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親子

有哪些適合小學生看的哲學書?

2017-01-01親子

我來推薦兩本寫給孩子的生活哲學好書——【哲學家與孩子談幸福】和【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不帶一點晦澀難懂的「哲學氣質」,反而充滿了溫情和智慧,小學生們都可以讀得懂、看得明,特別贊!

而且我覺得與其說是這寫給孩子的,不如說它是寫給所有人的,相信大人們看了也會喜歡,比如我就比娃更喜歡這兩本書。

周末娃去少科站學習,我在圖書館等他。窗外是寒冷的冬日,手裏翻著就是它們,心裏感覺非常溫暖。

它們講了啥?

【哲學家與孩子談幸福】以問答的形式展開,透過孩子的視角,探討了很多關於幸福的問題。

從幸福是什麽感覺,幸福是怎麽產生的,到幸福的可塑性有多大,深入淺出地解答了關於幸福的很多疑惑。

【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則以書信的形式,與孩子們進行了一場場心靈的對話。

每一封信都解決了孩子們的一個實際問題,作者如同慈愛的長者,把問題的解決方案娓娓道來,讓人不由自主感受到智慧(哲學)的魅力。

作者斯汀娜·彥森(Stine Jensen)是荷蘭女哲學家和文學理論家,曾出版過多本兒童哲學圖書,被荷蘭媒體稱為「和孩子們對話的哲學家」。

兩本書語言通俗易懂,形式生動活潑,翻開書,仿佛在和一位智慧的朋友進行深入交談,讀來受益匪淺,如沐春風。

孩子的困惑在這裏都有答案

11歲的塔莎為學校的搞笑模仿秀做了很多努力,最後只得了第二。她很生氣,也非常傷心,「感覺自己輸了決賽」,但她壓抑住自己的情緒,向冠軍表示祝賀,還感謝了評委。

她給哲學家寫信,問,為什麽人在失望的時候不能把感受表現出來?如果我們必須把它們隱藏起來的話,那麽這些糟糕的感受到底有什麽用?

真是好問題啊!我也很好奇哲學家會怎麽回答這位11歲的小朋友。

「你說得沒錯,世界上的確有各種各樣的情感規則。它們會告訴你,什麽時候才能流露你的情感。不同文化裏的規則是不一樣的。」
「在情感規則中,有一條說的就是不能在頒獎典禮上表現出失望的情緒。說到底,你應該懂得,‘這不過是一場遊戲而已。’能夠忍住自己的情緒是成熟的表現。小孩子還不夠成熟,所以很難遵守這樣的規則。這一次,你用理智戰勝了感覺,做得很好。
但是,你的內心還是感到非常失望,所以你才會給我寫信。這一點,你也做得很好!要知道,感情是不應該受到壓抑的。悶悶不樂的感受被隱藏得越多,受到的折磨也就越多。畢竟,感受是會疊加的。」

在充分肯定了小朋友的做法後,作者緊接著又用孩子能聽懂的話介紹了人的四種基本情緒、情緒的重要作用和負面情緒的用處。

這個回答有趣、有用、有深度,拍案叫絕。

還有10歲博樂的問題:幫忙反而吃了虧,我還應該幫她嗎?12歲蒂兜的問題:科技越來越發達,我會變成超級人類嗎?11歲魯本的問題:什麽是好,什麽是壞?

……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又非常具有普適性,可能小朋友們都會遇到。有了【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遇到問題,大人們不用絞盡腦汁地去回答了,因為孩子們自己就能讀到精彩萬分的回答。

什麽是幸福?

幸福可以測量嗎?長得好看能帶給人幸福嗎?怎麽讓別人覺得幸福?金錢能帶給人幸福嗎?動物們幸福嗎?

在【哲學家與孩子談幸福】裏,作者有很多金句:

「在童話故事裏,幸福是好不容易實作的,也是永恒的。但是,幸福其實是轉瞬即逝的,既不是終點,也不是早晚會實作的東西,就像埋藏在彩虹盡頭的一壇金子。」

「幸福不是你向往的終極目標,而是一種時不時出現在你生活中的東西。有時候,它偏偏在不經意的時候出現,你卻能感受到——此刻,一切安好。」

「懂得與自己和諧相處的人是幸福的。」

作者堅信,幸福是可以習得的。「我們可以學習如何應對不幸福的時刻,學習怎麽接受和表達自己的感受。我們也可以學著偶爾停一停、想一想,環顧一下四周,享受一切稱心如意的事情和所見到的美景。」

作者說,想要帶給別人幸福,那就要先學會讓自己幸福。「所以,不要對自己太苛刻,接受偶爾犯錯的自己。我們給這種做法起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自我共情。說白了,你偶爾也可以贊揚一下自己。」

當然,不幸福的時光總是會有的,因為誰也不可能時時刻刻都很幸福。所以,幸福的人是懂得如何應對不幸福時光的人——不幸福的時刻總歸會有,然而,它們也必定會過去。

有人問作者,你什麽時候最不幸福?

斯汀娜說:「那就是我無法與自己和解的時候,還有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不過,這些也是我生活的一部份,這就是成長。」

你看,雖然這是給孩子寫的書,但是作者一直好像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談論人生、思考幸福,讓讀者更好地認識世界、認識自己,尋找更多的幸福,

喧囂的世界,閱讀是心靈的避風港。【哲學家與孩子談幸福】和【哲學家寫給孩子的二十封信】老少皆宜,於孩子而言,它們是讀得懂、看得明的生活哲學好書;於大人而言,它們是不錯的心靈按摩書,推薦給題主。

我是虎皮柚子,愛閱讀、愛寫作、愛思考的教育工作者,歡迎您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