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繁花】時代的上海老百姓:與其存鈔票,不如買郵票

2024-01-14新聞

本文圖片均為上觀新聞 圖

「我從小就玩郵票,猴票、熊貓票、梅花票、牡丹亭、小型張,還有1979年前的郵票,我基本都有……」在【繁花】中,阿寶對自己的集郵史很是自豪,「集郵,是有文化的表現。」

郵票是暗藏在【繁花】中的一條暗線,阿寶與汪小姐因郵票結緣,爺叔、金花與汪小姐的師徒情誼也離不開那一本郵冊。

劇中,一冊郵票本價值10萬元,能換至真園88桌飯錢的一半,此景非虛。事實上,當年上海灘上興起了一股全民炒郵的熱潮。

當年的方寸郵票間,透著如今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綽約身影。

郵票「黑市」就像股票市場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如【繁花】所展示的,上海到處充滿著商機。一方小小的郵票雖然票面價值僅為幾分錢,但由於發行量之稀缺,在自發的「黑市」上可炒至上千元。

當時,炒股票尚且有門檻,但炒郵票卻是有錢就能參與,社會熱度之高,不亞於幾年前的「位元幣狂熱」。由於官方渠道發售量有限,民間自發形成了郵市的二級市場,上海城隍廟、北京月壇公園、廣州人民公園、成都暑襪街成了當時全國著名的四大郵市。

1987年,【報刊文摘】刊載了一位名為曹偉奇的郵票投機客經歷,從他的視角可以一睹當年上海郵市之興盛,也能窺出郵市之混亂。

曹偉奇搞到一批嶄新的牛年生肖郵票(牛票),正準備脫手時卻被票販子攔住稱「三天之內牛票看漲」。隨後,他按圖索驥來到中華路第一小學中暗藏的「黑市」,每位收費一角。大廳和幾間教室裏擠滿了人,一張張課桌椅上攤滿了各式各樣的郵票,最多的仍然是整版的生肖票。大廳正中的乒乓台前圍滿了人,當場叫價拍賣。曹偉奇心中暗想:「真有點像股票市場呢!」

這一波牛票大漲,背後是幾個廣州大老板在操控。他們放出兩個訊息,一是說郵票廠機械故障,牛票印不出來了,二是說香港有人要收牛票,有多少收多少。訊息一傳,各地價格全漲。遺憾的是,曹偉奇受小道訊息蠱惑,高價收入了大量牛票,最終損失四千多元。

每個年代都有一夜暴富的都市傳說,郵票也不例外。當年流傳較廣的一個版本是,黃浦區有個王木匠,手上有三版1980年庚申猴票,結婚時他賣了一版,買摩托車時他又賣了一版,出國去日本時賣了一版。郵票成了他改變命運的轉折點。

伴隨著集郵潮的愈演愈烈,當年的盧灣區、徐匯區工人俱樂部和肇嘉浜路太原路逐漸成了集郵勝地。1988年【文匯報】報道,上海各區集郵協會還舉辦拍賣會,郵票確定一個底價後,應叫者競相拍喊,誰出價最高就賣給誰。一張面值5元的奔馬小型張,拍賣價從30元起,最後以65元擊板成交,其中應叫者進行了15個回合的競爭。在郵票公司門市部經常有一幫人搞郵票販賣。一張郵票首日封售價2角8分,販子從郵票公司買進,出門就轉手賣5角。

1988年11月20日【解放日報】刊登【本市首家「集郵市場」見聞】稿件。

最終,太原路郵市在1988年10月4日得到了區政府批準,成了官方認可的郵票二級交易市場,一張門票售價2角。當年的2角可不便宜,但依然擋不住全市40萬集郵迷的熱情。

「與其存鈔票,不如買郵票。」1989年【解放日報】在調查上海的集郵熱時坦言,相當一部份人集郵的目的不在鑒賞和交流,而僅僅作為一種保值儲蓄。集郵迷在采訪時直言不諱:「郵票等於財富,既是藝術品,又可換鈔票,不會蝕本的。」甚至連不知集郵為何事的老太太,都開始為孫子集郵:「送鈔票給孫子還不如送郵票。將來拿出郵票更值銅鈿。」

【解放日報】在1991年8月17日大篇幅報道【瘋狂的郵市——對集郵現狀的觀察與思考】。

9天9夜排隊搶猴票

隨著市場經濟的不斷開放,千禧年後,炒股已經不再是少數人的特權,上海的郵票二級交易市場也從「投機倒把」變成一場擺在台面上的資本遊戲。

與改革開放初期的混亂相比,「庚申猴票」的故事已經成了傳奇,但集郵仍可獲得數十倍的收益,特別是生肖郵票每年都能引發排隊潮,郵市與股市一樣能「炒新」。一名老郵友向記者回憶,上一輪的龍票(2012年)和蛇票(2013年)在郵市上引發了小範圍的熱潮,2016年的猴票更是將郵票投資的熱度推向了高點。

2012年初,龍票「炒新」風靡一時。根據當時媒體報道,龍票大版在上市前就被炒至高價,就像「期貨」交易一般,價格最高達到180元。龍票上市當天,「開盤」價150元,僅僅用了兩天時間,就價格翻番漲到了330元。300多元的高位僅維持數小時後一路下跌,一天後就跌到了230元,跌去30%,隨後龍票穩步回升至260—270元區間。

第二年的癸巳蛇票延續了龍票的熱度,上市半個月即沖向420元的高點,漲了近18倍。不過總體來看,生肖郵票在熱炒之後仍離不開下跌的結局,離最高點都跌去5—10個百分點。當年的媒體評論稱,生肖票價格走高,雖然短期內帶熱了郵市,但郵市整體低迷的局面不會有太大改觀,公眾收藏或投資郵票仍需謹慎。

生肖郵票大賺的日子過去了,小賺的機會仍然有希望。2016年,上海各大媒體都爭相報道了猴票發售的盛況。

1980年,首輪生肖郵票「庚申猴票」發行時面值僅0.08元。由於發行量有限,價格在2010年突破萬元。2016年,一枚「庚申猴票」最高叫價1.5萬元,升值高達18萬倍,一套80枚整版「庚申猴票」可抵一線城市一套房。之後幾輪猴票依然很有市場,第三輪猴票(2004年)大版市場價格從19.2元升至1500元,價格漲幅近80倍。「前輩」們極高的升值潛力,無形中也推高了2016年猴票的身價。

2016年1月5日,猴票開售時的場景。

【新民晚報】是這樣描述的:郵局門口排隊的郵迷隊伍比往年都長兩三倍,用瘋狂來形容,一點也不為過。從(2015年)12月25日就有郵迷在大華郵局的門口排隊了,他們從自己家裏搬來椅子凳子代替人占位子,用鐵鏈鎖按順序連成一條長龍,每天守在那裏。我問了最前面的一位阿姨,她和老公輪流換班,每天6點就來,晚上10點「下班」,一直守了十天,跨越兩個年頭。2016年元月4日晚上他們徹夜未眠,等待發售日(每年1月5日)的到來。

【新聞晨報】采訪的郵迷也是「跨年作戰」——憑借著團隊作戰、輪流站崗,二十幾號人硬是堅持了166小時。5日6點30分終於拿到了夢寐以求的猴票。據說,還有人在世博郵政支局排了9天9夜!

當然,這些辛苦都是有報酬的。

發售第二天,面值38.40元的兩枚大版猴票漲到340元,第三天漲到420元,第四天漲到550元,第六天已漲到了900元。然而,數十倍的漲幅是否值得9天9夜的排隊,這就另當別論了。

上海郵市降溫的背後

與2012年類似,今年的龍票亦出現一票難求的景象,多次沖上微博熱搜。

與傳統一樣,今年的龍票仍是1月5日開售,頭天晚上已經有人排隊了,但人數已無法與12年前相提並論,20多個人的隊伍,也算得上集郵愛好者的儀式感。事實上,如今搶購生肖郵票不再需要通宵達旦蹲守郵局門口,中國郵政App、小程式商城、網站等多個渠道都可以購買到。

上海市郵政分公司集郵業務室經理莫黎萍表示,由於發行量少,今年龍票主要采取線上線下同步搖號銷售,少量用於線下網點排隊零售。全市排隊人數較多的有虹口郵局、火車站郵局等。值得一提的是,上海與「龍」相關的郵政網點資源較多,上海市郵政分公司已將龍華郵局(徐匯)、龍源路郵局(松江)、龍門路郵局(黃浦)、古龍路郵政所(閔行)成功申報加入全國一百個龍年原地郵局之列,並同步推出龍年集戳本、原地封等新品。今年龍票發售時,除購買生肖郵票外,到原地郵局打卡、蓋戳的郵迷非常多,原地封供不應求。

【甲辰年】特種郵票發行。

此外,第四輪生肖郵票的發行量已經有所縮減,僅為3000萬套左右。今年龍票計劃發行數量為2998萬套,版式二(小版張)180萬版,小本票450萬本。由於首輪龍票交易價在500元左右,第二輪龍票1000元左右,第三輪龍票80元左右,業內人士預計,今年龍票交易價格將高於第三輪龍票,但無法企及前兩輪的高價。

遺憾的是,隨著投資渠道的不斷拓展以及集郵人群的老齡化加劇,上海郵市常年處於不溫不火的狀態。一名年輕的上海集郵協會會員告訴記者,身邊集郵迷們的心態不再是寄希望於「集郵發財」,「線下排隊有限購,線上要實名預約,一套郵票哪怕翻100倍,也賺不了多少錢。現在投資的機會多的是,靠郵票發財可能還不如余額寶裏面多放點錢收利息。」

雖然龍票在發售後的二手市場溢價振幅高達459.9%,但近幾日已迅速降溫。在電商平台上,原價16元的龍票小本票(寄遞)如今僅售27元左右,原價2.4元的1套2枚龍票僅售4元,漲價振幅非常有限。

上海集郵市場降溫的背後,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步伐卻在蹭噌往上走。

今天的上海聚集了股票、債券、貨幣、外匯、黃金、期貨、票據、保險等各類要素市場,是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上海的資產管理規模在全國占比約25%,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量約占全國一半比重。

從2012年到2022年,上海金融市場交易總額從528萬億元增長到2511萬億元,增長近4倍;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市場規模達49萬億元,十年來增長近2倍,從全球第七位躍居第三位;債券市場累計融資近34萬億元,成為全球最大的交易所債券市場。此外,「上海價格」範圍不斷擴容,「上海金」「上海油」「上海銅」等價格國際影響力日益提升……

這麽看來,郵市的「繁花」時代已謝幕,但上海的「繁花」時代卻正逢其時。

(原標題為【繁花】時代的上海老百姓:與其存鈔票,不如買郵票)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