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黨的中心任務謀劃和部署改革,是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牢牢把握改革開放的前進方向,錨定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推動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歷史性、革命性、開創性成就。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審議透過的【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錨定2035年基本實作社會主義現代化目標,重點部署未來五年的重大改革舉措。習近平總書記對內容擺布作了說明,概括為「五個註重」:「註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註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註重全面改革」「註重統籌發展和安全」「註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必須深入理解和把握「五個註重」的重要意義,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行程中聚焦方向性、全域性、戰略性問題,強化改革的系統整合,確保各方面改革相互配合、協同高效。
註重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
經濟體制是社會各種體制的橋梁和基礎,深化經濟體制改革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所在。馬克思主義認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的矛盾運動是社會發展的根本動力。這就決定了社會各種體制都與經濟體制密切相關,緊緊牽住經濟體制改革的「牛鼻子」,才能充分發揮其牽引作用,帶動和推進其他領域的改革,形成整體改革合力,推進改革向縱深發展。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推進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改革開放以來,在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時,我們黨領導全國人民透過經濟體制系列改革,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作經濟發展水平、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充分發揮出經濟體制改革的牽引作用。黨的十八大以來,經濟體制改革持續深化,不斷推動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交互作用,改革開放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當前,為適應中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解決開發中的新問題新挑戰,必須進一步對經濟體制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作出重大改革部署。
發揮經濟體制改革牽引作用是由中國的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決定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仍是中國的最大國情和最大實際,中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中國是世界最大開發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牢牢把握新時代新征程黨的中心任務,解決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更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仍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抓好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當前,推動高品質發展面臨的突出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仍有不少,這些客觀發展實際,要求我們必須圍繞處理好政府和市場關系這個核心問題,把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擺在突出位置,進一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夯實物質基礎。
註重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
教育、科技、人才是國家發展的基礎性、戰略性支撐。黨的二十大明確將創新置於現代化建設全域中的核心地位,體現了黨中央對創新本質和規律的深刻洞察與把握。構建支持全面創新體制機制,是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重大改革舉措。透過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最佳化資源配置,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把創新自主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深刻把握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改革的內在聯系。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石。透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增強人才培養能力,激發創新活力,可以為科技發展和人才成長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力量,科技進步能夠推動教育發展和創新,為人才提供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人才是教育和科技進一步革新的關鍵智力資源,透過統籌推進一體改革,可以構建更加完善的人才發展體系,吸引和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為教育和科技的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多措並舉進一步提升國家創新體系整體效能。加強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頂層設計和戰略規劃,確保一體改革協調同步、有序推進。加大對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投入力度,最佳化資源配置。加強各類創新主體的統籌協同,形成合力推動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進一步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破除制約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激發創新活力和創造力。註重推動教育、科技、人才領域的國際合作與交流。
註重全面改革
在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框架下謀劃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統籌部署經濟體制改革和其他各領域改革。強化改革的系統整合、整體謀劃、協調推進,以全面改革破除制約各領域發展的障礙瓶頸,在進一步最佳化資源配置效率、改善民生福祉的過程中,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全面改革必須深入理解「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涵。在「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中,經濟建設是根本,政治建設是保障,文化建設是靈魂,社會建設是條件,生態文明建設是基礎,相互之間有機統一、不可分割,任何一個領域改革不到位、發展不足,都會影響整體的改革成效。在「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中,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是戰略目標,全面深化改革是強大動力,全面依法治國是重要支撐,全面從嚴治黨是根本保證,是實作「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重要途徑和方法。
全面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是確保改革順利推進並取得實效的關鍵。只有在全面改革中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域性謀劃,考慮長遠影響,協調推進各領域改革,才能形成改革合力,確保各項改革舉措在政策取向上相互配合、在實施過程中相互促進,有助於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各方面各領域的改革都需要明確短期與長期目標,協調微觀與宏觀政策,平衡局部與整體利益,改革實施時間表和任務書應根據實際情況靈活調整和最佳化,改革路徑設計應註重系統性和協同性,確保各領域改革相互銜接、相互促進。
註重統籌發展和安全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統籌發展和安全,增強憂患意識,做到居安思危,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一個重大原則。」發展具有基礎性、根本性,是解決地區安全問題的「總鑰匙」,發展就是最大的安全。安全是發展的條件和保障,沒有安全和穩定,一切都無從談起。發展和安全必須同步推進,把國家安全同經濟社會發展一起謀劃、一起部署,以發展促安全、以安全保發展。
我們黨始終高度重視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把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作為黨和國家的基礎性工作來抓,創造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長期穩定兩大奇跡,中國成為國際社會公認的最有安全感的國家之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牢牢把握發展和安全的關系,把安全發展貫穿國家發展各領域全過程,國家安全得到全面加強,為黨和國家事業興旺發達、長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證。新征程上,必須堅持發展和安全並重,推動高品質發展和高水平安全良性互動。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形成強大的國內經濟迴圈體系和穩固的基本盤,透過發展提升國家安全實力。深入推進國家安全思路、體制、手段創新,增強在對外開放環境中動態維護國家安全的本領,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發展格局。
當前,國家治理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對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需要透過改革創新確保其同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要求相適應。完善國家安全法治體系、戰略體系、政策體系、風險監測預警體系,完善重點領域安全保障體系和重要專項協調指揮體系,構建聯動高效的國家安全防護體系。完善公共安全治理機制,健全社會治理體系,完善涉外國家安全機制。加強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和海外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提高防範化解重大風險能力,嚴密防範系統性安全風險。全面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和素養。
註重加強黨對改革的領導
黨的領導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根本保證,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領導的最高原則。全黨必須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過程中始終同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持用改革精神和嚴的標準管黨治黨,保持以黨的自我革命引領社會革命的高度自覺,推動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向縱深發展。
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政治領導,確保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歷史和實踐表明,堅持黨對改革的領導,尤其是政治領導,是確保改革開放事業行穩致遠的關鍵和根本。堅持黨的領導,首先是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含糊、不能動搖。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最重要的就是政治領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政治領導,確保改革開放這艘航船始終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航向破浪前行。
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思想領導,夯實萬眾一心、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的思想基礎。思想是行動的先導,理論是實踐的指南。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對改革的思想領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不斷深化對改革的規律性認識,創造性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科學回答了在新時代為什麽要全面深化改革、怎樣全面深化改革等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黨的思想領導是政治領導和組織領導的重要前提和基礎。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思想領導,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凝心鑄魂,堅持馬克思主義在意識形態領域指導地位,築牢萬眾一心、不斷推進改革開放的思想基礎。
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組織領導,凝聚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磅礴力量。嚴密的組織體系是黨的優勢所在、力量所在,是實作黨的領導的堅實依托。黨的組織領導是黨的政治領導和思想領導的保證,是確保各項改革任務全面落地的關鍵。新征程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須堅持和加強黨對改革的組織領導,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持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增強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完善黨員教育管理、作用發揮機制,實施更加積極、更加開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廣泛凝心聚力,把一切可以調動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形成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徐曉明 尹建軍 陳雙飛
(均系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