老師的譏諷,你認為你又會有什麽感受和變化?

答案其實很明顯:

當你初次完成演講後,受到的是贊美、喝彩等正向鼓勵,你會逐漸開始愛上公開發言,並在今後的生活中不斷嘗試,

因為你嘗試的次數越來越多,你會有更多的機會去修正、調整你的發言方式和邏輯,從而變得更擅長公開發言,而演講技巧的成熟又會使你獲得更多的掌聲...這是一個正向迴圈。

但當你初次完成演講時,受到的是嘲諷和冷眼,你的自尊會受到很大的打擊,你會開始認為自己真的不適合演講,

因為你認為自己不合適,所以在接下來的生活中,你會想方設法逃避「拋頭露面」的場景,這會使你的演講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得不到充分鍛煉。

而有時你逃無可逃、被趕鴨子上架去公開發言時,缺少演講經驗的你會更加的手足無措,

這次演講的失敗,又再次強化了你對自己「不善言辭」的刻板印象,你會更加逃避公開發言...

最後,一個社交焦慮、不善言辭的人就出現了。

我們被我們塑造的東西所塑造著,

很多人的焦慮和應激障礙的本質,其實就是他幼年時期形成的不良行為模式和依戀關系的不斷重復。

人的幼年時期是最易受環境因素影響的時期,我們的行為模式、對待特定事物的態度和傾向性,也是在此期間產生,然後在青春期末期定型。

題主提問:從小缺愛的孩子,為什麽長大後很難幸福?

答案其實很簡單:

就像在演講時遭到嘲笑、從此反感公開發言的人一樣,

從小缺愛的人,他已經被塑造成了一個會對「愛」感到抗拒的人,「愛」會給他帶來不好的體驗。

因為他從來沒有感受過正常的愛,也沒有體驗過正常的親密關系,

所以在他的認知裏,親密關系的建立是一件會帶來痛苦的事,它只會白白地空耗精力,卻不會為他帶來正向的情緒反饋。

當然,對於很多因原生家庭而有這類內心創傷的人而言,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其實是意識不到自己的這種心理過程的,

他們只是會發現自己總是表現出一種「回避型依戀」——別人或授權以與他們正常的交談,或許很容易跟他們成為朋友,但如果有人試圖跟他們建立某種親密關系(比如戀人),他們卻會立刻翻臉,即使他們明明也對那個人有好感。

他們還會表現出一種很矛盾的狀態:

他們會更願意對關系不親近的人展露笑臉,把自己最好的狀態留給他們,

而面對與自己親近的人時卻總是很平靜、冷淡,甚至會故意出言諷刺、挑釁。

如果在此基礎上進行更深一步地剖析,我們會發現一個更有趣的心理:

在潛意識中,他們甚至根本不相信這個世界上有「愛」這種東西。

因為他們不認為「尊重」與「愛」是某種客觀存在,所以在與關系不親密的人相處時,他們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和贊許,會用一種犧牲和卑微的態度、以一種近乎乞求的方式來獲取他人的認可。

而因為不相信這個世界有「愛」這個概念,所以當有人向他們表達愛意時,他們會下意識地排斥和懷疑,並不斷打擊、傷害示愛的人,

當示愛者實在無法忍受這種糟糕的待遇而選擇離開時,他們反而會下意識地松一口氣,並更加確定自己的內心信念,

這是一個惡性迴圈。

世界上看似有著層出不窮的悲劇,但實則總是同一個悲劇的迴圈往復。

至於這個迴圈什麽時候能被打破,沒有人知道,它可能永遠都不會被打破,

但也有可能,當在座各位讀者開始認真思考這個問題時,它就已經開始悄悄地瓦解。如果大家對此感興趣,我會重新開一篇文章,認真剖析這種心理機制的成因和解決方法。

文章的最後,送給大家一句很有意思的話:

我與世界相遇,我與世界相蝕,我自不辱使命,使我與眾生相聚。

——蘇格拉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