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心平氣和的說個故事。
我媽媽今天跟我說,我們小區一個姓王的阿姨在養老院沒了。
70歲。
我為什麽記得這個阿姨。
是這個阿姨好幾次躲在我家房子的邊角處偷偷的哭。
怎麽說呢?
她其實幸福過。
有個疼她的老公。
有一雙兒女。
甚至他們家做小本買賣,批發生姜,也算衣食無憂。
結果呢。
一場車禍,王阿姨的老公沒了。
你肯定覺得不還有兒女嗎?
難道不孝順嗎?
並不是。
只是兒女也有兒女的無奈。
兒媳乳癌,需要靜養。
女婿家自己父母都開過刀,所以只能探望,不便收留。
所以,每周末,我們可能看見她兒子來吃頓飯。
或則看見她女兒拿著大包小包來看她半天。
我和我媽那時候清早買菜。
她就已經在小區門口的車站等著。
中午我去拿快遞,她還在那等著。
等到了晚上,我媽廣場舞回來,她有可能還在等著。
就活生生把自己等成了一道風景。
再後來,她開始碎碎念。
開始在墻角處哭。
開始不修邊幅。
開始行事瘋癲。
直到有天,下雨。
我在家聽到若有若無的哭聲。
我問我媽,怎麽王阿姨大雨天的還哭,你去勸勸吧。
我媽媽瞪了我一眼:胡說什麽?王阿姨被送去養老院了。
疫情之前送去,
疫情之後,人沒了。
這就是我所見所得的故事。
我覺得很平淡。
平淡到梧桐細雨。
翻身就想繼續睡。
可就是怎麽都睡不踏實。
我在想,王阿姨為什麽是這個結局。
養兒防老成了空談。
按理說她的生活水準,其實真不錯。
光房子,兩個子女,加自己住的一套。
起碼溫飽以上。
可是偏偏成了悲劇。
按個梳理。
王阿姨本身,失去丈夫,思念成疾,孤苦伶仃,她肯定沒問題吧?
王阿姨的丈夫,十幾歲就開始打工掙錢了,兩個小孩管到大學不算完,中年開始為小孩奮鬥,一輩子都在奮鬥,所以進貨的途中出車禍,也沒問題。
兒子,孫子要高考,媳婦身體不舒服不讓婆母照顧已經是孝順了,
女兒,嫁到市區,每周回來看望,你說女婿不孝順吧,可是自己老婆大包小包給丈母娘毫無怨言,甚至每個月據說還打錢。
我那天百思不得其解。
後來還是我媽媽不經意的一番話開導了。
我和她說起王阿姨的事。
我媽說,如果你不在我身邊,我大機率比王阿姨先想不開。
不是每個年輕人都可以跟你一樣搞自己創業,雖然不是大富大貴,起碼可以經濟自由。
不是每個年輕人都可以和你一樣,社牛的把所有的人脈都捏手裏,不用看老板臉色。
不是每個年輕人在你這個年紀已經做包租公了。
不是每個年輕人結婚只是為了愛情。
不是每個年輕人跟你一樣,可以隨時放下手裏的話,陪父母去醫院,還是照顧,甚至通宵達旦不合眼的陪。
而你今日的一切,是因為大學你爸爸的離世,媽媽開刀在家,逼得你放棄鐵飯碗,選擇創業。你幸運的成功了,是你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孤註一擲。
對不對?
我媽媽問我。
我很詫異的看她,點頭。
我媽繼續說:
那如果,你當初沒有放棄老師的工作。
沒有棄文從商。
你一開始帶的就是基礎班,雙休日都在給學生補課。
備課到崩潰,有些老油條還在背後給你穿小鞋。
你工作在市區,租房要多少?
你談了個淄博的姑娘,到後來為什麽人家哭著放棄了你?為什麽電話跟我說阿姨對不起?
媽媽和王阿姨的區別就是,她和我都在河裏的時候。
她的子女無力的看著她,喊她上來。
你是跳河裏救媽媽。
可是事實上,從頭再來,媽媽希望你不要托生到我和你爸爸的這個家裏,我情願不生下你,我不覺得拿命換來的出息,值得我有什麽開心。
別人羨慕你的孝順,可媽媽心疼你的辛苦啊。
你拿自己的一切賭上來救媽媽,可媽媽從來不覺得這是理所當然。
是,我忽然明白了,在這個句句不談薪資,條條不離奉獻,樁樁不談好處,事事皆講境界的社會裏。
要麽天生貴命,要麽就是像我拿命搏殺。
才能不成為芻狗。
否則王阿姨和她的兒女,根本就無力反抗。
如果房價不高,就可以買在隔壁。
如果工作不辛苦,就可以每天探望。
如果不內卷,就不需要兩頭兼顧。
如果薪資足夠,又何須父母補貼。
不生孩子,錯的不是年輕人,是這個該死的環境。
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