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總理莫迪此前簽發了一份逮捕令,宣布 要逮捕中國企業 vivo在印度的分公司的數名職員。
而印度簽發這張逮捕令的理由,是vivo公司在印度涉嫌金融犯罪。
印度打壓中國企業
需要註意的是,這已經 不是印度第一次針對中國企業的職員簽發逮捕令了, 在同年10月份的時候,印度就以「涉嫌洗錢」為由逮捕了vivo公司在印度的4名職工。
而在更早之前,印度就改變了對中國的稱呼,稱中國為 「敵對國家」。
在2023年10月的時候,中國開了一帶一路峰會,當時莫迪不僅沒有參加,反而是公開宣稱 將對印度企業進行限制,限制它們和中國、巴基史坦等「敵對國家」進行合作。
現在印度對中國企業vivo的行動, 很難說是沒有預謀和針對性的行動。
從2020年中印發生加勒萬河谷沖突事件後,印度不僅增加了在邊境的兵力部署,對中國企業的審查力度也明顯增加。
除了vivo,像小米、華為、OPPO等企業均受到過印度的盤剝。
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訊號, 印度正在將和中國的經濟合作政治化,讓政治目標介入經濟系統。 透過打擊在印度的中國企業,以完成印度的某些政治目標。
從印度面臨的情況來看,莫迪打壓中國企業的目標有兩個,一個是搶走中國在印度的供應鏈,另一個是向美國納投名狀。
印度想搶供應鏈
在第一點上,印度此前非常歡迎國外的資本進入印度市場,尤其是生產手機的企業。
印度的目標不難猜,那就是 希望透過外資的力量打通相關產業鏈,從而發展自己的某些產業。
這一目標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很像,以新能源汽車為例,中國歡迎國外以特斯拉為首的新能源汽車企業進入中國,在中國建廠。
這些企業在中國建廠後除了它自己賺錢外,還會帶動中國的下遊配套。
畢竟這些車企不可能自己生產汽車所需的所有零部件,那就只能從別處買。
正所謂有需求就有市場,在中國工業化底子紮實的情況下,只要國內有車企說要買相關零部件,很快就會有生產該零部件的生產線建立起來。
隨著中國國內為這些外國車企的配套越來越完善,下遊產業就做起來了,供應鏈也將被打通。這時候國內的新能源車企說要做新能源汽車,就會容易很多。
而印度走的,就是類似於中國的這種道路。
但和中國不同的是,那些外資企業在幫中國打通供應鏈後,依舊待在中國賺錢。但 別國在打通在印度的供應鏈後,印度卻想卸磨殺驢。
這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就是小米。小米在印度進行了非常大且深入的投資,是真正意義上的做到了在完全在印度生產小米。
然而印度卻給了小米「一刀」,先是在2022年1月罰了小米堯5億人民幣,然後又讓2022年5月凍結了小米的48億人民幣資金。
印度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擠壓小米的生存空間。讓小米自己滾出印度,但同時把自己這些年來在印度建立的供應鏈和物流體系留下。
現在vivo公司被罰,說明同樣的「刀子」落在了它的身上。
現在印度自己想成為一個手機制造大國,在強搶了小米的供應鏈後,印度現在正在積極承接蘋果公司的投資,歡迎蘋果公司在印度建廠。
我們先不說這樣的手段之後會不會再在蘋果公司身上出現一次,就印度給蘋果公司做手機代工那極為低下的良品率來說,只能說 印度這個國家的工業化底子太薄 。
雖然中國企業已經幫印度打通了供應鏈,但印度自己在相關裝置以及工人素質上,是遠遠不如中國的,然後就導致了印度造不好蘋果手機的情況。
印度向美國納投名狀
至於印度的第二個目標向美國納投名狀,就主要和美國對印度的拉攏有關了。
2023年6月,印度總理莫迪存取白宮,美國方面給予了印度極高規格的接待。
然後印度和美國在很多合作上達成了一致,其中包括軍事合作、半導體產業投資、基建投資等領域。
美國宣稱,要將印度打造成美國在印度洋的「海軍維護中心」,並要對印度追加半導體產業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投資。
美國的目的很明確,那就是強大印度,遏制中國。
透過加強印度的軍艦維護能力,不僅能讓美國在印度洋的支點更加穩固,還能加強印度的海上力量,從而遏制中國。
同時美國正在和中國搞脫鉤,希望找到除了中國之外的第二個「世界工廠」。而印度作為有一定工業化底子,且有著巨大人口優勢的國家,很自然的會成為美國的目標。
站在印度的角度上,和美國合作就是利好。誠然這裏面有美國利用印度的因素在裏面,但美國希望增強印度的軍事和工業能力是實打實的。
所以印度現在需要向美國獻出投名狀,這樣才能讓美國相信印度和它站在一條戰線上。
10月中國開一帶一路峰會的時候,印度將中國稱為「敵對國家」,以及它對多家中國企業的打壓,都很可能是印度給美國的投名狀。
不過 印度的行為能取得的效果,那必然是很有限的。
其一,印度自己的工業化底子太薄了,煉鋼、化工、電力、材料等等,印度的短板太多。
印度從美國手裏承接投資,很難像中國這樣進行產業升級。
其二,美國的能力也有限。美國說要追加對印度的種種投資,印度也不看看美國現在的經濟情況。
美國現在的國債超過了30萬億,且美國正越欠越多。這要是炸了,美國連自己都養不活,怎麽對印度進行投資?
參考資料:
【1】參考訊息·【外媒:印度總理莫迪抵美開啟國事存取】
【2】中國青年網·【印度又逮捕3人,vivo回應:深感震驚!】
【3】參考訊息·【「印度騷擾行為仍在繼續」:vivo回應高管在印被拘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