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搬離了青瓦台,但南韓總統尹錫悅依舊難以擺脫「青瓦台魔咒」。
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4日16時,南韓國會舉行全體會議,就在野黨陣營第二次提出的尹錫悅總統彈劾案進行表決,彈劾案獲得透過,尹錫悅的總統職務立即停止。
由此,尹錫悅成為南韓歷史上第三位被國會彈劾的總統。
對於尹錫悅彈劾案成功闖關國會的結果,接受第一財經采訪的南韓問題學者均表示不意外。縱觀第一次彈劾折戟國會後南韓政壇的各種演變,上海市北韓半島研究會副會長、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北韓半島研究中心主任詹德斌告訴第一財經,「無論是在野黨的‘彈劾’造勢、執政黨內部所謂的有序下台,抑或執法部門的調查,還是民眾的輿論,貫穿戒嚴令風波的這四條主線其實都已指出了尹錫悅的最終命運:下台。」
13日,南韓民調機構南韓蓋洛普公布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南韓總統尹錫悅的施政好評率為11%,比此前一周下降了5個百分點,創下了自其執政以來的歷史最低值。對他的施政否定評價則高達85%,也創下了他執政以來的最高水平。受訪者給出否定評價的原因中,「緊急戒嚴事件」占比最高達49%。
此後,南韓憲法法院將在180天內完成彈劾審判程式,如果憲法法院作出彈劾案不成立的裁決,尹錫悅將立即恢復總統職務;如果憲法法院認可彈劾案成立,尹錫悅將立即被罷免,預計南韓將在明年4月至6月間舉行大選。
執政黨議員倒戈
按照南韓憲法,彈劾南韓總統需要獲得國會300個席位三分之二的支持票,即200票。尹錫悅所在的執政黨國民力量黨和其衛星政黨國民未來黨占據108個議席,在野黨占據192席。盡管在選前一天,在野黨祖國革新黨黨首曹國涉嫌為子女升學舞弊案終審判決有罪,曹國被處以立即剝奪國會議員資格。後續祖國革新黨迅速填補缺位。由此,在14日彈劾案投票前,南韓在野陣營繼續維持國會192席的席位。
因此,彈劾案透過只需要執政黨內有8名議員倒戈。
值得註意的是,即便在強大的外部壓力下,國民力量黨院內代表權性東在13日的記者會上依舊表示,目前黨內立場是反對彈劾。對此,詹德斌解釋道,「執政黨內部本就對立嚴重,韓東勛所在的派系僅有20余人,更多的是支持尹錫悅的保守勢力。挺尹派與反尹派目前唯一的共識可能就是阻止最大反對黨黨首李在明借機上台,但在阻止的方向、措施等方面其實思路都不一樣。」
共同民主黨黨首李在明在13日的國會發言中呼籲執政黨議員:「歷史將記住你們的選擇。請務必參與贊成彈劾的投票。」
具體投票結果顯示,其中贊成204票,反對85票,棄權3票,無效8票。
在14日投票前,執政黨內部對於彈劾案的態度始終在反復。前述民調還顯示,政黨支持率方面,執政黨國民力量黨為24%,較此前一周下滑3個百分點;最大在野黨共同民主黨支持率為40%,比此前一周上升3個百分點。
憲法法院裁決會存變數嗎
根據南韓相關法律,彈劾案一般分為兩步走,如果南韓國會最終透過彈劾動議,總統將不再能夠履行職責,總理將成為代理總統,憲法法院作出最終裁決。如果總統被免職,則須在60天內舉行新的選舉。
此前已有兩位南韓總統遭遇過國會彈劾,分別是盧武鉉和樸槿惠。公開資訊顯示,2004年,時任總統盧武鉉因涉嫌受賄遭到彈劾。然而,在國會透過彈劾案後,南韓憲法法院最終裁決彈劾案不成立,盧武鉉得以繼續完成其總統任期。而樸槿惠的命運截然相反。2016年底至2017年初,時任總統樸槿惠因親信幹政醜聞和「世越號」危機處理不力被國會彈劾。隨後,南韓憲法法院最終裁決彈劾案成立,樸槿惠由此成為南韓歷史上首位被彈劾下台的總統。
南韓憲法法院共有9名法官,根據相關規定,審理彈劾案件至少需要7名法官出席,6名法官同意,才能作出判決。但是今年10月有3名法官退休,目前只有6名法官在職。這種情況下,審理彈劾案件必須6名法官一致同意才能作出決定。
詹德斌對於後續憲法法院審理的程式性流程並不擔心,「今年也有在6名法官的情況下進行審理的案件。」當然,他也表示,國會也可能會立即提名憲法法院法官,填補空缺,「過去憲法法院法官任命比較膠著,在於執政黨與在野黨占據多數的國會之間的相互賽局,導致名額分配不均。」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所助理研究員李旻也不擔心法官缺位對後續審理的影響,「前後可能估計要半年時間。從2016~2017年時任總統樸槿惠被彈劾的歷程來看,當時從憲法法院到最後彈劾結果正式宣布前後花了3個月的時間,因此尹錫悅最終被彈劾估計也要3~4個月時間。」
詹德斌對第一財經分析道,樸槿惠彈劾案當年在憲法法院審理時,8名法官中有3名是保守派總統任命的,「這一背景下,樸槿惠當時寄希望彈劾會在憲法法院被否決。但之後沒想到8名法官一致同意。」詹德斌表示,目前尹錫悅也有類似想法,畢竟憲法法院法官中有他的支持者,尹錫悅寄希望6名法官中只要一人不同意,那彈劾案就能半途而廢。
據央視新聞報道,13日,據南韓國會議案資訊系統顯示,尹錫悅12日向國會送出了大法官任命同意案,並表示「隨著大法官任期結束,為了任命繼任大法官,請求國會的同意。」根據南韓憲法,大法官應由南韓大法院(高等法院)院長提請,得到國會的同意後由總統任命。尹錫悅12日發表對國民談話,拒絕提前結束任期的要求後,先後批準了42項法案及施行令等,繼續行使總統權力。
詹德斌預計,尹錫悅彈劾案後續在憲法法院的判決可能比樸槿惠當年還要快,「12日尹錫悅的講話其實是罪加一等,使違憲等事實更加明確。與8年前樸槿惠被彈劾罷免相比,這次彈劾總統的事由更加充分確鑿。」
12月5日民調機構「真實計量器」釋出的民調結果顯示,73.6%的南韓人支持彈劾尹錫悅。
(本文來自第一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