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室用其實也分很多需求,因為是新房入住因此肯定會有除甲醛需求,那麽首先一定要選擇能分解甲醛的濾芯,其次臥室使用要選擇噪音低的,最後為了減少占地面積要選個小巧便於移動的
這裏我簡單聊聊空氣凈化器的區別,至於具體款式可以根據預算和喜好自行挑選!
一、結構區別:
準確來說行業定義的結構只有「立式」和「塔式」兩類,大體是根據風路的走向去分的。但入門塔式和高端塔式其實完全不同,因此我根據自己測過10余台凈化器的經驗又把凈化器結構進行了進一步細分。
1、桶狀濾芯塔式凈化器:
首先就是濾芯為桶式造型的塔式凈化器,空氣從四周進入凈化後從頂部吹出,目前很多市面上基礎款的凈化器都是這種結構。
例如今天的小米消毒機和霍尼韋爾H-max就是代表,桶式結構的濾桶為中空設計,四周進風側面過濾,風是四散的沒有聚攏,類似結構的還有小米各類入門凈化器和戴森BP04、PH04。
所以左側的霍尼韋爾雖然是三塊濾芯,但執行時並沒層層過濾,只是相當於一個疊加的中空濾筒。而右側352這種疊層設計的塔式結構,則可以在過濾空氣時讓空氣經過多層濾芯,從而提高一次過濾效率,但風阻也自然是比中空濾筒的大。
因此大多筒式濾芯的塔式凈化器濾網阻隔較小,可以較低成本實作大風量。
2、傳統疊層塔式凈化器
而另一種則是傳統塔式凈化器,風道和濾網在同一方向,這種空氣能經過層層濾芯的凈化,所以一次過濾效率更高,但同樣風阻會變大,風力會削弱。因此很難做到大風量,除非風機夠大馬力夠強,所以一般這種塔式的體積也很大。
其中352 X88c及IQairhp250都是這種結構,但是兩者還是多少有區別。其中IQair的濾芯安裝設計是層層壓緊的,並且四周的密封泡沫也更加厚實,雖然更換濾芯不方便,但是密閉性會更好。
而352的濾芯是像抽屜一樣一層層推進去的,因此整機密閉性肯定是不如層層擠壓的IQair好,但是更換濾芯便利了許多,而且日常家用其實完全沒問題。
類似結構的還有華為智選、小米Ultra。
3、立式凈化器:
而立式凈化器同樣分類兩類,一類是側進風頂出風的立式凈化器,過濾效率比桶式高,但出風口裸露在上方,長時間使用可能會落灰。
但這樣聚攏風力的好處就是過濾面積夠大,例如6款中的IAM-M8就是這種結構,同類結構的還有舒樂氏A02、泰拉蒙H95。
而另一類則是前後進風左右出風的雙風機立式凈化器,這類立式凈化器的風量更大可以形成迴圈風路,因此雖然體積並不大,但凈化面積很大。
例如舒樂氏B01就是雙風機四風道結構,同類結構的還有舒樂氏A10和S01。
總的來說個人建議辦公室或租房使用造價低的桶式結構,並且要註意勤換濾芯。家用使用平衡風量和過濾效率的立式結構,更安全更省心。而汙染較重的地區則建議使用塔式結構,但註意對比風機噪音數值和濾網堆料夠不夠。
二、濾網成分和壽命
要註意的是濾網配方的問題,活性炭吸附只能短期內能降低室內的甲醛含量。威凱實驗室曾在密閉環境中(控溫濕度),用同重量的活性炭和紫晶對等量的甲醛噴劑做了實驗。透過整整72小時的實驗表明,活性炭測試艙會出現甲醛的反彈
而紫晶測試艙的二氧化碳和濕度會增加,但甲醛濃度持續下降。因此單純活性炭堆料需要頻繁更換,只有紫晶等分解式的濾網才能一勞永逸。
但是隨著生活的進步除了顆粒物和甲醛的凈化需求外。現在很多朋友對凈化器還有臭味去除和殺菌的需求,為此我對沾有尿液的尿不濕進行了氨氣和硫化氫(臭味常見的成分)測試。
然後把尿不濕和凈化器一起放在密閉空間中6小時候後再次進行測試,可以看到氨氣和硫化氫含量大大降低。
而殺菌目前常見的方式有正負等離子和UVC紫外線兩種方式,除IQAIR外都具備紫外線,至於正負等離子四款具備兩款沒有。
最後「消」字號認證、醫護級認證、母嬰級認證以及防過敏源認證這四個認證也是比較重要的
不是說有認證的一定好,但是起碼說明廠家是更重視相關標準的,有多重認證的加持後使用時也能更加放心。
三、使用便利度:
最後就是使用便利度,噪音方面我分別測試了8款產品的最大和最小噪音值,並同時測試了最大和最小風速。
因為睡眠模式下如果單純追求低噪音而導致風速太小,其實我們的凈化需求很可能是無法達到的。而部份品牌單純去追求睡眠檔位噪音夠低,確實是不會影響睡覺了,但是同樣也起不到凈化效果了、
至於體積、數顯和操控我則直接整理成了表格以供大家參考,這裏實話實說當我們長久使用後基本就是自動擋長期開著,也不會有誰太在意操控的方式,唯一就是數顯還會偶爾看看,但是僅供參考,因為日常做飯、人多都有可能導致VOC數值的增加。
總結:
可以看到作為凈化器來說CADR值與CCM值固然重要,但是要想買到靠譜的凈化器還是得了解下它具體的風道結構和濾網配方優劣勢,並且現在的凈化器更偏向功能全面,從而滿足更多使用場景。
以上六款凈化器我同樣也列了一個表格,歡迎大家自行取用,也可以評論區說說自己的需求和預算我來幫你推薦適合的產品!