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聚焦痛點精準施策,突出加強青年科技人員培養

2024-10-09新聞
李佳瑩 霍竹
習近平總書記在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上指出,「當前,中國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比較突出。」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出「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完善人才自主培養機制」「完善青年創新人才發現、選拔、培養機制,更好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待遇」「健全保障科研人員專心科研制度」。「突出加強青年科技人員培養」已成為新形勢下中國實作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中之重。
根據科技部2023年的統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80%的計畫由45歲以下的青年人員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計畫已有1100多項由40歲以下青年科學家牽頭負責,達到總數的20%以上;在北鬥導航、探月工程、「中國天眼」等大工程中,許多計畫團隊平均年齡剛過30歲。青年科技人員已成為中國科技創新發展的生力軍。然而,當前科技人才培養體系仍無法滿足新形勢下的科技創新需要,產生科技人才供給與需求存在偏差、高品質科技人才隊伍儲備不足、科研氛圍急功近利等現象,需找出癥結,加大力度支持青年科技人員培養。
青年科技人員的培養「痛點」
一是教育科技人才三者之間協同不足,科技人才培養缺乏系統性設計。當前科技創新體系與教育體系之間耦合不足,基礎教育階段對學生科學素養和科學精神培養的重視程度不夠,科技創新後備人才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培養不足;高等教育階段人才培養體系存在一定滯後性和結構性錯位,與人才職前培養、產業需求、國家戰略需求等存在一定程度脫節,導致創新型人才供給難以完全響應科技創新發展需求。
二是青年科技人員培養舉措與科研人才成長規律不完全相符,缺少職業早期普惠性支持措施和針對性保障。青年科研人員正值科研能力發展關鍵期,但要面臨住房、子女教育、贍養老人等多重生活壓力,基本科研業務費作為穩定性資金支持的主要渠道,在高校內經過二次分配又變成競爭性經費,科研計畫資金仍是職業初期青年科技人員的主要科研經費來源,難以有效保障其安家立業、潛心研究。目前,中國對於青年科技人員的針對性政策,主要以鼓勵科研活動經費傾斜保障為主,往往是已經具備一定科研基礎和科研成就的科技人才能夠獲得更多的科研計畫和經費支持,地方政府和用人單位也會給予豐厚的薪酬待遇,而大部份需要在初期打基礎、積累沈澱的青年科技人員則面臨成果較少、資歷較低等競爭劣勢,對科研資金、科研團隊、科研指引的迫切需求難以滿足,科研能力成長嚴重受限,「馬太效應」不斷強化。部份青年科研人員采取不斷追「熱點」、申報計畫以及加入大專家團隊等方式改變現狀,產生研究方向、科研興趣受限,課題研究長線積累不足等問題,加劇「無人補空白」「學術圈子化」等不良現象。
三是用人單位科研管理體系不夠完善,對培養青年科技人員的良性科研環境建設重視不足。從評價激勵來看,部份單位忽視對青年科研人員的持續性激勵,過度重視「短、平、快」地提高「帽子」、計畫、資金、論文等指標數量,采用揠苗助長式人才培養方式,或傾向於花重金引進成熟型人才,抱有「培養得越好,走得越快」的顧慮,忽視對青年科技人員的培養支持,而青年科研人員通常承擔著最基礎、最紮實、最需要投入精力的科研工作,工作成果顯示度不足,難以獲得與其貢獻相符的價值認可。從人事管理來看,近年來各大高校實行的「非升即走」和「預聘-長聘制」等人事管理措施,在取得良性人才競爭的同時,也一定程度上加劇了部份人員的浮躁情緒和急功近利心態。從行政管理來看,科研助理和財務助理制度在部份PI制團隊中很難實行,導致部份青年科研人員仍承擔大量工作性負擔。
加強青年科技人員培養的路徑方向
一是加強科教協同育人的頂層設計和宏觀統籌,創新以科學素質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方式,構建貫通式創新人才培養體系。基礎教育階段,註重青少年科技教育,開發科學教育書籍、課程體系、教育標準,培養後備人才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面向中小學開放各類科學教育資源,設立科技創新高中,鼓勵院士、高層次科學家進校園。賦予高校和戰略科學家更大自主權,拓寬高考之外的科技後備人才發現、選拔通道。高等教育階段,完善科教協同、產教融合育人機制,加強世界前沿科技發展和中國產業人才缺口方向的研判,健全以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為導向、以科技創新需求為牽引的高等學校學科專業結構動態調整機制,鼓勵基礎研究、交叉學科相關專業設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人工智慧、生命科學等戰略性新興領域科技人才培養;引導科技領軍企業參與高校學科建設、教材編寫、教學等活動,彌補人才培養滯後性和供需錯位等問題。強化重大科技任務實施和創新平台基地建設的育才功能,引導青年科技人員開展重大戰略問題研究,形成在使用中培養人才、在培養使用中發現人才的人才選培用模式。
二是完善科技人才培養政策體系,加強對青年科技人員的針對性保障,探索長期和穩定支持機制。建立健全培養青年科技人員的普惠性支持措施,豐富經費來源渠道,除國家、地方財政和用人單位建立專項培養經費外,引導鼓勵民間基金會、企業、公益組織和各種學會等社會力量提供量大面廣的資助計劃。完善人才有序流動機制,避免財政資金過度投入於「人才大戰」中,鼓勵各地方、各單位更加重視對青年科研人員的培養;加大對青年科技人員在國際交流、學習培訓、國際合作研究等方面的支持培養,鼓勵幫帶培養。探索面向不同型別青年科技人員的差異化支持措施,構建青年科技人員的分階段資助機制,重點關註對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員的穩定支持和有效激勵。依據科研活動規律特點強化分類支持模式,對從事基礎性、前沿性、公益性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員,探索建立長期穩定支持機制;對偏向工程套用類研究的青年科技人員,強調在使用中培養,加強團隊協作和領導能力培養,並充分利用財政、稅收、金融等政策措施,引導企業加大科技人才培養支持力度,推動企業成為新興產業科技人才培育主體。
三是註重營造良好的科技創新環境,引導用人單位完善科研管理體系,形成培養青年科技人員的良好生態。深化科技評價體系改革,完善對地方政府、科研單位的績效評價體系,引導其重視重大原創性成果產出而非各類定量指標,幫助青年科研人員跳脫出「短、平、快」出成果的評價培養怪圈;完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弱化科技人才「帽子」影響,大力破除論資排輩、圈子文化,建立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科技人才評價互通互認制度,打通交流通道,深化產學研融合。強化對青年科研人員持續性激勵,持續推進減輕科研人員負擔行動,健全基本薪資為主體的收入結構,保障青年科技人員專心科研;加強科普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崇尚創新的文化氛圍,推進科研界學風作風建設,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引導青年科技人員勇於質疑探究、追求科學本真,形成風清氣正的培養環境。
(李佳瑩系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助理研究員,霍竹系科技部科技評估中心副主任、研究員)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