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出手機、掃二維碼、輕點螢幕……只需十幾秒,就可以輕松完成一筆支付。微信、支付寶等手機APP,已成為中國人常用的支付方式。
日前,國務院公布【非銀行支付機構監督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自2024年5月1日起施行。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表示,【條例】以國家立法形式,為支付行業未來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制度保障,有利於促進支付服務市場長期規範健康發展。
「非銀支付」有什麽特點?【條例】的施行將給非銀支付帶來哪些影響?
動動手指即可付賬
經過數十年發展,中國已經建立了以中央銀行支付清算系統為中心,商業銀行、清算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廣泛覆蓋、安全高效的支付清算體系。其中,非銀行支付業務隨著中國數位經濟、電子商務等新業態的興起而快速發展,在小額、便民支付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
對普通消費者和商家來說,透過微信、支付寶等常用APP進行收付款,便利多多。
「一鍵支付」更省心。「買菜、乘車、聚餐等場合的付款,金額不大卻經常涉及付零找零。」在上海工作的王宇泓女士說,現在微信、支付寶等支付方式覆蓋到幾乎每一個小攤位,支付時十分方便。「盡管很多銀行都在推廣自家的網銀APP,但是我並不想辦理那麽多銀行卡。小額支付就是圖個省事省心,銀行卡或網銀APP多了,管理起來反而麻煩。帳戶太多設定密碼都是個麻煩事。」
讓利促銷有實惠。家住北京的王大爺最近有了一個新習慣:出門買東西之前總會瞄一眼手機,看看店家有沒有推出優惠活動。如果有優惠券,就先線上上購買,再去門店使用。「前幾天,女兒教我試著在大眾點評、美團等平台購買優惠套餐券,的確便宜不少。比如我常吃的燒餅,線下買是1塊5一個,線上有券時只要5角錢一個。這讓我感覺買東西多了樂趣。」他說。
靈活取用能理財。在山西姑娘紀嘉欣眼裏,非銀支付除了便利自己在通勤、購物等小額交易時使用外,平台提供的理財增值服務也頗具吸重力。「微信有零錢通、支付寶有余額寶,對於打理手頭零錢很有用。」紀嘉欣說,這些貨幣基金產品大多具有即時申贖功能,閑錢存進去並不耽誤支付。而且在不使用資金時還能按日獲得一定增值收益。這樣一來,就兼顧了靈活取用與保值增值。
結算成本降低了。劉女士和家人在雲南昆明經營一家小百貨批發門店。以前,店裏需要裝一台效能過硬的驗鈔機。因為每次結賬時,客戶、商家會各自清點一遍現金,再讓驗鈔機驗一次。如果遇到哪一方點錯了數目對不上,就得再重來一遍。如今,透過非銀支付方式,結算時間由過去的幾分鐘縮短到了幾秒鐘。「我們幹小百貨批發的,來往的資金量不算大。去銀行耽誤時間,現金點鈔又難免出錯。隨著非銀支付越來越好用,我們減少了客戶的等待時間,提升了他們的采購效率。」劉女士說。
中國人民銀行相關數據顯示,當前,非銀支付機構年交易量超1萬億筆、金額近400萬億元,分別占全國電子支付業務總量的約八成和一成,日均備付金余額超2萬億元,服務超10億個人和數千萬商戶。「中國個人銀行帳戶擁有率已超過95%,高於中高收入經濟體平均水平,移動支付普及率達到86%,居全球第一。」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張青松說。
服務矩陣日益完善
掃碼收付款之外,非銀行支付機構還積極打通各類線上服務渠道、完善服務矩陣,為使用者打造更豐富的支付場景。
支付寶APP將主頁劃分為「便民生活」「購物娛樂」「理財管理」「教育公益」等板塊,使用者可以直接在相關模組中實作機票預訂、住房公積金查詢等功能;在微信服務頁面,使用者也可以獲得線上充話費、買保險、獲取社保繳費資訊等服務;在美團APP首頁,「租車」「騎車」「買藥」等功能被放在醒目位置,使用者支付時系統會同時提供傳統銀行支付和非銀行支付等方式供選擇……
近兩年,非銀支付機構更加重視「支付場景」與「服務場景」的匹配。
「支付寶的出現,最早是為了解決電子商務交易過程中買賣雙方互信不足的問題。支付寶推出的擔保交易模式,推動了電商產業發展。在長期的創新實踐中,支付寶還推出了水電繳費、掃碼支付、刷臉支付等多種型別的支付服務。」支付寶副總經理封俏說,目前,支付寶已發展成為一個開放的數位化平台,近400萬個小程式提供了醫療健康、市民服務、醫保、交管、打車出行、購物點餐等服務,基本上涵蓋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封俏說,支付是各類服務的紐帶,支付寶積極為使用者提供多場景下的支付服務。比如,2023年杭州亞運會期間,支付寶率先推出「外國人綁卡支付」以及「10個亞洲錢包直接入華掃碼支付」等服務,方便了亞洲以及全球友人來華後的生活、旅遊、商務。再如,針對視障使用者輸入資訊難、感知支付結果難等痛點,支付寶新增了「語音輸入付款金額」「聲紋極速付款」等創新功能,讓視障使用者能夠安全便捷地使用線上支付。
與此同時,非銀行支付機構借助自身使用者規模優勢打造開放平台,助力廣大市場主體數位化轉型。
據微信支付產品合規負責人秦天雄介紹,在與銀行機構等夥伴的持續互通合作下,微信支付先後推出微信紅包、條碼收單、刷掌支付等多項金融科技創新產品。透過在各類商業支付套用場景精耕細作,微信支付確保了數千萬中小商戶和個體經營者「支付無憂」。
「微信支付不僅為所有商家提供豐富的軟硬體收款服務,而且積極幫助商家提升經營效率。比如,我們推出了‘個人經營收款碼’,為相關個體戶提供系統化收付款及SaaS服務;啟動‘自立小店計畫’,為殘疾人商家客製免費提現額度;研發‘微工卡’產品,助力零工市場數位化營運;依托‘電子發票’‘電子小票’等產品和服務,倡導使用者積極參與低碳行動。2023年7月,微信支付還全面升級外卡服務,支持入境使用者在多場景中的消費需求。」秦天雄舉例說。
新規護航更加安全
非銀支付在助力實體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同時,部份支付機構違規經營現象也時有發生,比如泄露或者不當采集、使用使用者資訊等。
為此,【條例】從明確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定義和設立授權、完善支付業務規則、保護使用者合法權益、明確監管職責和法律責任等方面進一步強化監管。比如,設立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註冊資本最低限額為人民幣1億元,且應當為實繳貨幣資本;非銀行支付機構不得以任何形式挪用、占用、借用備付金,不得以備付金為自己或者他人提供擔保;非銀行支付機構應當對使用者資訊嚴格保密,不得非法買賣、提供或者公開使用者資訊等。
「快捷、安全、普惠的現代金融體系,是中國金融服務的特色亮點和重要標識之一。支付服務過去以商業銀行為主,隨著非銀行支付服務快速發展,逐漸呈現出商業銀行提供大額、對公支付服務為主,支付機構聚焦小額、便民支付服務,二者既有競爭、也有分工合作的新格局。」張青松說,【條例】適用物件是主要提供小額、便民服務的支付機構。這些支付機構筆均交易金額330元,與經營主體的經營活動、社會公眾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對其建立起穩健充分的監督管理框架具有重要意義。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負責人王晟介紹,新規註重機構監管與功能監管相結合,進一步強調保護使用者合法權益。他舉例說,【條例】根據能否接收付款人預付資金,將支付業務重新劃分為儲值帳戶營運與支付交易處理兩類。新的分類方式一方面具有良好的擴充套件性,有利於防範監管空白,另一方面有利於實作「同業務、同監管」,促進公平競爭。
對於新規的到來,市場各方普遍持歡迎態度。
財付通公司總經理鄭浩劍說,新規順應了支付服務市場發展變化趨勢,為規範非銀行支付機構的合規經營奠定了堅實基礎,為整個行業的高品質發展指明了方向。
招聯金融首席研究員董希渺認為,【條例】有利於加強對非銀行支付機構的規範與引導,為行業實作平穩健康發展保駕護航。未來,包括監管部門、支付機構在內的各方還應持續努力,采取更多針對性措施打破支付壁壘,在法律框架下推動支付場景、資金、資訊、數據有機融合,讓非銀支付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
「隨著【條例】的順利實施,支付市場將更加有序,支付生態更加健康,支付行業更好發展,以此服務於經濟高品質發展。」張青松說。(王俊嶺 周 倩)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