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低空經濟如何打造萬億市場?聽聽全球永續交通高峰論壇的聲音

2024-09-27新聞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到2030年,推動低空經濟形成萬億級市場規模。」
今年全國兩會,「低空經濟」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此次會議閉幕半個月後,工業和資訊化部、科學技術部、財政部、中國民用航空局印發【通用航空裝備創新套用實施方案(2024—2030年)】。「萬億級市場規模」這一目標願景,正出自該方案。
記者註意到,工信部賽迪研究院釋出的【低空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24)】顯示,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5059.5億元,增速33.8%。
與此同時,相關法律法規也正逐步完善。比如,民用航空局釋出【國家空域基礎分類方法】,為低空空域放開提供了依據;工信部釋出【民用無人駕駛航空器生產管理若幹規定】,以促進行業健康有序發展。此外,【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實施,為助推產業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在邁步「萬億級」征途中,低空經濟應該如何發力?又有哪些風險需要回避?
9月25日-26日,全球永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期間,多位與會者談及了低空經濟話題。
全球永續交通高峰論壇(2024)在京舉行。圖片來源 交通運輸部
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誌勇:
推動低空飛行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
「中國高度重視交通運輸創新驅動發展,不斷促進人工智慧與交通運輸領域深度融合,推動自動駕駛、智慧交通管理、智慧物流、智慧建造、低空飛行等關鍵技術取得突破。」全球永續交通高峰論壇期間,中國民用航空局局長宋誌勇說。
他認為,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一代資訊科技對世界交通現代化行程產生了革命性影響,正深刻改變人們的出行方式、效率和體驗。
他表示,無人機等低空領域新技術不斷拓展套用場景,低空經濟正進一步向無人化、智慧化、協同化、綠色化方向發展。
2024年9月13日,中國(北京)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的低空飛行器。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盧蕩
國際運輸論壇秘書長金營太:
低空經濟需要強有力的監管
國際運輸論壇(ITF)秘書長金營太表示,在低空經濟領域,人工智慧正起到關鍵作用,比如可以實作即時決策、最佳化飛行路線、預測潛在風險等。
人工智慧如何更好賦能飛行器?金營太認為,和自動駕駛汽車相似,低空經濟也需要強有力的監管框架。不僅需要監管部門以新的方式來管理更加復雜、更加密集的低空交通流量,也需要以合理、公平的方式來分配低空空間,尤其在城市地區。
「低空經濟對提升效率和運輸能力非常重要。」國際民航組織(ICAO)秘書長胡安·卡洛斯·莎拉薩爾表示,國際民航組織正推動精尖技術在行業的套用。比如:用於風險評估的人工智慧,用於貨物跟蹤的區塊鏈技術。利用這些技術,還可以最佳化全球互聯互通供應鏈的效率和能力。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軍:
需解決安全、效率、綠色、便捷等問題
「智慧交通大模型,包括空域態勢計算演化與節奏分析,對低空交通非常重要。」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黨委書記張軍認為,低空交通,需要創新發展。
他透露,美國、歐盟、國際民航組織對低空交通均有一系列發展計劃。要突破低空交通發展障礙,必須解決安全風險、執行效率、綠色低碳、便捷運輸等四大問題。比如,安全問題包括碰撞和墜落,效率問題包括擁堵和延誤。
「低空飛行器系統也要創新,包括機載感知系統、通訊導航系統以及低空飛行動力與飛控系統。」他認為,低空交通智慧賦能之後,會使整個低空經濟產生革命性變化。
他也特別提到網路化感知、沖突智慧消解以及無人機反制等問題。「比如,前段時間在機場出現無人機,就缺少反制手段。」
「在危機中育新機,於變局中開新局」,張軍呼籲透過創新驅動和智慧賦能共同迎接全球交通的挑戰。
安徽省副省長李中:
已成立低空空域協同執行管理機構
「‘低空不低,未來已來’,中國低空經濟高品質發展其時已至、其興可期。」安徽省副省長李中表示,安徽已基本形成通用航空產業為主體、無人機產業為支撐的低空產業集群,集聚企業超300家,2023年產業規模達450億元,約占全國9%。
李中透露,安徽已成立低空空域協同執行管理委員會,出台【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試點執行工作規範】。在低空空域劃設、執行管理、服務保障等方面形成了一系列機制。
談及「低空+套用場景」,他提到,無人機醫療物資運輸、搶險救災空中通道、外賣無人機配送等場景不斷拓展。合肥、蕪湖等地開通了無人機郵政物流航線20條,黃山、六安等地今年暑期直升機低空旅遊超過1萬人次,黃山風景區每天使用無人機運送物資超過2噸……
談及「運輸+通用」機場布局體系建設,他透露,安徽已出台【通用機場布局規劃】,建成營運5個、建成待營運3個、在建3個,投入執行臨時起降點76個,還有一批通用機場計畫正在推進。此外,安徽還在全國率先出台【省級低空智聯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建成營運省級通航飛行服務站,實作通航飛行服務「一窗受理、一網通辦」,54個低空空域、43條飛行航線先後獲批。
「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超5000億元,預計2026年突破萬億元,2030年達2萬億元。」李中認為,中國低空經濟已進入密集創新和高速發展的戰略機遇期。
2024年7月,在黑龍江省大興安嶺林區拍攝的無人機運水。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盧蕩
背景
低空經濟
以有人駕駛與無人駕駛航空器的各類低空飛行活動為牽引,放射線帶動相關領域融合發展的綜合經濟形態。主要相關產品包括無人機、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傳統固定翼飛機、直升機等,涉及居民消費和工業套用等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