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新年臨近,我總會準備一本關於新年的繪本和小雨一起共讀,今年我選擇的是【打燈籠】,講述的陜西關中民間的風俗「打燈籠」的故事。
北風的新年常常下雪,或日暮分時,或嚴寒的清晨,一覺醒來,天地間一片浩然。
過了正月初一,十裏八村便開始走親訪友,阡陌縱橫的小路上,人們你來我往,咯吱咯吱的走在雪地上,每家人的手上都毫不例外的提著兩個紅彤彤的燈籠,這是舅舅們來給外甥/外甥女送燈籠了!
這個正月,舅舅的燈籠送來的格外晚,在年味開始變淡的正月初五,招娣才盼來了舅舅和舅舅送來的一對燈籠。
村巷裏,夜色如海,招娣提著燈籠歡快的奔向小夥伴們。
大家在一處互相欣賞著對方的燈籠「你的是蓮花燈籠」「我的是火罐燈籠」「你的牛糞燈籠也很漂亮!」
大家打著燈籠在村巷裏遊走,雪天路滑風又大,一不小心蠟燭就被風吹滅了,大家圍成一圈,幫助慧慧把熄滅的燈籠重新點亮。
……
就這樣轉眼之間,到了正月十五,年也要過完了,這是最後一晚打燈籠了。
招娣早早的就提著燈籠出了門,和小夥伴們一起打著燈籠轉圈、歌唱,直到在蠟燭將要燃盡時,大家一起碰滅了燈籠,所有的燈籠都燒著了。
招娣的心裏充滿了失落「年就這樣過完了?為什麽不能一直過年呢?」
看完這本繪本,瞬間讓我想到了我小時候的過年時光,我的老家也在陜西,但是由於地方不同,我們老家並沒有過年打燈籠的風俗,但是對於小朋友來說,誰過年不希望有一盞漂亮的燈籠呢?看完真的好羨慕那裏的小朋友,每個人都有一盞漂亮的燈籠。
我們小的時候是沒有的,常常需要自己動手做,我們自己做過小桔燈、南瓜燈、用紙糊的燈籠,裏面放著蠟燭,一路上小心翼翼生怕被風吹滅,那小心的樣子和招娣她們如出一轍。
現在的小朋友生活條件越來越好,燈籠也越來越精致,光是去年小雨就收到了三盞燈籠、一盞我送的小兔子燈,她奶奶送的紅燈籠,她外婆送的裏面能夠跳舞的兔子燈,對於她而言,著時不能理解,燈籠裏面為什麽要放蠟燭?為什麽走路需要小心翼翼?
事物總是在不斷的推陳出新,一代人有屬於一代人的記憶,當這些記憶的厚度足以在時代的洪流中常常被提起,或許它們便會成為一些風俗。
很慶幸有這樣的繪本,能夠讓孩子們看到屬於另一代人的記憶,看到屬於我們的兒時的新年時光,能讓我們時長記起這些美好的習俗並傳遞給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