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份新生兒牙床的牙齦邊緣或上腭中縫兩旁會出現如小米或大米大小的淺黃色或白色球狀顆粒,看上去很像一顆顆小牙齒,俗稱「馬牙」。
新生兒頰部皮下脂肪組織較面部其他部位發達,在頰肌表面和頰肌、嚼肌之間有一團脂肪塊,張大口時在頰黏膜處形成三角肌,因個體差異,部份新生兒表現得更為明顯,俗稱「螳螂嘴」。
專家說
「馬牙」出現的原因和應對方式
「馬牙」並非真正的牙齒,也不是病理情況,是胎兒發育時由上皮細胞堆積或黏液腺分泌物積留形成的。 「馬牙」一般無任何癥狀,對新生兒口腔及頜面部的發育和健康沒有任何影響,不需要做任何處理,一般出生後2周左右即可自行吸收或脫落。 部份新生兒由於「馬牙」數量多或顆粒較大導致局部發癢、發脹,出現愛搖頭、咬乳頭等現象,也不需要進行特別處理。隨著「馬牙」的吸收或脫落,上述現象可以自行消失。
對於新生兒「馬牙」,家長千萬不能用針挑或用粗布擦拭,這樣做是很危險的。 新生兒的口腔黏膜很嬌嫩、血管豐富,唾液分泌少,加上免疫力較低,如果挑破或擦破「馬牙」,很容易損傷口腔黏膜,導致細菌侵入,可能會引起口腔感染,嚴重時甚至會導致新生兒敗血癥。
「螳螂嘴」出現的原因和應對方式
舊習俗認為,「螳螂嘴」會妨礙新生兒吃奶,要把它割掉。 實際上,這種做法是非常不科學的。 每一個健康的新生兒都有頰部脂肪墊,它不僅不會妨礙新生兒吸奶,反而有助於新生兒的吸吮動作, 屬於新生兒的正常生理現象。
知識連結:新生兒鵝口瘡
新生兒的唾液腺不發達,口腔部位黏膜薄而幹燥、血管豐富,免疫力較低,自我調節能力差,容易受傷、感染,從而引發鵝口瘡。 鵝口瘡是由白念珠菌引起的 ,其可來自母親的陰道,或由奶嘴、奶瓶及其他用具不潔等導致。此外, 氣溫高、室內通風不良、新生兒衣被包裹過緊 ,都有可能使真菌進入口腔內生長繁殖。一般鵝口瘡只侵犯新生兒的口腔黏膜表層,輕者無明顯癥狀,患兒不哭不鬧、照常吃奶;嚴重者口腔內黏膜周圍充血、水腫、疼痛,妨礙吸吮。如果家長發現新生兒存在上述表現,應盡早到醫院就診。
本文作者: 徐韜
(本文來源: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十萬個健康為什麽叢書——健康始於孕育】、人衛健康)
►本期編輯:康曉傑
►本期校審:孫茜
►策劃:吉哲 崔晨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