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浩源媽媽
「媽媽快過年了,真好」!
最近浩源哥倆每天吆喝著過年過年,我問「為啥這麽盼著過年呀?」
「 過年,媽媽就可以陪我們玩兒,還可以一起吃飯…… 」
哎,老母親我真是被孩子們的回答給 感動 了。
小時候我們又何嘗不盼著過年呢,有好吃的好喝的,有新衣服穿,而且作業也可以暫時拋在腦後,更重要的是有 紅包 。
就算最終都是被大人給以「保管」的名義收走,但心裏仍然很開心,或許這就是所謂的 儀式感 內建的魅力吧!
這眼看著2024年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還說不說,家長們也 該著手準備紅包啦 哈哈。
過年給孩子發紅包是中國民間傳統文化中重要的一環,它代表了長輩們對孩子們的關愛與祝福。
尤其是這個「數位化」的時代,孩子們對於 現金 的認知越來越 抽象化 ,「紅包」給予孩子的除了美好寓意和傳承外,也多了一份新奇和驚喜。
過年給孩子紅包有講究,3個細節要註意,別給錢還得罪人不討好
過年給孩子發紅包,是一件令人特別高興的事兒,不過裏面也有很多「 講究 」,藏著大學問,如果不註意,真是 給錢不討好,還得罪人。
一:不要偏心
朋友娜娜就遇上過這麽一出事兒,孩子剛出生那年,因為不方便出門,小兩口就商量把老人接自己家來過年,還有哥哥和嫂子離的都不遠,想著一塊過年也熱鬧。
老人看見孩子也高興得不得了,隨即就掏出了紅包,莉莉覺得老人存個錢也不容易,心意到就好了,不肯收。
孩子奶奶說,這是給孩子壓歲(壓祟)的,不收可不行,就這樣,莉莉謝過婆婆,替孩子保管起來。
可從臥室走向客廳時,正好看到婆婆往小侄子口袋塞紅包,還貼著耳朵和孩子說著什麽。
莉莉覺得出來的有些不是時候,沒說什麽,趕忙又回到了臥室。好巧不巧的是,當嫂子一家人要走時,從孩子口袋裏掉出了一張100元的錢,而紅包裏的另一張嶄新的100也「搖搖欲墜」,再看旁邊的婆婆,臉上寫滿了的 尷尬 。
小孩子嘛,收到紅包難免激動,總是不停地摸索,可這讓莉莉心裏 憋屈 極了, 都是親的,可給莉莉孩子只有100元,而給小侄子卻200元。
莉莉心裏明白,老人就是 重男輕女 ,可這大過年的,莉莉也不想掃了大家的興,還是熱情的把大家送走。
所以你看,給紅包時 一定不要偏心 ,否則就是 拿錢不討好 , 尷尬了自己,心寒了別人。
如果確實有親疏遠近之分,那也請找個合理的理由,避免同一時間段發放。
二:量力而行
浩源媽媽小時候收到的紅包基本都是5元,那時候10元的紅包就算不小的了。
當然,時代不同了,現在包個100的紅包感覺都拿不出手,起步一般都要二三百了,有的甚至是600、800、1000……
紅包已然成了一個數位,一種攀比、一種炫富、一種甜蜜的負擔, 完全失去了它原本的意義。
而這不僅造成了 家庭經濟 的一種壓力,讓人們「 談過年色變 」,也無形中 給了孩子一些不好的引導 。
過分誇大紅包金額可能會給孩子們留下虛榮心和物質導向的印象,對他們的成長不利。
比如不懂得理解大人的辛苦、花錢大手大腳、沒有正確的理財觀等等。所以,給孩子紅包要 量力而行 。
讓孩子感受到來自長輩的美好祝福,又不失「禮尚往來」的傳統即可。
三:選紅包要用心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明明是給孩子的壓歲錢,收到的卻是帶有「福如東海」、「壽比南山」、「開業大吉」等這樣的紅包,哈哈。
尤其是家裏老人,因為他們很多都 不太識字, 看到家裏有紅包就給用上了,殊不知此紅包非彼紅包,雖然都是紅色的,可是用途大不一樣嘿嘿!
也有老人因為 省錢 ,就不再去專門買壓歲紅包,雖說裏面裝的都是長輩對晚輩慢慢的愛,但選一個適宜的紅包,更多了一份用心不是嗎?
結語:
過年給孩子發紅包既是一項傳統習俗,也是一種表達關愛的方式。
我們應該從傳統文化出發,合理發放紅包,不超出自身經濟承受能力,學會尊重他人和自己, 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麻煩和誤解。
話說,新年將至,您的紅包都準備好了嗎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