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啟蒙你必須要明白的道理,否則買再多的繪本分級和上再多的外教課也只是無用功!
以下是結合蓋老師的中國孩子啟蒙路線筆記整理和本人兩年多的啟蒙經驗整理。本文較長,可以先收著,遇到相關問題隨時拿出來讀一讀。(整理不易,如果覺得好的話麻煩 一下)大概包括以下幾點:
1.英語學習的習得與學得。
2.繪本與分級的關系。
3.分級與教材的關系。
4.英文耳朵怎樣磨?
5.英語思維從哪裏來?
6.自然拼讀該什麽時候開始?
7.英語啟蒙會不會幹擾孩子的母語?
8.語言學習有沒有捷徑可走?
9.適合中國孩子的雙語啟蒙路線。
一、英語學習的習得與學得。
語言的學習一般分為兩種:學得與習得。
學得(learning): 就是有意識地學習和研究一種語言。比如,我們這代人的學習英語方法,背單詞背句子背教材背語法學音標。
習得(acquisition): 指透過大量接觸和使用,潛移默化地學會一種語言。比如,小孩學說中文的過程,是一個自然而然的潛意識過程,並沒有經過刻意的、按部就班的學習教材,背課文,而且在中文環境中自然學會。這一過程就是「習得」。
「學得」雖然枯燥,但是短期看卻很有效。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學業的考試,那這個目的還是比較容易達到的。
讓孩子在最美好、最有無限可能的童年裏,把大把大把的時間花在外語學習上,還學得這麽累,這麽折騰人,真的只是為了考高分嗎?
事實上,還有一種不那麽折騰人的學習方法,也能讓我們學好外語,這就是「習得」,更接近我們母語的學習方法。像學中文一樣學習英語。
讓寶寶像學母語一樣來學英語,不轉譯,不學拼音和音標。
想一想,我們是怎樣教孩子學說話的?我們是否會準備一堆卡片寫上字和拼音讓他們認呢?當然不!
寶寶,餓了嗎?我們要吃飯啦!(白色的是米飯,綠色的是青菜)
寶寶,我們該洗澡了(哦,這是毛巾,這是沐浴露,那是洗發水)
寶寶,我們該睡覺了,你看外面天都黑了!
跟寶寶每天不停地說呀說。。。
那寶寶是怎樣學會說中文的呢?不管對不對,先講出來。在真實的情景中自然習得。從簡單的爸爸,媽媽開始,飯飯,吃飯,我餓了,我要吃飯了!
語言的學習必須遵循「聽,說,讀,寫」。聽力優先。而我們傳統的英語學習開始就是讀寫,這導致我們學了幾十年的英語卻還是啞巴英語。
我們都是先學會傾聽和說話,幾年之後才有機會學認字、學寫字的。
「學得」則剛好相反。重閱讀,重語法,把一句話掰開了揉碎了分析,一開始就保證準確性。
我們大多數家長的理念中,外語只能學得,所以對兒童的外語啟蒙,也總是走學得路線。
比如:讓剛接觸英語的兒童去學一套教材,聽說讀寫齊上,並一開始就學習語法。這麽做,嚴重違反了兒童學習語言的規律,放棄了兒童與生俱來,比成人強很多的習得優勢,而用他們不擅長的學得方式費勁地學習,弄不好會毀了孩子學習英語的興趣。
二、繪本與分級的關系。
「繪本」的原文是picture book,其功能是親子閱讀,即爸爸媽媽讀給孩子聽。
繪本的圖畫比較精美,作者的文字有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語言也很講究,有的押韻,有的用排比句,每一本書都有其獨特的繪圖方式和語言特點,體現著繪圖者和作者的匠心。可以說繪本的圖畫美、語言美,具有可欣賞性。
「分級讀物」的原文是graded reader或leveled reader,是國外孩子上小學後學認字、學獨立閱讀的讀物,適合 5-7歲兒童。同繪本相比,分級讀物的圖畫就沒有那麽精美了,因為圖畫的作用是輔助性的,文字才是它的重點。
分級讀物具有學習性,通常有一個隱藏於後面的體系,或者從自然拼讀(phonics)的角度來編排,或者從詞匯的角度來編排,或者從語篇的難度來編排。正因為這個體系性和循序漸進的特點,分級讀物的用詞和句式是控制的,是按由易至難的原則設計的,由於受到種種限制,分級讀物的語言的優美性和趣味性就不如繪本。
而繪本圖畫更精美,語言更優美,尤其是一些引進版的點讀繪本,不僅可以解決英渣媽媽的發音問題,還有專業級別的音訊配套,比如廖彩杏書單配套的JY音訊,令很多初期對英語不感興趣的孩子由此愛上閱讀和英語啟蒙。
不了解廖彩杏書單的朋友可以看下面這篇文章
繪本如詩歌,分級讀物如教材。一個具有欣賞性,一個具有學習性。就像我們中文啟蒙一樣,一些家長會給孩子從小讀三字經,讀詩歌,熏陶中華文化。外語也是一樣,但如果僅僅只是用繪本或者教材單一做為英語啟蒙的資源,那是遠遠不夠的。
我看到網上許多媽媽推崇用讀大量的原版繪本的方式來給孩子啟蒙,真的沒必要,我們普通家長,如果非要買,那就買一整套廖彩杏或者吳敏蘭書單,完全可以用從1歲到10歲,每個階段都可以拿來讀一讀。
家長應該多管齊下,動用各種資源為孩子創造立體的需要環境(最重要的是聽)親子閱讀和分級讀物,只不過是英語啟蒙這個大工程的一小部份。
三、分級與教材的關系。
1.教材與讀物的關系:骨架和肉
如何看待教材與讀物之間的關系,其實就是如何看待「學得」與「習得」的關系、課內與課外的關系。
不學教材不行,光學教材也不行!
就像蓋老師說的:教材和讀物就好像一個人的骨架和肉,互相依存。教材的作用是建構起語言的骨架。而讀物就是骨架上豐滿的肉。沒有骨架,語言就是一團肉泥,立不起來,張口就是錯誤。而沒有肉,語言幹巴巴的,就會那麽幾句。
我們要用教材搭起骨架,用讀物往上面填肉。教材在課堂上學,讀物在家裏看。
教材承擔「學得」任務,讀物承擔「習得」任務。
2.不要用讀物充當教材
我看到一部份家長在孩子的啟蒙階段,特別重視閱讀,拿分級讀物當教材。讓孩子一本一本地學。
首先,這違背了「聽說領先」原則。讀分級讀物是「讀」,「讀」應該排在「聽說」有了一定基礎之後。
如果沒有聽說做基礎,或聽說訓練沒有同時進行。光用分級讀物當教材來學英語的話,會越學越吃力,因為這違背了語言學習的規律。
分級讀物進階很快,復現率又不高,隨著級別增高,單詞量和句子逐漸增多,會超出孩子的接受能力。其實這樣一本一本地學,只能學一本會一本,學幾個單詞會幾個單詞,不會有快速、突破性的進展。
分級讀物裏的詞匯大多屬於書面語言,不能覆蓋日常交際裏最基本的日常用語,還會造成孩子的交際困難和口語弱項。家長們要明白,外語啟蒙的路線,可不只是一條閱讀路線那麽簡單。
其次,分級讀物的編寫目的是為了訓練孩子的「讀」(「拼讀」和「閱讀」技能),這是一種單項技能,並不能代替全面的、「聽說讀寫+語法語用」全包括的綜合性教材。
教材具有體系性,內容呈現循序漸進、螺旋上升,尤其講究新知識點的迴圈復現,比分級讀物考慮得周到。低階別的教材肯定以「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來編排,適合啟蒙階段的兒童。即便對「閱讀能力」這一單項訓練來說,教材和分級讀物也各有各的作用,不能互相替代。
教材可以在學校課堂精讀和做閱讀理解,分級讀物適合在家泛讀。一個解決質,一個解決量。
量變到質變,永遠不要含糊其辭,可能不會立竿見影,但一定會滲透在孩子長長的人生歲月裏。
四、英語耳朵怎麽磨?
網上看到很多家長把「磨耳朵」理解成不管懂不懂,先給孩子放著兒歌,「熏陶著」。
不理解的輸入等同於噪音,是沒什麽用的。請想象一下,如果讓我們家長聽阿拉伯語的廣播,在一無所知的情況下,無論聽多少遍,重陶多長時間,也學不會阿拉伯語。
有人說,給小小孩放錄音,會讓小孩產生比別人強的「聽力辨音」能力,但這種說法證據不足。因為沒有足夠證據表明,這樣的小孩比別的孩子外語語音更好,很多孩子從3歲或4歲甚至5歲才接觸英語,照樣習得了標準的語音。
有的家長認為,如果孩子有一定的基礎,比如,能理解錄音的一半內容,透過反復收聽,連蒙帶猜,每聽一次都會有一點收獲。這樣「磨耳朵」的方式好嗎?
其實這種學習方式十分低效。在剛開始給凱文英語啟蒙的時候,我每天都堅持給凱文播放音訊,可是堅持了一兩個月後,發現他連一個單詞都說不出,然後就開始大量翻閱相關的書籍和視訊後,才發現我的方法有問題,經過調整,凱文果然很快就從蹦單詞到簡單的句子輸出。
網上流傳著這樣的故事:媽媽給孩子放英語小說給孩子聽,孩子一開始聽不懂,媽媽依然堅持給放,放了不知多少遍,突然,孩子聽懂了,從此「開竅」,同系列的小說一直聽了下去。首先,我對這種故事的真實性有所懷疑。其次,如果換是我,我會搭好台階,循序漸進,不會讓孩子聽不懂。最後,我追求台階越小越好,最好能聽懂 99%,只有 1% 不會,這 1% 孩子會根據語境猜出來,輕松地一遍聽懂,一本聽完,很快進入下一本。進階快,輸入量大,過程愉快,這才叫高效、樂學。
五、英語思維從哪裏來?
對於中國學習者來說,外語「聽說讀寫」四項技能中最難的就是「說」。成年人普遍被「啞巴英語」所折磨,我遇見過很多具有相當好的閱讀水平的成年人,一說話就磕磕巴巴,搜尋不出正確的詞。
這種現象是語法轉譯法這個落後的學習方法造成的。我們這一代成年人當年學英語時,普遍將漢譯英背單詞,沒有建立單詞的影像,屬於典型的「學得」,結果就是單詞成了「顯性知識」,儲存在大腦的「知識記憶區」,沒有儲存在「語言區」,不能快速地、甚至是無意識地呼叫。
跟別人說話的時候時間短暫,沒有時間組詞造句、套用背過的文章,也沒有時間用語法檢測自己說的話是否規範,說話人的關註點只能是意義,而不是形式。在這種情況下,最考驗學習者是否建立了英語思維。
兒童學習英語,相對於成年人的優勢之一是母語還沒有那麽強大,概念的建立可以不透過母語,直接輸入大腦的「語言區」,將來可以快速地呼叫。積累一定時間後,就可以用英語思考了,即建立了英語的思維。在孩子小的時候,教英語不要透過漢語,要發揮出孩子的年齡優勢。
拿什麽判斷一個孩子的英語好不好?我覺得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看他在英語環境中能不能無障礙地進行交流。語言是用來交際的,如果不能交際,即便考試分數很高,也是走錯了路。
六、自然拼讀什麽時候開始?
自然拼讀是近年才比較流行的概念,很多家長不太明白自然拼讀和音標兩套系統到底有什麽區別,學了一個還要不要學另一個,學哪個好等等。
中國人學自然拼讀和音標,都是為了解決英語的發音問題,至於學哪套系統,取決於你想怎麽學。如果你想用「母語法」學,即像英美孩子一樣學,那麽,學自然拼讀。如果你想用「外語法」,即傳統方式學,那麽,恐怕還是得學一下音標。
用「母語法」學是有條件的,即學習自然拼讀有一個前提,就是必須有足夠大的聽力詞匯量。
這就是很多專家為什麽說學前要積累3000 聽力詞匯的原因。其實,自然拼讀最大的目的是為了閱讀。而不僅僅是念出單詞。我們外語學習者拿它念單詞,只是用到了其功能的一部份。自然拼讀的原理是這樣的;拿 desk(桌子)這個詞舉例,一個母語小孩看到d,e,s,k這四個字母之後,就用自然拼讀的規則去發音,/d/-/e/-/s/-/k/,哦,desk呀!他就懂了這個詞的意思了。也就是說,自然拼讀是一種解碼的能力,孩子透過解碼技能(decoding skill)把印刷物上的文字讀出聲(sound it out),把文字的音發出來,同腦海裏早已有的音一印證,就明白了單詞的意思,就能讀懂書上的字了。如果小孩腦海裏事先沒有輸入這個詞的音和意思,那麽即使讀出來了也不知何意,就沒什麽用了。
可是,自然拼讀只能解決70%-80%的單詞發音問題,因為英語裏只有這麽多的詞是規則的,還有一些不規則的詞,僅僅看到拼寫根本確定不了它的發音。這時怎麽辦呢?因為母語者有大量的聽力詞匯,這些詞匯的發音和意思他都知道儲存在他的大腦裏。遇到不知道怎麽讀的詞,他可以用不同的發音去猜,去試錯,一日試出來的音他聽到過,就知道怎麽念了。此外,根據上下文,母語者也容易猜測出不認識的單詞的意思,有了意思,一對照拼寫,也就推斷出了發音。而我們外語學習者就不同了。如果沒有母語者那樣的聽力詞匯量,這 20%到 30% 的單詞就無法讀準。好在現在的電子詞典能解決這個問題,可以點選發音的按鈕多聽幾遍!
所以,要學自然拼讀,一定要有高水平的聽力,聽力詞匯量越大越好。否則,如果聽力詞匯量沒多少,還是老老實實地學音標,靠音標把音讀準。音標是專門為外語學習者發明出來的表音符號,母語學習者是不學的。音標的好處就是它的清楚性、全面性,看到後就能很確定地發出音來。音標大體分為英式的IPA音標和美式的 KK音標兩種,分別標註英式發音和美式發音。中國學習者大都學的是英式發音。
現在,有的培訓班誇大了自然拼讀的作用,說學了自然拼讀就「見詞能讀、聽音能寫」。自然拼讀法有局限性,只有部份規則的詞能夠做到「見詞能讀、聽音能寫」(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詞比 70%更少。比如:你聽到 doctor 這個詞的音的時候,你怎麽知道它不是拼成 dockter 呢?),絕對不是全部。對於不規則的詞,中國學生可以說是束手無策,既不會讀,也不會寫。如果沒有音訊,還得去學音標查字典。
七、英語啟蒙會不會幹擾孩子的母語?
很多人認為,同時學兩門語言會造成孩子思維混亂。有人告訴我,他們家裏,孩子的父母和爺爺奶奶說多種方言,孩子從小暴露在多種語言環境中,到三四歲都說不清話。因此他們得出結論:同時學兩門或多門語言會造成孩子語言混亂。
我自己的心得是,這種混亂只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和單語學習者相比,多語學習者的失語期相對較長,因為可理解的輸入量不夠。但只要方法對路,孩子開口說話是沒有問題的,而且有機會形成雙母語能力。如果因為短期的混亂而放棄,真的非常可惜!
我身邊的雙語孩子比比皆是。比如在廣東,父母雙方都是本地人,孩子和他們交流用粵語,但見到其他小朋友就轉成了普通話。很多家庭的孩子都是從小聽方言和普通話長大的,長大後兩種語言說得都很溜。能不能成為雙語者,跟孩子的天分關系不大,但跟父母的理念與執行力,有很大的關系。孩子的語言能力是在和周圍不同人的交流中發展起來的,只要父母有意識地提供雙語環境,孩子自然而然就能成為雙語者。
雙語同時學習,的確會在前期造成一些混亂。因為在單語環境中,孩子的語言能力會隨著對世界的深入認知迅速發展。而在雙語或者多語環境中,語言本身的差異就會讓孩子產生疑問。
通俗來說,就是孩子不知道自己吃的是蘋果,還是Apple。他們開始會疑惑,但很快就會明白,和不同的物件說不同的話,在不同的環境中使用不同的語言。孩子透過不斷交流便能將語言分開並準確使用,所以多給他們一點時間就夠了,要相信孩子的語言天分。
實驗表明,在雙語或者多語環境中長大的孩子不會出現認知缺陷、發育遲緩、語言混亂等情況,而且智商更高,反應能力比單語環境中的孩子更強!
八、語言學習有沒有捷徑可走?
「一萬小時理論」說的是任何技能,
要想學到登峰造極的程度,都需要一萬小時的時間投入和「深練」!
學外語也不例外,學到「同聲傳譯」的水平,恐怕也得一萬小時。但大多數人用不著學到這個程度,要達到熟練運用的目的,學習三到五千小時還是有必要的。習得沒有捷徑,唯有大量、堅持接觸。用來習得的材料也要有一定的量,要為孩子準備大量的泛聽和泛讀材料,只學教材或者只精讀一本小說,是無法做到習得的。
九、適合中國孩子的雙語啟蒙路線。
語言習得不是把語言材料往孩子面前一堆、把錄音一放那麽簡單,家長要掌握兒童習得語言的規律,在不同的時期做不同的事情,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
兒童在家習得語言,大概要經過以下這四個時期:
1.啟蒙階段:0-3歲,先聽說
啟蒙階段最重要的就是聽,聽多了再說,即「文盲」階段。
在這一階段,家長要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聽英語的環境,讓孩子多接觸英語,多聽英語。從生活的各個方面著手,建立英語語音和實物影像之間的關系。建立英語思維。目標是讓孩子基本聽懂簡單的生活用語、指令,不斷擴充聽力詞匯量。
可以和孩子說日常用語,做遊戲;可以給孩子看原版動畫片和 flash 故事;可以聽歌,唱歌;可以讀分級讀物給孩子聽,或者放錄音,讓孩子看著圖畫書聽。讓孩子在多種多樣的立體環境中,吸收語言。做這些事情的時候,只要求孩子註意理解「意義」,建立英語聲音和實物具象之間的關聯,而不用註意文字。隨孩子的喜好走,興趣第一,大量輸入。聽到一定程度(兒童的沈默期一般是6個月到1年),孩子就可以有一些簡單的輸出。孩子天生有很強的語言吸收能力,不管是哪種語言,只要家長能提供良好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多接觸、多聽,讓孩子將語言和影像建立起關系來,孩子就能很快習得這種語言。
在這一階段,不提倡閱讀、認字,更不要學教材、背單詞、背課文。這麽小的孩子用成人的方式來「學習」語言,不僅費時費力、枯燥無味,效果也極差,更浪費了孩子的習得能力,磨滅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在家中積累了1000聽力詞匯量以後,家長可以考慮在5歲時給孩子報個「外教口語」班,讓孩子在口語課堂上與外教進行交際,在課堂上繼續習得。
2.掃盲階段:4-6歲,自然拼讀
在孩子能聽懂絕大部份生活用語、簡單的英語故事,聽力詞匯量達到一定水平後(我的建議是達到3000聽力詞匯量),給孩子報個自然拼讀班,正式學習 ABC字母和phonics英語拼讀規則。學習之後,找一些簡單的、練習拼讀的分級讀物讓孩子讀,掌握最常用的第一批單詞的認讀。
在訓練閱讀的同時,進一步加強聽說能力的訓練,繼續看動畫片,開始裸聽有聲書,保證聽力輸入的量,並繼續上一年的外教口語課練習口語。
這個階段的習得目標是能閱讀簡單的圖畫書和分級讀物,掌握一批最常用的單詞,聽說能力也同時得到提高。
3.全面發展階段:7-9 歲,閱讀、拼寫、語法和寫作
在孩子掌握拼讀本領後,要逐步加大「學得」的比例。從7歲開始給孩子報班,系統學習一套教材,逐步學習英語的語法知識,培養閱讀寫作能力。「學得」的目標是聽、說、讀、寫四項技能全面發展。
在這個階段,家庭中的習得重點是提高孩子的閱讀難度和閱讀量,廣泛接觸各個方面的英語,大量閱讀分級讀物和初級章節書、中級章節書。同時要一直堅持聽的輸入,聽的內容以兒童文學為主,聽的內容難度要高於閱讀的內容
從這個階段開始,在培訓班的「學習」和在家進行的「習得」齊頭並進,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4.提高階段:10-12 歲,學科英語與學術英語
在小學高年級階段,繼續「學得」和「習得」兩手抓。
學得的目標主要是為「小升初」考取一些證書,需要學習高級別的讀和寫技能,並向學術英語發展,鍛煉批判性思維能力、分析歸納能力和溝通能力。
家庭英語習得的重點是進一步提高孩子的閱讀量、閱讀速度和閱讀理解能力。擴大閱讀的深度和廣度,接觸各方面的英語資源,包括社科、科普和文學各領域。把英語的學習從單純的語言學習逐步過渡到將英語作為工具運用上。除了大量讀,仍要繼續聽,聽的內容擴充套件到較復雜的小說、科普節目、演說、歷史地理社會知識,看有一定內涵的電影。
就像蓋老師說的:我們這一代家長要做到心中有目標,腦中有理論,手中有資源,腳下有路線。
這是新一代家長培養英語牛孩所需的「武器」。家長可以不擅長英語,但要懂英語教學,知道該怎樣做。每個孩子都是天生的語言學家,掌握一門或多門語言是他們的本能。只要科學地開發他們的本能,紮紮實實地耕耘,就會走上一條充滿驚喜的收獲之路。
— END —
作者凱媽,365英語陪伴營創始人,公眾號:凱媽的成長營 ,專註於家庭英語啟蒙。勵誌幫助1000+零基礎家長輕松實作家庭英語啟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