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2023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同比增產

2024-01-05新聞

2023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同比增產,近40年來全球大宗糧油作物主產區幹旱減緩能力顯著提高,20年來全球耕地休耕呈下降趨勢……1月5日,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在京釋出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2023年度報告,其中「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報告完成了2023年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形勢監測和全球糧食供應形勢分析。

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極端事件對大宗糧油作物生產的影響相對較輕。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總產量預計為28.74億噸,同比增加1414萬噸,增幅0.5%。但由於受到2022年糧食減產的影響,且個別主要出口國收緊了對外出口政策,供應量減少,全球大宗糧油供應形勢總體趨緊。

圖為報告封面。(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供圖)

「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專題報告編寫組組長、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研究員吳炳方介紹,幹旱是影響糧食生產的主要災害,20世紀80年代以來,全球16個玉米主產區、12個水稻主產區、12個小麥主產區以及5個大豆主產區分別采取保障灌溉、地膜覆蓋、保護性耕作、種植結構調整以及選用抗旱品種等措施,顯著提升了農田的抗旱能力。

報告還分析指出,20年來全球耕地休耕呈下降趨勢。全球耕地休耕面積由2000年的2.07億公頃下降到2022年的1.11億公頃,減幅46.4%,年平均休耕面積約占全球耕地總面積的7.1%。

全球生態環境遙感監測年度報告編委會主任、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主任趙靜介紹,2023年是開展年度報告工作的第12年,本年度完成了「全球土地覆蓋變化對碳損失和碳吸收的影響」「全球大宗糧油作物生產與糧食安全形勢」和「南北極與青藏高原冰雪變化及影響」3個專題報告,可為應對氣候變遷、增強全球糧食供給透明度、實作永續發展目標提供數據和資訊支撐。

據悉,科技部國家遙感中心聯合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牽頭組織中國科學院空天資訊創新研究院、同濟大學等國內優勢科研力量,共同完成了2023年度報告的編制工作。編制過程中,使用了風雲、高分、資源等國產衛星數據及國外衛星數據,保障了年度報告工作的順利開展。(記者胡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