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石油建設首座加氫站,周錦芳被任命為站長。雖然已在傳統成品油領域工作了近20年,但從被任命為站長的那一刻起,周錦芳便對自己說,你從「油站能手」變成了氫能「小白」。
在一次次挑燈夜戰、一遍遍施工現場測繪中,她掌握了新能源領域的知識、規範、要求,從氫能「小白」蛻變成站內的「百事通」。
周錦芳在暖心驛站服務顧客。 本文圖片均為受訪者提供
1982年出生的周錦芳,現任中國石化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滬西分公司第二網格區域經理、氫能源站黨支部書記,也是第十六屆上海市人大代表。
憑著對石油石化行業的熱愛,近年來她深耕新能源領域,鉆研專業技能,總結管理經驗,逐漸成長為上海石油新能源領域的一線能手,先後參與建設綜合能源服務站點近10座,指導制定操作規範標準近20項,培養各類新能源人才100余人,曾榮獲「中央企業勞動模範」「中國石化勞動模範」「上海市經信委巾幗建功標兵」「上海市商業技術能手」等多項榮譽。
從「氫能小白」蛻變成「百事通」
近年來,中國石化錨定「雙碳」目標,加快轉型升級,積極推進綠色低碳發展,提出了打造「中國第一氫能分公司」「加快建成中國頭部充電營運和第一直營平台」的新能源發展目標。
上海石油滬西分公司加快新能源產業布局,先後推動中國石化在上海首座加氫站、首座充電站、首座換電站(捷能智電)和首座光伏站的投產營運,提供更加安全、潔凈、多元的能源解決方案,更好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周錦芳(右二)與徒弟們分享油品采樣的註意事項
2019年,上海石油建設首座加氫站,周錦芳被任命為站長。雖然已在傳統成品油領域工作了近20年,但從被任命為站長的那一刻起,周錦芳便對自己說,你從「油站能手」變成了「氫能小白」,要從零開始奮鬥了。已經37歲的她,拿起書本開始了新一輪的學習。在一次次挑燈夜戰中,她掌握了新能源領域的知識、規範、要求。
建站是她面臨的第一個挑戰。面對一個全新的、沒有任何參考的領域,周錦芳加緊學習,增加知識儲備。從場地設計到施工建造,從現場監督到裝置檢測,從驕陽似火到寒風凜冽,一天又一天地在施工現場測繪規劃,一次又一次走進裝置區,對著設計圖紙研究工藝流程,一遍又一遍翻閱資料、研究原理、琢磨流程。漸漸地,她從最初的「氫能小白」,成長為站內的「百事通」。
歷時四個月,加氫站終於建設完成。周錦芳清楚地記得那天是2019年11月18日,是西上海發展油氫合建站作為上海首座油氫合建計畫竣工並試執行的日子,當看到首輛加註完畢的車輛安全平穩地行駛出站,現場響起掌聲。2023年,滬西分公司全年共服務加氫車輛6.4萬車次,充換電280萬千瓦時,光伏站點累計發電31萬千瓦時。
周錦芳(左一)給徒弟講解氫氣加註要領
「小技改」為員工減負
隨著時間推移,氫車數量持續增多,加氫過程和加氫裝置使用安全愈發重要。「如何加註更安全?」「裝置的例行維保頻次如何把握?」……油氫合建投營初期,周錦芳負責的加氫站面臨著一道道關卡。
於是,周錦芳透過聯合專業機構,開展加氫站安全技術標準制定,細化油氫合建站應急處置措施,規範氫能加註操作標準。她還和公司技術骨幹、專家技師一起制作了【氫能加註操作指南】等短視訊、小口訣,便於員工理解記憶。
最讓她感到自豪的是,參加了中國石化【加氫站管理手冊】的修訂工作,與眾多氫能專家一起完善了氫技術行業規範標準,為氫能源計畫落地和產業發展提供了經驗借鑒。
2023年,以她名字命名的「周錦芳巾幗創新工作室」成立,成員包括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技師和一線站經理。針對新能源作業中的難題和關鍵環節,她帶領工作室成員開展關鍵點技術攻關,推進技術改造2項、最佳化標準10項,先後形成測氫延長桿、氫車限位器等一批技改成果並推廣運用,降低了勞動強度,保障了現場加註安全。2024年,該工作室獲評上海市經信系統創新工作室。
在氫車限位器的開發過程中,還有一個溫暖人心的小故事。加氫車每天多達百余輛,員工每天需要彎腰400余次放置普通輪擋,一天下來腰酸背痛。周錦芳註意到這個情況,就聯合工作室成員商討對策。透過加裝滑輪和手柄,讓員工放置輪檔時由「拿」變「推」,為員工減負,並多次調研員工使用體驗,將手柄、木質部份改用輕便材料,便於操作。同時,推桿長度正好處於車內司機的視角範圍內,有利於司機作出判斷,防止異常事件發生。
如今,這項小技改已推廣至滬西所有加氫站,成為加氫員工的得力助手。為落實加氫站每兩小時一次、近2000個檢測點位的安全巡檢要求,工作室還制作「能源新視界」科普視訊50余個,形成「安全點檢制」工作法並在銷售企業得到推廣。
周錦芳為氫能源公共汽車加註氫氣
一碗番茄蛋湯改變「叛逆少年」
「油氫合建站是上海石油新進員工輪崗實訓基地,每年都有青年大學生來站開展一年的進班實習。我的帶教過程非常嚴格,雖然他們有的被說哭,有時還鬧點小情緒,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他們加快實作角色轉變,加快成長成才。這幾年,累計有近百名大學生從我們站走出去,有的已獨立管理油站,有的加入公司新能源部門成為骨幹。看到他們羽翼日漸豐滿,我覺得非常欣慰,因為我為上海石油氫能發展培養了一批青年骨幹。」周錦芳帶過許多徒弟,但令她印象最深的,是被一碗番茄蛋湯改變的「叛逆少年」。
輪崗大學生陳星耀由於剛進班組不適應倒班生活,工作積極性不高,情緒也比較消極。周錦芳主動與他談心。但無論說什麽,眼前這個高高瘦瘦的男生,連眼都不擡一下。獨自一人在上海打拼的陳星耀經常點外賣,有一次正好被周錦芳撞見。「一碗番茄蛋湯,番茄論片,就幾絲蛋花飄在上面,你竟然花了18塊!」周錦芳將陳星耀數落了一通,同時丟擲一句:「下次想喝湯跟我說,師父給你燒!」
後來,隔三差五,周錦芳就會給陳星耀做上一碗用料豐富的家常番茄蛋湯,偶爾也會把家裏做的飯菜打包一些帶給他。「就因為被發現點了一碗18塊的外賣湯,我喝了一個月師父親手做的番茄蛋湯!」陳星耀逢人就炫耀。
周錦芳
熟悉了陳星耀的性格,第二次談心周錦芳把選擇主動權交給了他。結合油站早晚高峰人手緊缺的特性,周錦芳讓他自主選擇上早班還是晚班。聽到這句話,陳星耀十分驚喜,兩眼都閃著光。為了自己早上可以睡到自然醒,他選擇了有晚高峰的晚班。漸漸地,周錦芳發現陳星耀與剛到站時不一樣了,一改「叛逆少年」的形象,此時的他,說得最多的是:「師父,交給我,讓我來,我年輕!」
作為「大家長」,周錦芳為每位「徒弟」都量身客製帶教方案,用嚴格管理和耐心解答,努力讓大家學有所成。平時,她在生活上細致入微,給予幫助照顧,讓初入職的年輕人感受到企業大家庭的溫暖。從她站內走出的近百名輪崗實訓大學生中,有8名已成長為站經理,5名加入公司新能源管理部門成為技術骨幹,為企業高品質發展註入了青春和活力。
每當人們提起番茄蛋湯這件事,陳星耀就十分感動:「在師傅的指導下,我也成長為田林加油站站長。雖然我們不經常見面,但師傅的言傳身教仍然深深地影響著我,讓我在工作崗位上明確了追逐的方向、學習的目標」。
澎湃新聞記者 俞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