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星空 > 新聞

83年中央安排陰法唐赴北戴河休假,鄧小平一見他就問:路怎麽樣

2024-10-04新聞

前言

美國現代火車旅行家保羅·索魯曾在他的著作【遊歷中國】中提到過這樣一句話:

「有昆侖山脈在,鐵路就永遠到不了拉薩。」

有著「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是中國藏族文化的發源地,是中華民族與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在過去較長的歷史時期,局限於地理環境,人們對這樣一片土地的了解並不深,那裏交通閉塞,物流不暢,直至新中國建立之前,整個西藏也只有一千多米的便道可供同行,水上工具也只有溜索橋、輕艇。

在青藏鐵路修通之前,從青海西寧或四川成都到拉薩,依靠人畜馱運,需要走半年至一年的時間,即便是單程,也需要走數個月的時間。

圖|青藏鐵路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中國下定決心,要修建青藏公路與青藏鐵路,促進西藏的經濟建設與當地人民的生活改善。

然而青藏公路的修建,從1950年動工,1954年便建成通車,而修建鐵路的工程,卻持續了長達半個多世紀……

陰法唐赴內地休養,想見見老首長鄧小平

1983年夏,時任中共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西藏軍區黨委書記的陰法唐赴內地休養。中央辦公廳專門將陰法唐安排在北戴河。

陰法唐這一行除了回來休養以外,更渴望見到老首長鄧小平。

之所以稱呼鄧小平為老首長,是因為在解放戰爭時期,陰法唐是隸屬於劉伯承、鄧小平領導的第二野戰軍。

「開始接受鄧小平同誌領導時,我是晉冀魯豫野戰軍(1949年2月改為二野)第一縱隊58團政治處主任,他是軍區政委。1947年,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直插敵人心臟。」

圖|中野58團領導合影(前排左三為陰法唐)

三年前,是鄧小平向中央力薦,陰法唐才出任了西藏自治區第一黨委書記,陰法唐到西藏以後,積極貫徹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的決議,推動了西藏地區的經濟發展。盡管陰法唐在任期間,西藏地區出現了幾年的自然災害,但西藏人民普遍收入,從1979年的100多元提高到了300多元。從全國第28位元一下子躍居第20位。

陰法唐知道,盡管老首長他沒有去過西藏,卻始終深深地眷戀著那片土地。

鄧小平與西藏的聯系,最早可以追溯到解放戰爭末期。

早在1949年末,毛主席就曾指出,西藏的人口雖然少,但是國際地位和戰略地位極其重要,必須盡快解放。

「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越早越有利,否則夜長夢多。」

1950年1月2日,毛主席訪蘇期間,在莫斯科專門致電中共中央:

「我意如果沒有不可克服的困難,應當爭取於今年4月中旬開始向西藏進軍,於10月以前占領西藏。為此建議,請劉、鄧、賀三同誌於最近期內會商一次,決定入藏的部隊及領導經營西藏的負責幹部等項問題,並立即開始布置一切……」

圖|解放戰爭時期的劉伯承與鄧小平

而進軍西藏,解放西藏的任務,就交給了劉鄧領導的西南局。

劉伯承、鄧小平接到毛主席的電令後,對於進藏的人選問題始終很重視,幾經考慮後,劉伯承最終提出了一個人選:

「讓張國華去,你看怎麽樣?」

「好啊。」鄧小平興奮地拍了一下桌子站了起來:「我也覺得他最合適,一是有年齡優勢,二是作戰經驗豐富。」

原本二野十八軍的任務是接管川南,張國華已經確認,擔任川南行署主任,而政委譚冠三則被任命為自貢地委書記。

接到命令的那一剎那,張國華並沒有半分猶豫,勇敢地承擔起了這份光榮而又艱巨的任務。

「一切聽從黨的安排。」

而十八軍確認進入西藏時,陰法唐正擔任這十八軍52師副師長,他跟隨主力部隊,參加了進軍西藏的昌都戰役,為和平解放西藏奠定了基礎。

1955年9月,陰法唐被授予了上校軍銜。

圖|陰法唐將軍,1988年授予中將軍銜

盡管就連他也想不到,自己後來的一生會與西藏建立起不解的緣分。

十八軍還沒有進藏的時候,鄧小平就專門成立了政策研究室,從北京和成都調來了許多藏學專家,主持起草了西藏問題的十項政策。

準確地來說,鄧小平的這十項政策,非常符合當時西藏的實際情況,因此引起了藏區強烈的反響

就連一些藏民也普遍反映,條件定得太寬了,但鄧小平卻說:

「就是要寬一點,這是真的。「

「政策一確定,就是真正要實行的」。

1951年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署了【關於和平解決西藏辦法的協定】即「十七條協定」,基本上也是鄧小平所提出的「十大政策」的補充和完善。

昌都戰役結束以後,陰法唐擔任了昌都解放委員會委員,並歷任西藏江孜軍分區政委,中共西藏江孜分工委(後改為地委)書記、西藏工委委員。

圖|張國華將軍

談及在西藏多年的經歷,陰法唐深有感觸。

從入藏開始,部隊戰士們領到手中的,就不是武器彈藥,而是鐵錘、鋼釬、十字鎬。

張國華率軍入藏時,手裏連一份準確的地圖也沒有,他手上可以依靠的圖書資料,簡直少得可憐,唯一一本提到西藏道路情況的書,是1930年出版的一本【西藏始末紀要】,上面有這樣一句話:

「山有千盤之險,路無百步之平。亂石縱橫,人馬路絕,艱險萬狀,不可名狀。」

「把路修到拉薩去」

十八軍入藏之初,便成立了支援司令部,負責沿途修建道路。

當時十八軍投入三個師的兵力中,絕大部份都是在不斷地修路,十八軍的官兵戰士們,冒著極大的風險,用繩索拴著繩子,在懸崖峭壁上開路,淌過冰河架橋,而在這片荒原凍土之上,想要開鑿出一條道路來,有豈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圖|時任十八軍軍長的張國華將軍率軍入藏與負責搶修公路的工程兵司令員譚善和在二郎山會面

據後來的估計測算,每隔一公裏,就有一名戰士倒下。

陰法唐後來接受采訪時,也談到過這一點:

「進軍西藏比紅軍兩萬五千裏長征更為艱難。」

由於道路基本不暢通,十八軍官兵在進軍西藏過程中,獲得物資補給也十分困難,據原十八軍幹部、政委譚冠三的秘書王貴說:

「昌都戰役時,作戰人員與後勤保障人員之比為1:3,到進軍拉薩時,前方人員與後方保障人員之比為1:10。」

陰法唐後來也坦言:

「這個比例是誰統計的,我不知道,後方保障兵力大大超過前方兵力是確信無疑的。」

圖|進軍西藏的解放軍官兵,拆卸汽車過河流

西藏地廣人稀,生活物資匱乏,但大部份困難咬咬牙還都能克服,關鍵是缺乏糧食,人總不能餓著肚子行軍打仗,敵人們瘋狂囤積各種物資,還散步謠言說解放軍買走了全部物品,煽動群眾與我軍對你,敵人們瘋狂的叫囂瘋狂的叫囂:

「餓著肚子的滋味兒,比打了敗仗更難受。」

更為艱難的是,十八軍在進軍西藏的道路上,需要嚴格執行民族政策。

「進軍西藏,不吃地方。」

也就是說我軍在入藏的途中,不準沿途購買當地民眾的物資補給,所需的物資補給必須從內地運送,這樣一來成本大大增加,加上道路不暢通,獲得物資補給就更加困難,十八軍想盡一切辦法,從印度、尼泊爾人手中購買糧食補給,但也只是杯水車薪。

想要完成在西藏紮穩腳跟的任務,就必須修建一條直達拉薩的通道。

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與西藏地方政府簽署協定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一野西北入藏部隊也於7月入藏,由原聯絡部部長範明任司令員,一野民運部部長慕生忠將軍任政委。

困難是史無前例的。

圖|1951年,陰法唐在昌都駐地

除了沿途道路的崎嶇難行以外,還要時刻面臨各種突發情況。

西北入藏部隊走到蒙古托拉卡的地方,突然倒斃了上百頭駱駝,幾經調查後才發現,原來當地有一種「醉馬草」的毒草,騾馬、牛羊吃了這種草,頂多醉倒或者狂歡,但唯獨駱駝吃了就會死亡。

從蒙古托卡拉出發以後,走到通天河北岸,這一路上又是多沼澤,當時部隊管這片地域叫水盆地帶,因為大部份的地帶,都很像圓形的水盆,盆與盆之間有二三十公分寬的草梗地帶,人畜行走時,必須踏在盆沿的草梗上,遇到大水盆,要繞著走,稍一不慎,就會掉下去,特別是駱駝,掉下去就起不來,死亡的很多。像這樣的地帶,直到西藏聶榮宗以南 10 公裏處,才漸漸地絕跡了。

經過幾年的勘探,才最終形成了一條入藏最便捷的騾馬路,比原來預估的駱駝行程要少220公裏。

時任西藏工委組織部部長的慕生忠將軍向中央發報:

(一)青藏高原,地勢平緩,施工比較容易;

(二)地圖上的紅線,在黃河源以上,也在長江三大源流的上部,河水較淺,易於徒涉;

(三)高寒風大、無大雪封山之憂;

(四)冰凍層厚、無塌方和翻漿之患;

(五)氣候寒冷無雪崩,也無冰川流動和土石流等情況。

從1950年開始動工,到1954年12月25日完全建成,前後歷經數年的心血,終於修成青藏公路。

1974年,青藏公路全面改進,並將公路標準提升至二級公路,加鋪瀝青路面。

圖|青藏公路、川藏公路

青藏公路的改建工程難度也很大,尤其是在海拔較高的多年凍土層鋪設瀝青,世界各國均無先例。

1985年8月,青藏公路全線黑色路面鋪設工程完成,這條總耗資7.6個億的公路建成以後,大大提高了運輸的效率。

鄧小平見陰法唐後,第一句話問的是:路怎麽樣了

從1950年隨十八軍入藏,陰法唐在西藏工作了一輩子,從立足的「昌都戰役」到西藏的地方經濟建設,陰法唐付出了極大的心血。

1962年,對印自衛反擊戰,陰法唐擔任前線指揮部政委,反擊 作戰勝利以後,毛主席親自接見了陰法唐等對印反擊戰5名作戰人員,並對他出色的功績表示贊許,1963年,陰法唐出任了西藏大軍區政治部主任

圖|陰法唐將軍晚年

1971年,陰法唐調出西藏,先後任福州軍區政治部主任、副政委。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後,為了貫徹執行中央的指示,1980年,中央征求了鄧小平的意見後,調陰法唐再入藏,任西藏自治區黨委第一書記。

之所以選擇他,鄧小平也有著深入的考量,陰法唐是30多年前參與十八軍入藏的老人,對西藏建設有著獨到的見解。

陰法唐沒有辜負鄧小平的希望,盡管面臨了種種困難,但短短3年的時間,還是讓西藏煥發了新的生機。

可在他的心目中,還有一件大事醞釀已久,卻始終沒有實作。

那就是青藏鐵路的修建。

1983年夏,陰法唐赴內地休養,中央辦公廳特意安排他到北戴河。湊巧的是,鄧小平也是七月中旬到的北戴河。

7月19日下午,陰法唐在北戴河,見到了老首長鄧小平。

鄧小平問了很多有關西藏的問題,陰法唐都一一做了回答。

兩人談了一個多小時,陰法唐擔心影響老首長下海遊泳,於是啟程告辭,就在準備離開的一剎那,鄧小平問了一句:「路怎麽樣了?」當時青藏公路正在進行鋪設瀝青的工程,陰法唐以為老首長問的是這條路,於是回答道:「快鋪好了,再有一年就完成了。」

圖|鄧小平

「不是公路。」鄧小平擺了擺手又問:

「我問的是鐵路(進入拉薩的)走哪裏?」

陰法唐聽後,心中不免一動。

事實上從五十年代開始,對於修建青藏鐵路的工程就已經進入了論證,1973年毛主席接待尼泊爾國王比蘭德拉就曾表示,要加快青藏鐵路的修建工程。

青藏鐵路的一期工程,是從青海西寧到格爾木市,全長814公裏,設計最高時速是每小時160公裏,從1958年開工建設,一直到1984年才完全建成並通車。

然而最難的並不是青藏鐵路一期工程,而是二期工程,二期工程就是從格爾木市到拉薩,全長1142公裏。一直到2001年才開始修建。

不過局限於實際困難,青藏鐵路的修建工程一擱再擱。

對於進藏鐵路該如何布局,事實上中國的鐵路專家曾提出四種辦法,青藏線、滇藏線、川藏線、甘藏線。

陰法唐知道,中央一開始計劃考慮的是走滇藏線。之所以考慮走滇藏線,主要是因為這條鐵路線所經過的地域海拔較低。

但青藏線也有程短,投資少的優勢。

圖|陰法唐將軍

鄧小平思考再三,還是想著征詢一下陰法唐的意見:「你是西藏的老人了,你覺得進藏的鐵路走哪條比較好?」

陰法唐知道中央已經決策走滇藏線,但還是毫不猶豫地回答:「走青藏線好。」

「走青藏線,鹽湖的問題怎麽解決?」鄧小平又問了一句。

按照青藏鐵路的設計方案,將有32公裏的一段鐵路途徑鹽殼地段,當地的察爾汗鹽湖是中國最大的鹽湖,由於鹽湖濃度過高,鹽殼堅硬無比,鐵路路基打到深入湖底,即便是能夠打進去,鋼筋混凝土也會被鹽堿銹蝕。

不過事實上,鹽湖的問題已經解決了,當時青藏鐵路西段已經修到了格爾木市,就路過一大片鹽區。

更為關鍵的是,在後來國家為了攻克鹽湖難關,專門成立了鹽湖研究所,硬如鋼板的鹽殼完全可以承受火車透過的壓力,承載力甚至比土質路基更強。

陰法唐笑著對鄧小平說:

「早已過了鹽湖,鐵道兵的兩個師在1978年就從西寧修到了格爾木,鐵路都快抵昆侖山下了。」

圖|陰法唐將軍對昌都市實驗中學成立七十周年的題詞

鄧小平聽了陰法唐的話,頓時來了興趣:「那其他的還有什麽問題?」

「主要是凍土的問題。」陰法唐略一思考向鄧小平說:

「但是專家認為可以解決。從50年代開始,中科院冰川所在風火山上就設點實驗,搞了許多計畫,應該說我們的專家積累了許多經驗。再說西伯利亞大鐵路也有凍土,問題不大。」

「如果修青藏線,有多少公裏,大概要花多少錢?」

「從格爾木到拉薩有1100多公裏,原來預計需要28個億,不過……」陰法唐遲疑了一陣答道:「現在加上物價上漲的因素,可能要三四十個億。」

鄧小平腦海中簡單的盤算了一下:

「用不了那麽多,30來個億足夠了。」

兩人暢聊後,陰法唐臨走時還不忘說了一句:「西藏群眾迫切希望青藏鐵路能夠早日上馬。」

「看來還是走青藏路要好啊。」鄧小平若有所思的說了一句。

1984年,青藏鐵路西寧至格爾木路段通車,直至十年後的1994年7月,才再次提出修建進藏鐵路,2001年6月,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段正式開工,並於2006年7月全線開通試營運。

「可惜他一生也未踏上西藏的土地。」

時隔多年以後,陰法唐還如此感慨道。

1992年1月21日,鄧小平在深圳「錦繡中華」「布達拉宮」微縮景觀前合影

1992年1月21日,鄧小平前往深圳,在參觀深圳「錦繡中華」微縮景觀時,在「布達拉宮」微縮景觀駐足不前,滿懷遺憾的說:

「這輩子我是去不了西藏了,就在這座‘布達拉宮’前照張相,權作紀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